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五十年代极品(24)(第4/5页)

他们还能怎么着。

一个月以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春光正好,天气晴朗。

彭家已经相看了城里人家的八斤宝,要拿婆家给的钱和未婚夫的私房钱又要盖房子。

这可是说好的,是给八斤宝盖的。出嫁以后这屋子就是她的。

就在新屋的隔壁。

田里地里,都是人,都在耕田蓄水。

早稻种子已经泡好,撒小。早稻苗已经在育。

各家各户都在忙。

彭家也在忙,田地里的活在做,可新屋的地基也有人在打。

那边院子里堆放的全是建筑材料,还有从外村买来做围墙的土坯砖,都一大堆。

家里最闲的就是几个还没有读书的孩子。

媛媛越发的早出下午归,冰霄花的营养液已经调配出来,可现在还缓缓。

她没有想着现在说出来。

等房子盖好以后再说吧。

西瓜苗在育,今年彭家的旱地要全部中西瓜。

花生这些都不能种,除非等西瓜成熟以后才种别的。

彭家要靠着西瓜狠狠赚一笔。

再过一年到两年,想这样明着赚钱的机会少之又少。

转眼就是五月,新房盖好,还在通风晾晒的时候。从省里,市里来了一个工作组。

他们要驻扎一段时间。

几天前,媛媛找到何父,说自己调配出来冰霄花的营养液。

可以大量的培育出很多很多的冰霄花。

甚至大胆的提出出口冰霄花赚外汇一事。

每一株出口的冰霄花还配上一瓶营养液,能养五年。

时间上刚刚好,现在可不比后世,全球各地的经济都不错。有钱人多 ,出的起钱,配上一两年的营养液就行。

到时候让他们继续买。

现在不行,要让他们觉得划算,但不能亏自己。还得悄悄大赚。

五年的营养液配置,在时间上刚刚好。

工作组来的全是植物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还有经济领域的专家教授。

当然少不了去年来的三位专家带学生。

彭家又热闹了,家里住满了人,院子里还有年轻的学生们扎的帐篷。

新盖的房子还住不了,在通风晾晒。

杨教授,林教授,莫教授三,都是老熟人。

夜晚,一群专家坐在院子里,说着冰霄花的事情。

莫教授他们三人提出一直埋在心间的疑惑。

那就是凤山村的土壤,还有凤山湖的水,以及彭家池塘的水,都极有可能蕴含着对人体有巨大益处的某种不知道的物质成分。

他们早已检测出来,也实验过无数次。

这次汇集了多方面的专家,他们想着群策群力,一起再实验,再确定确定。

科学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还有京都来的专家,据说已经在路上。

其中也有他们认识熟悉的人。

几位专家也附和,说愿意一起实验。

他们来了两天,吃的是彭家自己种的蔬菜,那味道比吃肉还好吃。还有那稻米煮的饭,比他们吃的稻米要好吃很多很多。

他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即使不是农业方面的两位教授,也觉得不对,他们是植物专家,上山下山入山谷的,可没少跑。

对于植物那是再熟悉不过的。

这些要说有仙气他们肯定一笑而过,但是要说灵气,他们私心里是相信的。

真的,味道不一般,随便炒炒,随便煮煮就是国宴的味道。

这要是国宴大厨来,妥妥的仙肴珍馐。

后面莫教授他们跟着媛媛一直学习,学习什么,当然是学习这些营养液怎么调配。

只是他们学了,不能外传,市里在修路架设电线。

从市里到凤山村的路,还有村里得通电。

一个月以后,凤山村被定为冰霄花基地。

第一批培育出来的二十盆冰霄花已经送抵京都。

这些美丽的冰霄花,在夏天能解暑驱蚊,到冬天,把一间房间收拾干净,多放几盆冰霄花,那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

可以冻各种菜。

存放冰淇淋都可以。

村里一大半的农户家都要培训怎么培育冰霄花。

他们只负责培育,可调配营养液 ,就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媛媛负责调配,专家们跟着她学的调配方法还不是最好的,他们调配出来的营养液没有她调配的好。

再有,调配这些可需要凤山湖的水。(改造凤山湖水的本人死活也不会承认。她会说湖水的神奇是天然形成的,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注定了冰霄花基地要落户凤山村,任何人都搬不走。

过几年她想搞一票大的。

现在不行,还得悄悄的躲着。刚弄出来一种冰霄花,再出来什么,她怕自己掉马甲。

家里刚过上平静的日子,没事给京都的何建国回一封信。

感情平稳发展中。

市里,张家

星期天,张家发生了大战。

一早,张家老大在吃早饭的时候,募集资金。

他是这么说的,“爹,妈,老二,老三,咱家不大,咱三都结婚多年,孩子多,也住不下。

我家卫良,这结婚,也需要房子。我是老大,也不能说因为儿子结婚就赶弟弟出去住。这不合适,只是因为家里孩子多,开销大,也没有存下来几个钱。

老大结婚,要给对方彩礼,还要置办酒席。

这哪哪都要花钱。我看中了卫良厂边上的一套房子,不大,就两间屋。

那家人要离开武德,去省城定居。这房子要转手,我想着买下来,可手里没啥钱。

想着找你们借点,等两年存些钱,然后慢慢还你们,咋样?”

说完还一脸希夷的望着桌子边的父母,还有两位弟弟,以及弟妹们。

坐在一边的彭广芬没有说话,但张家二嫂看自家男人那样子,赶紧先开口,“大哥,不是我们家不借。确实是我和孩子爸没有存下来几个钱。

没法借给你,不好意思哈!”

张家二嫂也不是什么好忽悠的人,老大一家的险恶心思,她一眼就看穿了。

听听那些话,什么过两年存些钱,再慢慢还。

呸,想得美。

就是明天还也不借。

你家买房,我家还想买呢。要不我找你借点。

张二嫂一说完,老大夫妻的脸色都变了,他们没有想到老二居然不说话,老二家的噼里啪啦说一通还不借。

他们俩可是已经交了定金,这几天要是拿不出来钱,那定金就白瞎了。

张大嫂把目光移向一向被她和老二家的挤兑的三弟媳。

一家人都盯着彭广芬,已经被侄女洗脑的彭广芬。面子做人一如既往,可内心强大不少,还硬气了。

农村的咋了,也不比这些城里人过得差,自家大哥盖的砖瓦房比城里人住的房子都好。

还有小侄女盖的婚房,一样气派,与隔壁大哥家差不多,可人家一个院子,盖了一个四室一厅一厨一卫,还有两个两室一厅一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