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2页)

“嗯,粮草都安置好了。我已经把您的密令传给宋瑜,说您去青南山和靖安侯君商量调兵布阵之事,一个月后再回惠安城,让他严守机密,做出您还戍守在惠安城的假象。”温朔眼底浮过一抹疑惑,“殿下,您身在邺城,为何要如此安排?难道您真的要一个月后再回去,姐姐她可等不了那么久。”

闻温朔此言,韩烨拿笔的手一顿,他搁笔于砚台上,缓缓开口:“温朔,虎啸山上梓元受北秦大靖两国高手围诛,你有什么看法?”

温朔稍一沉默,抬头朝韩烨看去,回答得很坦然:“殿下,这十位准宗师入西北是为了取姐姐的命而来,虎啸山是陛下为姐姐安排的龙潭虎穴,如果不是殿下您,姐姐已经死在山上了,姐姐亲自运粮去虎啸山是军中机密,军中将领里有陛下的人。”

嘉宁帝要杀帝梓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自虎啸山后,两人也没有再遮掩的必要。韩烨的态度让温朔觉得两人讨论的只是金銮殿上的帝王,而不是面前之人的君父。

“你觉得是谁?”韩烨右手食指轻叩在书桌上。

“这十万旦粮食从晋南运来的消息,军中提前知道的不过四五人。掌管粮草调配,让姐姐负责运送的人只有一个。”

韩烨叩桌的手停住,抬头,叹了口气,“尧水城,唐石。”

温朔没有回答,眼底的沉郁同样明显。战乱伊始大靖将领多守城而亡,他们入西北时多得唐石引导,这一年也算并肩作战生死与共。但他们没料到这样一个在西北守了几十年的老将居然眼都不眨地在决战前把统御三军的同袍送进死地。

“姐姐想必也猜到了。殿下,您打算怎么办?唐石如今守着尧水城,掌控十万大军,如果他临时投敌,我们腹背受敌,这场仗必输无疑。”

韩烨神情平静,摇头,“他不会投敌,他效忠的是父皇,而不是北秦。父皇虽然想要梓元的命,但却不会眼睁睁看着西北落入北秦之手。一旦涉及到战争成败,唐石会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们这边,就像这一年他所做的一样。”

“那又如何?”温朔苦笑一声,神情中带着说不出的苦涩,“即便这场仗胜利了,有那七位准宗师在,姐姐恐怕难以活着走出西北地界。殿下,你还是早些带着姐姐回青南城养伤吧,我留在邺城帮苑书。”

两人谈论的话题太沉重,以温朔的才智在绝对的武力值和一国帝王的诛杀前也感到一阵心灰意冷。

他说完转身朝外走去,背影完全失了前几日的朝气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