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五十年代极品(29)(第2/5页)

她小妹比她小很多,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 ,正好需要一份工作。

正好。

她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住在城里时,虽然离的近,可夫妻俩也没法时常见面,能半年见一次就不错了。

丈夫家里都是军人,其实她家也差不多。父母曾经都是,现在兄弟们也是,只有她和小妹不是,她理解。

进门就问,“媛媛,我能为你干点什么?”

“晶晶,你剥花生。让剥花生的去洗腊货。”

“行嘞。”

马东一听说腊货,两眼发光,“老何,今儿用腊货招待我们啊,得造不少吧?”

“嗯,用腊货招待你们。使劲造吧,反正只做那么多,你想多吃也没有。”

与马东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媛媛没事,等洗腊肉的人洗好,自己才能有事做。配菜都洗好,切好,放在了一边,厨房一个煤炉正在蒸包子馒头。

她刚才一个人包了几十个包子。

糙碎米粥已经在煮。

一个小时后,何家从媛媛来了以后,第二次肉香味四溢,飘散的下面的篮球场都能闻到。

就有人议论啊:

“哟,闻着香味又是何营长家吧?”

“肯定的呀,他家今天请客,连着两顿都得请。人家家里条件好,咱这些人可比不了。”

说话那语气酸的哟,是二营长家是那位。她也想去吃,可人间没有请自家男人,她连蹭吃的机会都没有。

但也不好说人家瞧不起他家男人,因为中午请的是一营的军官。晚上是团部的各级军官,也是一营时常需要打交道的一些部门,不打交道也得请,免得被人说。

至于其他几营的,暂时安排不了,人家都没有请。

也不是瞧不起谁。

她酸归酸,可不敢多说。

边上一位军嫂,是从下面的一个地级市随军来的。羡慕的说道,“我不羡慕何营长爱人别的什么,就羡慕她老家物产富饶,能自留一些,家里多些吃食,零嘴,这些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二营长爱人听了,那张大嘴快撇到天际去了,不屑的说道,“你们城里人真是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还想吃零嘴,你们真是够有钱的。”

其实二营长的爱人心里是羡慕的,她家孩子能吃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

虽然现在粮食有增产,可因为是集体劳作,其实也没有试验时的亩产那么高。

大家照顾田地没有田地归自家时照料的那么上心那么精心。

增产一些也没有让人吃饱,还是缺粮食。

各种物资一样的缺。

今天,何家是高朋满座。一营的军官们,被一桌子好吃的好喝的震翻了。

真的,好菜,硬菜,大菜,粥,馒头,包子,好酒。嚯,居然是茅台酒,这群人不是没有喝过茅台,可也难得喝一次。

个个都疯了一样,盯着茅台看。

晚饭,一样的标准,马东也陪吃陪喝。

与团部首长一起吃饭,他肯定要在啊。

他善言谈,有他在座不会冷场。

一天的时间,媛媛总算是忙完了。累的晚上都不想动。

夜晚,房间只有夫妻俩,何建国边给媛媛按摩老腰,边心疼道,“下次咱不请客了,一天累惨了。”

“以后再说吧。”

随军的日子平淡如水,没有什么大的波澜掀起。

唯一的一点波澜就是关建军也在几年后调到何建国一个团认职。

就是何建国也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巧。

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当然他也没有太在意,也足够相信妻子。

关建军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孩子,关家父母急的不行,几次要关建军离婚再娶。可关建军怎么也不愿意,慢慢的也不愿意回家探亲,不愿意让妻子被父母嫌弃。

只是偶尔在家属区见到何家的几个孩子,他眼中有渴望。他也想有自己的孩子,可妻子无法生,他也不能因为这个□□再娶。

关家父母算是得了报应 ,家里最有出息的儿子,多年不回家,等到他们大病重病不行时才回家。(后话)

十年多眨眼间,转眼媛媛已经是中年妇女,时间也就进入了一九八零。

家里的孩子们,读大学的读大学,最小的也十几岁,上了初中。

这些年她跟着何建国东跑西颠的,京都大军区的所有地方全调动了一个遍。

刚随军第二年,就在马东的介绍下,在京都买下了第一套房子,这些年又买了几套。

家里四个孩子三男一女,都有了自己的房产。

何父何母已经退休,在去年也来了京都,与彭爹彭母一起跟着何建国过日子。

何建国现在级别高,在京都市里上班 ,依然是军人。在京都军区大院中也有分配房子,只是家里有老人有孩子,房子不够住。

一大家子住在前些年媛媛买的三进院中。

院子找来的老匠人装修,用古法装修的,只是厨房,卫生间里面狠狠的改了。

但外边看不出来,还是古香古色。

里面先进还实用。

前后院有花草,有菜园子,两边的老人爱好都照顾到了。

后院一半是培育的冰霄花,一半种的菜。前院里面有活动的地方,也有各种花花草草。

四位老人相处的蛮好,一天到晚各自有事做,没事与街坊邻居聊聊天,说说家里的一些琐碎事。

人到中年,媛媛开启了事业。

自己做生意,用培育冰霄花挣的钱开公司。

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自己不管理,也不会管理,只是给出大方向,在幕后出主意。

一家人相处的和和睦睦,与何建军,何彩云两家关系也处理的不错。

彭家的四兄弟都听话,知道听妹子的话,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现在国家政策好,分田到户以后,他们不靠种田,而是依然培育冰霄花卖给国家。

村里的其他人赚的比他们少多了,毕竟差了关键技术。

家里挣的钱在小妹的指点下,在市里买房,在省里买房,再买就是京都了。

垂垂老矣的媛媛,听到一个消息,陈玉莲死了,死于一位老渣男的原配撕打下。

老了还勾搭男人,真是服了。

她不知道,陈玉莲到死都没有想明白,自己比彭家八斤宝差了哪儿。

怎么两辈子都比不上她。

死去多年的关家父母,在临死前更是没有想明白,自家三儿怎么就不听话,不离婚再娶,一辈子没一个孩子,他们是被气死的。

眼瞅着老彭家里八斤宝儿女双全,一共生了三男一女,要是当初自己不搅和,也许自家儿子也能有三子一女,不会到老成孤寡老人。

再不甘心也白搭,既定的事实,他们也改变不了。

儿子们在何建国的影响下考军校,进部队。最小的闺女,艺术细胞爆棚,超有艺术天分。大学毕业就结婚然后生孩子继续深造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