第61章(第2/3页)

公主才发现这人挺记仇,“众生平等啊大师,我一视同仁,难道不行吗?”

他不说话了,寒着脸把草料送到马前,心里仍是忿忿地,怪她人马不分。

公主还要招惹他,追着他说:“大师,你这个不对啊,怎么还搞物种歧视呢。它任劳任怨,光脚走在雪地里给我们拉车,你怎么能看不起它?”

释心蹙眉道:“贫僧没有看不起它,只是觉得施主对贫僧和对马是一样称呼,不大妥当罢了。”

所以男人真是小心眼,特别是光头的男人。

公主说:“那我以后叫你姐妹,这样总可以了吧?”

结果他又不高兴,“贫僧是男人,不是谢小堡主,不和施主称姐妹。施主还是叫贫僧法号吧。”

公主有限的脑容量,想不明白释心大师为什么会这么别扭。他和谢邀由来不对付,什么叫“贫僧是男人,不是谢小堡主”,言下之意就是谢邀娘里娘气,不是纯爷们儿?

哇,释心大师高,实在是高,又踩谢邀又踩马,再次出家之后要上天啊!

公主摸了摸鼻子,不打算继续和他辩论了,荒郊野外相依为命比较重要,再说和他比嘴皮子,她未必胜得了他。

“嗳,大师你真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公主靦脸笑了笑,哪里不一样说不出来,就是更加眼里不揉沙,果然是一只脚踏上过皇帝宝座的人啊。

释心垂着眼,蹲在火堆前收拾东西,不想去分析她话里的含义,只道:“施主昨晚可是梦见贫僧了?”

公主心头趔趄了下,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这么问?难道是睡梦中流露出什么蛛丝马迹,被他发现了吗?

至于昨晚的梦,她想了好久,实在想不出究竟做了什么内容。越是未知越是可怕,于是公主战战兢兢问:“我是不是说梦话了?我说了什么?又在试图亵渎高僧吗?”

释心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冷冷的,欲语还休。

公主提心吊胆了半天,结果他调开视线说“算了”,一面堵着气,将包袱拎上了车。

“雪积得不厚,路上慢一些,傍晚时分能够抵达原州城。”他接过马鞭,站在车辕旁,示意公主上车。

公主嘴里应着,却因他的态度忐忑。终于笨拙地爬上了车,他驱策顶马走上了官道,公主戳了戳他的后背问:“大师,男人是不是每月也会有几日心情不好?”

他没有理会她,抖抖缰绳,喝了声“驾”。

身后的公主苦闷又纳闷,以前的释心大师很有耐心,红尘琐事从心上汤汤流过,绝不会引发他太多的反应。现在性情大变,看来不是昨晚没睡好,就是她梦里的淫言浪雨骚扰到他了。

公主有点羞愧,讨好地在他背上捋了两下,“莫生气、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他让了让,一本正经道:“施主别这样,男女授受不亲。”

公主干瞪眼,受惯了冷遇的人没什么气节,想了想摘下自己的围脖戴在他脑袋上,好声好气道:“大师赶车辛苦,别受了寒。”

这下他倒是没有再拒绝,公主也看不见他唇角隐约的笑意。

经历了一些事,好像大家都有所改变了。公主以前明明是那么敏锐又自作多情的人,现在却变得有些迟钝,不知该不该理解为对他信仰的尊重,难道因为那个戒疤,她反倒决定成全他了?

成全他,便不在乎自己的姻缘了吗?

马车在寒流里艰难地行进,好在雪停了,风也逐渐变小,他动了动冻得发僵的手指,偏过头问:“施主回到膳善后,有什么打算?”

公主道:“打算倒也没什么打算,继续过原来的日子。以前除了度春假,我没有机会出远门,这次跑了一趟上国,也遇到很多险象环生的事,将来熟人面前,我能吹一辈子。”

释心犹豫了下问:“你想过自己的姻缘吗?当初使节出使膳善把施主带回天岁,十二国中恐怕无人不晓了,如果听说你险些作配楚王,会不会对你将来的婚事有影响?”

公主心道释心大师担心得还挺长远,他有这份心,就不能再怨怪他这个始作俑者了。

公主善解人意地说:“你不必担心,凭本公主的美貌,有的是人上门求亲。我们西域十一国不像你们天岁,对婚事看得那么重,比如知虎兄,居然因为在一个墓里埋过,就哭着喊着要娶我,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别说你我没有成亲,就算成了亲,我也不愁嫁。等回去之后我就公开招驸马,你要是多逗留几日,说不定还能喝上我的喜酒呢。”

他听了,牵着唇角哼笑了声。她不是要请他喝喜酒,怕是想气死他吧!说好了更喜欢释心,更喜欢和尚的,等他剃了头发重新穿上袈裟,她丝毫没有重温旧梦的意思不算,居然想招驸马的好事去了。

“贫僧不能喝酒,施主忘了。”

公主哦了声,笑道:“我真是忘了,这样,不能喝酒就以茶代酒,总之意思到了就行了。”

他已经气得不想搭理她了,只好放眼远看群山,远山远水看得心胸开阔些,便不会为了这个突然闭塞的榆木脑袋苦恼了。

只是路上湿滑,有的地方结了冰,马车行过困难重重,唯一的办法只得放慢脚程。不过还算幸运,天色将近黄昏时,终于赶到了原州城。

天岁的城阙都是差不多模样,远看看去像蛰伏在地,却张开双翼的巨鹰。城内一色对起的高楼,底下是青石板铺就的路,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清扫。车轮到这个时候才算确确实实接触到了地面,加紧往县衙赶,彼时正是要闭衙的时候,两个衙役已经将门阖上了一半。公主心里急切,匆匆便跳下了马车,扬声大喊等一等。

那两个衙役顿住了,下班被拖延是很令人着恼的事,便粗声粗气道:“等什么等,报案不懂规矩的吗!”

公主揭开了面纱,拱手道:“对不住了,我是外邦人,有要紧事求见太守,劳烦两位替我通传。”

那两个衙役起先态度不佳,但看见公主的容貌,顿时大吃了一惊。人就是这么现实,如果你有一张漂亮的脸,就算有时候办事不按章程来,也有捷径让你达到目的。

“原来是外邦人,难怪长得和我们天岁姑娘不一样。”其中一个衙役换了张笑脸,殷勤道,“小娘子是哪国人,何事求见太守,总要说明白了,我才好替你通传。”

公主待要开口,释心上前,不动声色将她护在身后,然后合什行了个佛礼,“二位只管通传,待见到太守大人,我们自然自报家门。”

那两个衙役起先见了公主饶有兴趣,正要好好搭讪两句,见这和尚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一时败坏了好兴致。天岁是个比较注重佛教的国家,僧侣不论在哪里都很受尊重,即便和尚和美人走在一起,说不定有些不可告人的小故事,却也不好刻意作梗,便潦潦行了个礼说少待,疾步进去通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