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七十年代知青(07)(第2/3页)

王父说完小缀一口酒,美滋滋的,别提多高兴,说是赛神仙也不为过。

“爸,你还吃过南方的腊肉啊?”王萍眨巴着大眼睛好奇的问道。

王父一听,挺直背,呵呵的笑了起来,“多稀罕啊,虽然咱北方不兴做这个,可当年,南方北方的人来来往往,什么货物没有,什么特产小吃吃不到啊?”

喝着小酒,说着过往。往昔的故人一一从眼前闪现。

一家人吃的高兴,聊的欢快。

……

六月底,夏日炎炎。

劳动了一天,下午五点左右,许媛媛他们下工,回家。

回到家附近,六位知青不进知青院,朝自留地而去。

三分水田,已经郁郁葱葱,禾苗长势良好,稻杆粗壮,田里还隐约能见到鱼儿跳跃,是一个多月前,许媛媛放进去的,不多,一共就一百多条小鱼儿。

六人每天早晚都要来看看,遇见野草就拔野草,水田里,野草拔的干干净净。

不远处走来几位老爷子,也站在水田边瞅,他们知道这是试验田,是小米同志买的什么新种子,特意做的试验田。

隔田相望,几位老爷子对着许媛媛他们问,“小米同志,这是稻种真的有些不一样?”

禾苗与他们见过的稻苗确实不一样,也许本地人看不出来,可眼前有两位老爷子曾经走遍了全国,南方北方都是有水稻的,只是北方水稻比较少。

他们也见过不同阶段的稻谷禾苗,相差蛮大的。

还有,闻闻,现在试验田的水稻就能闻到一股子香味。在场位出身书香世家的老爷子,早年家中有不少名贵花卉。

此时吸入鼻腔的香味,是他熟悉的香味,就如早年家中养护的蝴蝶兰开花时的花香味一模一样,只是现在的香味比较淡。

“是呀,是有些不一样,但愿那人没有骗我,是真的新种子。或者说是我们不知道的返古的稻种。”

许媛媛不怕人说她与坏分子来往,屯子里一般人可不敢找她麻烦,她战群狼的能力,早已传遍屯子里。

没有几个不开眼的能来找她麻烦。

屯子里的有些人还挺怕她的。敢举报她的人也得冒风险,还有他们这片除了远处的大队部,就是他们知青院与老爷子他们居住的院落。

其中一位老爷子用手摩擦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可能真的是新种子?”

“但愿吧。”

每日两次的参观观察完毕,许媛媛他们各自回家。

说实话,这块实验田屯子里的任何人都不敢兴趣,本屯子包括周围的屯子都没有种植水稻。

不远处的兵团,也没有种植,他们种植小麦,黄豆,自己还会用新开垦的地种植一至两年的棉花,之后怎么基本上都是黄豆,小麦 。

本公社都没有一个屯子种植水稻。

因此,本地人不懂种植水稻也不感兴趣。

由着许媛媛他们折腾。

只要自留地范围的不超标,不乱种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干部们不管的。

回院子的时候,郑海燕与李萍摘了不少的蔬菜,已经有蔬菜可以吃了。

进院子以后,郑海燕小声的说道,“咱种的几株西瓜,已经再过个几天十天的就可以吃了。”

“真的?”金强,褚正亚两人现在已经朝吃货方面开始了发展,听到吃的,就来劲。

“当然是真的,难道还是假的呀?”

郑海燕不想与吃货废话,不相信自己去菜园子里看呀。顺便给了两人一个白眼。

吃过晚饭,屋里的灯点的亮亮堂堂的,大家开始看书学习。

就这么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时间很快到了九月。

许媛媛他们种植的水稻时间比南方的晚,时间上算,最多算一季稻。一年种不了两季。

今天,许媛媛他们开始收割稻谷。

三分田,一个上午不到就收割完毕。

下午脱粒完毕就摊在院子里晒太阳,地面早就修的平平整整,扫的干干净净。

几人已经对试验田的蝴蝶兰稻充满了兴趣,前段时间开花抽穗,那可是香满天,据那边的老爷子说,开的花就是小小号的蝴蝶兰花,乍一看与蝴蝶兰花一模一样,当然有细微的区别。

香气四溢,现在已经收割的稻谷都还有一股子蝴蝶兰花的香味,只是没有开花的时候浓郁。

夜晚,收进屋子。

早上出工前,晒出去。

一直到十天后,许媛媛用风车(车谷子的风车)筛干净瘪壳稻谷,借来秤,在一群老爷子老太太还有几位小孩的见证下,开始秤重。

“八十,一百,……”潘清负责记录数字,一袋一袋的记录。

三分田,按照现在的水稻产量来估算的话,最多也就一百多斤。

加上是荒地改造而成的水田,田不肥,能有一百斤就不错了。

可现在,居然,居然有四百五十斤。

这,太超自然了。

三分田居然有四百五十斤的产量,当然这是试验田,田小,一群人伺候,哪怕田再薄一点也不肥,他们也觉得产量不会太低。可四百五十斤是什么概念?

减去一百五十斤,那晒干后还有三百斤。

算正常产量,三分田三百斤,一亩就是一千多斤。

再退一步,再减一百斤,一亩田也有六七百斤。

其中两位即使落魄,身上的血煞之气,还是扑面而来,还有上位者的威势,也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他们两人对看一眼,眼神明明灭灭,有火光闪现。

哪怕是现在的遭遇,他们也希望国家富强,人民有饭吃,百姓生活富足。

他们心思动了,给昔日的老首长写信,放由地方来推动,很难。弄不好有些人还会给几个孩子扣上什么帽子。

相处了快一年,几个孩子是什么情况,什么性格,他们都了解。

几个孩子的理想他们也清楚 ,人家不是空喊口号,是真的用行动实践他们的理想。

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被埋没,更应该有系统的学习。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学习。

据他们所知,农业大学受到的冲剂最小。

他们时刻都记得,为国家挖掘人才。

当然他们现在没有推荐的权利 ,只能联名写信给老首长,求老首长帮忙。

寄信也不能自己寄,还得麻烦几个孩子帮他们寄出去。

有了思量,他们快速行动起来。

当晚就写好一封信,让许媛媛帮他们寄出去。

交给许媛媛的时候说道,“小米,你一定要亲手放进邮筒才行,不能从队部寄,知道吧?”

“知道,两位老爷子放心吧,我一定亲手送进邮筒。”

明天许媛媛要进城一趟,过几天要来新的知青。

她进城买些生活用品,还有买一些粮食,说是家里寄来了粮票,钱,让她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