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3页)

暮色四合,早该吩咐晚食,然而陈婉兮却并无这个心情,而是直直奔入了小世子房中。

琴娘正在房中坐着,一见了她急忙起身行礼。

陈婉兮没顾得上理会,走到床畔,只见儿子裹着一领杏红绸缎被子,正睡的香甜。

她在床畔坐下,看着儿子安静的小脸,心境也逐渐平和了下来。

琴娘蹑手蹑脚的走上前来,低声道:“娘娘,今儿下午小世子在花园里玩了一下午,疲累的很,所以早早睡下了。”

陈婉兮向她一笑,温言道:“有你在,我放心。”

灯火昏黄,烛光柔媚,映着孩子的脸庞,祥和而宁静。

阿兰的孩子,在罹难之前,也该有过同样的场景。而阿兰也如现下的自己一般,看着孩子入-->>睡,满心幸福。

陈婉兮不能明白,同样身为母亲,小程氏怎能对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幼童下这样的毒手。

她自认自己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对付敌人,从无半分心软怜悯,然而荼毒幼子,那是人不能为之事。

于成钧将此事前因后果问了菊英,又吩咐人安顿那阿兰,便转到琅嬛苑这边。

他走进儿子房中,只见妻子坐在床畔,满面慈爱。

于成钧走上前去,握住了陈婉兮圆润的肩头,低低开口:“爷都问明白了,没想到,这世上竟能有这样疯癫狠毒的妇人。爷明白你的意思,定然会把这事如实报与皇后。”

燕朝制,命妇犯法,不同于寻常妇人,不得随意拷问,应纳入妇律司立案查办。而这妇律司,由皇后统管。若无皇后,则由副后代职。

陈婉兮将自己的手覆在他手背上,轻轻说道:“王爷不如即刻入宫,也免夜长梦多。”

于成钧先是一怔,旋即颔首道:“爷明白你的意思,这就进宫。”说着,他却踟蹰了片刻,忽又说道:“婉儿,那到底是你的母家。你,真不在意么?”

陈婉兮仰首,嫣然一笑,明亮的眸子在烛光下妩媚倍增,她说道:“王爷且不要瞧不起人,妾身再如何,到底也是一个母亲。”

于成钧便也回之一笑:“成,爷知道了。”

言罢,他抬步出门而去。

陈婉兮静了片刻,又道:“琴姑娘,我记得你身有武艺,且轻身功夫极好?”

琴娘呆了一下,忙回道:“娘娘说的不错,我也曾上过沙场,打倒两三个男人不在话下。”

陈婉兮便说道:“那么,我想请你替我办一件事。”

于成钧自宫中回府时并未更换服饰,此刻依旧是一袭亲王朝服,骑着赤炎驹往皇宫赶去。

到了宫门上,守门的侍卫正预备下钥,眼见他到来,便忙忙的停了。

虽说已到了宵禁时刻,然而如今皇帝卧病不能理政,于成钧是军司处辅政重臣,有事从权宜之权。侍卫们见他黄昏赶来,只当政务上又有什么紧急事务,连忙将他放进宫中。

于成钧入宫,便往翊坤宫而去。

才走至隆福门外,忽听一妇人扬声道:“成儿!”

于成钧驻足,回首望去,却见顺妃只带了嘉楠姑姑匆匆而来。

于成钧无奈,只得停下,拱手道:“母妃。”

顺妃走上前来,低声问道:“你此刻进宫,所为何事?”

于成钧不语,片刻道:“军司处有紧急军情,儿子进宫处置。母妃不是在养心殿侍疾么?怎么出来了?”

顺妃两只眼睛盯着他,说道:“皇上吃了药睡下了,这会儿无需人在跟前。你这会儿进宫……可是见皇后的?是来告发弋阳侯夫人的?”

于成钧默然,片刻,方道:“是,母妃的消息当真灵通。儿子同婉儿才离了侯府,母妃就知道了。弋阳侯府看似沉寂,手臂倒是伸的挺长。”

顺妃微微有些焦虑,又上前一步,说道:“你这个傻儿子!那弋阳侯夫人,可是你的岳母……”

她话未说完,于成钧便打断道:“母妃,她不是儿子的岳母,儿子的岳母早在十五年前便已过世了。”

顺妃一摆手道:“随你怎么想吧!只是,弋阳侯府同咱们肃亲王府是姻亲,你这告发了侯夫人,上方降罪不打紧,然而唇亡齿寒,皇上也连带着厌恶了你,这于你有什么好处?陈婉兮同她这继母素有积怨,于是也不在乎你的处境前程,挑唆你来告发侯夫人。你这傻孩子,还真听了她的蛊惑!”

于成钧两手紧握成券,皱眉道:“母妃慎言,这恶事是侯夫人亲手做下的,儿子也已查问明白,如何能是婉儿蛊惑?!”

顺妃甚是气恼,低声斥道:“你真正是个傻孩子,你坏了前程,她心疼你么?!再说了,什么事你要自毁前途?!一个乡下孩子罢了,赔些银子,有什么了不得的?”

于成钧顿时心头火起,深吸了一口气,淡然道:“母妃,那终究是一条人命。哪怕婉儿不说,儿子也不会坐视不理。”

撂下这一句,他拂袖大步离去。

顺妃追了两步,想要叫住他,却又生恐招来宫人,只得咬牙作罢。

嘉楠跟在她身侧,低声劝道:“娘娘,王爷从来是个耿直心善的脾气,听见这样的事,自然不会不理。”

顺妃摇了摇头,咬牙道:“他这样迷恋陈婉兮,终究是不成的。如此下去,本宫这儿子,岂不是要被陈婉兮握于鼓掌之中?!”

皇帝病倒,皇后体弱,不能侍疾,依旧在翊坤宫静养。

于成钧当夜求见,将此事上报与皇后。

皇后闻听世间竟有此等惨事,大吃一惊,急忙召集妇律司女官,立案侦办,将一并涉案人等,连夜收押审问。

小程氏身怀有孕,便免于入宫盘查,只是软禁于府中。

阿兰、陈娇儿连同小程氏的两个心腹丫鬟,一并收入宫中。

阿兰是苦主,原就想为子报仇,当然声泪俱下,将事情始末讲明白了。

陈娇儿不过是个愚妇,哪里见过这等场面,不等宫人用刑,便一五一十吐了出来。

至于那两名丫鬟,却是陈婉兮使琴娘连夜救下来的——琴娘潜至侯府后面的无人小巷,便见几个家丁鬼鬼祟祟的扛着两个人形包裹,不知往何处去。她得了王妃的吩咐,上前打倒这几人,解开包裹,见是两个被捆绑手足,麻核塞口的青衣丫鬟。果然如陈婉兮所料,小程氏意图杀她二人灭口。

这两人为小程氏尽忠一场,到头来小程氏为自保竟想杀了她们,她们自然也不会再为小程氏保守什么秘密,竹筒倒豆子,一干二净了。

原来,这种娃娃的风俗竟还是陈娇儿告与小程氏的。

她思量着母亲无子,母女两个晚景凄凉,便四处打听求子方,遂得了这消息。她将此事密告与小程氏,小程氏起初还不大敢下狠心,被她左右煽动蛊惑,又说必然寻个万无一失的孩子来,这才动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