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六十年代狠毒亲妈(04)(第4/4页)

英子抱住媛姐,像妈妈劝慰她时那样,轻轻拍打着媛姐的背,时不时的还帮忙顺顺气。

“媛姐,别哭了。我也帮你,我去跟哨。”

“你去干啥,一个小姑娘,你们几个小的每天晚上来我家补课下学期开学跳级读 ,争取后年七月高中毕业,然后进一个好单位。”

“好。”

说道自己的未来,几人也知道不可大意。

事情定了下来。

第二天开始,四个男孩,两个一班,去纺织厂悄悄跟踪调查。

媛媛也没有闲着,游戏一直挂机,让nc二十四小时不间歇的工作,建设,寻找矿源,合成加工,建立工厂,建立工业园,生活区域等等。

资源点积累的多了起来。

纺织厂,某办公室内,一处大办公室中,还有两间隔出来的小办公室,一间办公室的主人正是侯沧水。

坐在办公室,奋笔疾书,写着稿子。

简陋的办公室中,一张瘸腿修好的办公桌还有一张有后背的高一点的椅子,桌子上码放着不少的书。

简陋的办公室,除了书多,其余的都简陋的不行。在这样办公室工作的人侯沧水,突然抬起头,望了一眼外面的大办公室,见都在各自忙着,侯沧水的眼睛在外面所有人的身上都巡扫过一遍。

思索着如何不着痕迹的调走谁,让儿子进来。

拖拉机厂那边不能过度依赖,因为等那人回来,给他与妻子操作的时间有限。

只是纺织厂今年什么招工的名额。

而且,他觉得儿子去拖拉机厂也是有好处的。拖拉机厂的订单也是做不完,效益好,福利待遇也不错。

分散一下,也许更好。

别的厂他也有关系,可那些厂没有纺织厂还有拖拉机厂好。

思绪混乱,望了一眼办公室的一位年轻男同志,把目光锁在他身上。没有背景,学历中专,家里人老实,本人更加的老实,也不多话。

至于什么对不住 ,不存在。他不是一个热血无私的人。反而是很多人看不起讨厌的那种自私自利,心狠毒辣的人。

为了儿子,耍手段阴谋诡计算什么 。别人与他有什么关系。

必要的时候,妻子都能舍弃。更别说一些不相干的人。

一惯伪善,在人前是老好人的侯沧水,眼神中透出一股子狠辣,外面的人一无所知。

此时的他,一颗黑心,多手准备。

下午,侯沧水拿着稿纸去到一间别的办公室。“刘副厂长,忙呢?”

埋头一直在看文件的刘副厂长抬起头来,见是侯沧水,露出亲切的笑容,“小侯啊,坐坐坐。”

伸手招呼着,刘副厂长在物资艰难的环境中,居然还是圆圆的身材,夏天头顶戴帽子热。刘副厂长没有办法,只能露出他那地中海的秃头,光亮的地中海,是他的标志。

笑眯眯的,一看就知道是个笑面虎。不是个多好的人。

侯沧水半弯着腰,顺手关好办公室的门,恭敬的坐在刘副厂长对面。

他们俩可是老关系,关系可追溯到解放前。

刘副厂长见侯沧水那样,知道肯定是求自己。但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热滚滚的浓茶,他喜欢喝茶叶茶,尤其喜欢喝热的浓茶。

小缀一口,笑望着对面的小侯同志,就是不主动问。

求自己,还上赶着问,那叫什么事?

侯沧水也就是停顿了一会儿,立即就开始说,“刘副厂长,咱们厂最近要招工吗?”

“不招,怎么,你家老大还没有找到工作 ?”

“就是,外面有些厂子效益一般,我没让他去试,就想着让他能进咱厂,好歹是个高中生。”

此时,侯沧水已经换上一副苦大仇深,很是担忧的表情,欲言又止。

可对面的人就是不说话,不再搭语,让侯沧水有些烦躁。老刘太贪了,自己一年四季可没少孝敬他,现在还拿乔。

室内的空气都快凝固时,侯沧水知道再不松口承诺送点啥,就没有机会了。

刷刷的在本子上写下两句话,递给对面的刘副厂长,静静等待着。

许久以后,刘副厂长再品一口浓茶后才说道,“想去车间还是办公室?”

“办公室,最好是我那科室。”侯沧水已经想好踢谁出去,希夷的望着对面的人。

希望对面的人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复,他要踢人出去,上面必须有人帮他撑着。

要不然,也不好办。

“行,定好人选告诉我一声。”刘副厂长虽然贪心,但他还是知道得了好处要办事。

拿了好处不办事,会坏了自己的口碑。他还是很有职业道德,拿好处就办事,做不到的事情很少答应也很少收好处。

口碑不错的刘副厂长整个下午心情不错,在办公室一直都哼着歌曲。

侯沧水的心情也不错,在厂里弄一个工作指标给儿子备用,拖拉机厂进不了,再进自己厂子里。万一进了拖拉机厂,手中的工作指标也比会浪费,到时候卖给自家亲戚,工作指标一直有人交易。

有的老工人,自己家的儿女都有工作,他退休的那个工作指标就可以卖。

工作指标,大把人愿意买。

夜晚,拖拉机厂三号楼310室,一群孩子夜里补习,还有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跟踪谭晓萍一家得到什么情况。

“媛媛,我们汇总的情况就是这么些。侯沧水在年轻工友心目中可是老好人,但也有一部分才退休的老工人还有一些依然在工作的老工友对侯沧水有居多微辞,说他是假仁假义……”

“嗯,李跃从明天开始,你们两组分工合作。一组继续收集最新情况,一组专攻纺织厂对侯沧水有意见的那些老人,探一些新消息出来。

最好有确切的事实情况,容不得他们抵赖。”

“行,我明天先去一个咱隔壁厂招工面试,忙完就去纺织厂。”

“隔壁厂,也还不错。”

隔壁厂是食品厂,说是隔壁也隔了一里路。

“还行。我想去试试。”

李跃也知道拖拉机厂不容易进,父母离退休还远,总不能现在就提前退休把工作让给他。

日后的情况怎么样,谁知道。爸妈尽量不退休的好,他们还年轻着呢。

李跃也帮着他们一起提前学习新的知识,让她们尽量的多学点,开学也许能跳级。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建邺,东东,英子三人。

很大可能他们要下乡,以前还向往去广阔天地,现在他一点也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