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京漂(04)(第3/3页)

叔叔婶婶的过年红包,我先给爸拿着,等我走了以后,您再给他们。”

“好。”过年红包,闺女每年都给,老人也不推辞。

四个红包,两个厚的给亲爸亲妈 。两个稍稍薄一点的给亲爸先拿着,许媛媛说完,还从包包里拿出来四万块钱。

推给老爸,“这是明年的养老费,想吃什么想买什么,只管买。别总是不舍得。”

二老瞪着眼睛,说她,“给这么多干什么,我们有钱,你和你哥过年过节过生日都给我们钱,我和你妈有存款,给这么多,你有钱烧的呀?”

姚妈妈赶紧推三万到许媛媛面前。

“爸妈,给多少你们就收多少。以前一年我也没有给你们五千,现在一年四万就算是把以前的都补上,拿着拿着。”许媛媛硬塞给两位老人。

塞完拎着包包就离开。

“难怪她今天还拎着包,我说呢。”姚大哥也反应了过来,对着爸妈说道。

“唉,儿大不由爹娘,给这么些。”姚父望着钱,苦笑。

说实在的,他们的养老钱不多。

以前儿女不在家,各项人情往来都是他们走。那些年赚的钱都贴补了进去,有些时候走了亲戚也没有告诉儿女,还是按照老规矩,上人情钱的时候给兄妹两都走了人情。

为此,二老守在家里种田也没有存下钱。

只是闺女现在发财了,一下子给四万,对二老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爸,看看小妹给你们的红包,我看那钱也不少。”说到这个,姚大哥有些汗颜,父母跟着自己,自己真没有每年给多少钱。

过节不用给,就是二老过生日的时候一人给二百,还有过年的时候一人给五百。

一年顶天了花他两千块钱,可小妹以前每年过年过节过生日花在父母身上的虽然没有五千,但一年也有三四千。

自己想多给吧,确实没有那个条件。儿子在市里买房。那臭小子掏尽了他与老婆多年除了盖楼房以外的所有积蓄。

从孙子出生以后,他们两口子就没有再外出打工,一直在家里种田。为什么,就为了让孙子吃的健康些。

他每个星期与妻子轮流进城给儿子他们一家去送家里的蔬菜还有买的肉,鱼,家里自己养的鸡生的土鸡蛋。

米,油,也都是家里送去的。米虽然没有外面买的口感好,但胜在安全,儿媳也愿意吃家里送去的米。

三年来,在家里种田也只是能糊嘴,没有钱挣。

给二老养老钱,基本不可能。

不是不想给,是没有钱给。

姚大哥汗颜的低下脑袋,姚大嫂也不再说什么。夫妻俩不知道说什么。

姚大嫂对于小姑子给二老这么多养老费是欢喜的。她没有想过占二老的便宜,但二老有充裕的养老费,她与丈夫的压力会小很多。

自己什么情况,她明白。看着日子过得不差,可也没有什么存款。

手头也很拮据。

只是这话,她不能说。

姚父已经打开闺女给的大红包,拿出来一数,真不少足足有三千,自己三千,老伴儿三千,那就是六千。

他又拿出来闺女给她叔的红包一数,一个红包两千,两人的就是四千。

光给他们四人的红包就是一万,姚父叹气:闺女没钱的时候就不小气,对老人一直舍得。

现在有钱了,更舍得,还不能骂她败家子。

唉……

心里即高兴感到欣慰又替闺女心疼。

第二天一早,许媛媛坐在从家门口路过的去市里的中巴车。

依然只有一个行李箱,腊鱼腊肉腊肠腊鸡还有米油各种几家给的干货全寄了去帝京。

家里也各种都留了些,毕竟年后她还是要回来住的。

一个小时以后,抵达市里,许媛媛打车去了侄子家里。

今晚住在他家,还得提前给小乐乐红包。

小夫妻俩都去上班了,许媛媛到了他们家,拿着钥匙自己开门,放好行李,拎着包包上街去。

隔壁没有人,想来是带着小乐乐出门买菜或者上街了。

腊月,街上的人多了起来。平时不怎么逛街的一些人也走出家门,上街购买年货。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多了几许烟火气。

许媛媛没有去参加jj公司的年会,哪怕她是年度畅销作家也没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