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让渣爹后悔(05)(第3/5页)

吃饭以后,运动运动,出去溜溜食,到小区外面的超市采购一些生活用品。

后面一段时间,回到村里,陪伴爷爷奶奶。

二老也没有跟着儿子去省城住,就喜欢住在老家,与老伙计们扯扯白话(聊天,唠嗑)。

家里有菜园子,有田地,虽然不用自己下田亲自种,但每年都种着,请人来弄。少打药,粮食都不卖的,给两个儿子家还有闺女家留着。

“媛媛,什么时候再出去?”二老很欣慰,如今最是疼眼前的孙女,有良心有孝心。

前两天出差回来,第二天一大早的就开车回来,带了一车的好东西,蔬菜,水果,牛羊鸡鸭猪鱼各种肉,连粮食都带了不少。

说是全是有机的进口的,一点药都没有打,让她们使劲吃,家里的那些粮食给她爸,叔叔,姑姑三家去吃就成,他们就吃更好的。

哄的他们心里高兴啊,孩子有心就成,哪怕就送一根稻草也是心意。

还别说,吃着真不错。

味道好,清甜,还有吃下去,总感觉身体很舒服。

也许真的是一点药也没有打,要不然味道还有吃下去的感觉不会这么好。

“还有半个月,我在家里好好陪陪您和我奶奶。后儿一早,可不许再耍赖,都要跟着我去体检,一年一次,雷打不动。”

“好,去去去,你奶奶前儿还念叨,说你这趟出差还去了挺长时间。想你了,没想到,才念一天,你就回来了。真好。”

老爷子砸巴着嘴,回味着刚才孙女削的苹果,味道真好。

抱着爷爷的胳膊,汲取温暖,轻轻的像小时候一样摇晃着,“我也想爷爷奶奶了。在外面的时候,每天都想,可想可想了。”

说着眼泪都啪嗒的掉落下来。

是真的想了,每次在别人的角色中,只要涉及到亲情,她就会想起爷爷奶奶,想起慈爱的二老。

想起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们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

爷爷老了,奶奶也老了。花白的银发,弯曲的背脊都告诉她,二老真是老了。

昨天,她悄悄的在二老的水杯中放入了一颗遇水即化的药丸。

能小幅度的提升二老的体质,不会一下子幅度太大,又能改善身体。还能祛除体内的一些病灶。

让老人身体康泰,舒服。

最最重要的是也能让爷爷奶奶活的更久一些,能多陪她一些年。

她不想孤孤单单一个人。

爷爷奶奶就是活个一百五十岁,也不稀奇。

现在报道出来的有一位老太太活到了一百三十九岁。还活的好好的,自家的爷爷奶奶现在年龄也不大,就是六十多,等到以后,医学更发达以后,活足一百五十岁,也不算太惊奇吧。

她要为爷爷奶奶的一百五十岁努力着。

彭奶奶没有说话,但伸出手,用粗糙的手伸到孙女的脸上 慢慢的擦拭着孙女脸上的金豆豆。

她知道因为老大不负责任,也粗心大意,对孙女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孩子跟着她与老伴儿,虽然也不错,老大按月打钱养孩子,可爷爷奶奶怎么能代替父母。

一辈子都无法替代父母。

大孙女看着文文静静,可性子拗的很。胆子也大,能与人干架。

对她和老伴儿温温柔柔,特别的好。可对别人那就不一样了,冷的很。对她二叔 ,小姑两家还成,不冷但也不热。勉强还行。

可对她爸那一家三口,那是冷漠如冰,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

几年也不去一次省城看她爸 ,偶尔去了,也是不去家里看看。至于她的亲妈早就去了鹏城,一家三口也在那边定居,多年也不联系。

她真是心疼大孙女不,多可怜的孩子,懂事孝顺就是没有摊上一个好爹妈。

抓住奶奶的手,在脸上摩擦着。

祖孙三就这么一直依偎着。

一直到夕阳西下。

一个拥抱一个眼神的肯定,对她都是来自亲人的温暖。

一家三口,体检,出去玩,在家里相互陪伴着。

开心的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再次穿越的时间。

告别爷爷奶奶,媛媛回到自己的家里。

为再次的穿越做准备。

…………

好运庶女

镇川侯府,灰墙黛瓦,庭院深深,花草树木苍盛。

硕大的侯府,住着侯爷一大家人。三年前,老侯爷作主分了家。嫡次子还有几个庶子全分了出去,侯府如今只是住了老侯爷夫妻还有现任侯爷周甫一大家子。

梅花轩里位于西南角,是离主屋较远的一座院子。

院子里一股子药味儿飘散在空气中,味道浓郁。

东厢房的一间屋子内,一位面色苍白的少女,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床边坐着一位面容端庄,愤怒的妇人,侧身对着后面的人说着:“都是干什么吃的?病情怎么会加重?”

镇川侯夫人乔氏气得心口疼,往日一个庶女生病,她只要是让人请了大夫,抓了药,一直让服药,好与不好,生与死,她都不会太放在心上。

终归不是自己亲生的,她尽了责任就成,谁也说不了她。

可现在不一样,庶女周玉媛是在前些日子侯府的宴会上为了救落水的亲二姐(嫡女)周玉兰而病倒。

无论如何,她都不能不管,不仅得管还得要管好。

要看着庶女的身体好起来才行。

缠绵病榻已经有些时日,刚才下面的人去主院报,说四姑娘好似不行了。

她才匆匆赶来。

一看,确实,四姑娘一直禁闭双眼,胸口都没有了多少起伏,进气出气都少。

看样子是不行了。

为此,她不气才怪。

看了一眼夫君的妾室梅姨娘,一个人站在床尾,啪嗒啪嗒的掉眼泪。她也不好责怪,那是四姑娘的亲娘,肯定是尽了心的。

一排仆妇丫鬟低垂着脑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夫人可不是梅姨娘这个软蛋,发起火来,一般人都挡不住。

乔氏见没有人敢出声,回头吩咐身后站着贴身大丫鬟,“杜鹃,去拿着侯爷的帖子请赵太医来。”

“是,奴婢马上去请。”杜鹃知道夫人的心思。

忙走了出去。

乔氏一直没有离开,耐着性子去了梅花轩的正房花厅等着。

边上看顾着四姑娘的是乔氏从娘家带来的嬷嬷。

四姑娘不好的消息,很快的传遍了整座侯府。

就是深居简出的老侯爷都知晓了,皱着眉问身边伺候的人,“到底有多不好?”

“听说,四姑娘快不行了。具体的奴才也不知晓。大夫人已经去了梅花轩。”

老侯爷搁下手中的笔,看了一眼窗外的天空,想起昔日的往事,然后说到,“去打听打听,要是需要什么贵重药材,告诉大夫人,去买就是,别节约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