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赛(第3/3页)

第1天的课题汇报结束,一共完成了35组的汇报,35号以后的则被安排在了第2天进行。

大赛首轮汇报的第2天,轮到宁夏他们上场时,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宁夏走到台上,没有过多的废话,直接直奔主题的开始了她的汇报。

“我们项目的课题利用诱变和繁衍性变异,培养出Ra-Re类菌种,此类菌种具有……”

宁夏的汇报简明扼要,这样简单的汇报倒是让听了五十几组汇报,已经显得有些疲惫的评委们精神一振,心里十分舒服。

不过,言辞虽然简洁,宁夏的汇报内容却并不简单,可以说每一句话,每一个点都直切重点,让人不自觉的就被吸引到了其中,对于整个课题内容也愈发感兴趣。

现场不少评委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不仅仅是因为这项实验本身,也因为整个实验课题的完整度——这应该是他们听过的五十几组当中,实验完成度和课题完整情况,相对最好的一组了。

“以上就是关于Ra-Re菌种特质、以及在环保方面运用的汇报,谢谢。”宁夏不疾不徐的结束汇报,不多不少,刚刚好6分钟。

宁夏的目光落到台下一众评审身上,现场气氛有些安静,几位评审并没有马上开始提问。

如果单纯从理论汇报的内容来说,这一组的课题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反正他们是没找到什么能挑刺的地方。

“那我来先问一个问题吧。”其中一位评审落座思考后,开口说道,“现阶段的实践当中,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控制菌种的代谢方法的呢?”

“共生菌种反向控制。”宁夏只用几个字,简单的给出回答。

“那共生菌种之前你也提到了,对于它的控制,是采用的限制条件法是吗?“那位评委继续询问。

“没错。”宁夏自然的给出肯定回答。

“如果是这样,我就有一个问题了,我们本次大赛的主题是环保,因此所有的实践,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环保的效果,要能达到效果,势必要将实验成果投入到实际的应用当中,你如何保证你的菌种,在自然环境当中也能起到作用呢?”评委看着宁夏,似乎在期待宁夏能给出什么样的回答。

这位评审的问题一出,一旁的几位评审也纷纷点头,纷纷提出了相关问题。

“你们的课题针对的目标是土壤,自然界中土壤的成分构成很复杂,你如何能够保证,在这种复杂的成分当中,作用目标能不发生变化?”

“没错,而且坚持着不产生二次、或附加污染的原则,是不可以在原有土壤中再另行添加其他物质的,你们如何保证在没有人为控制环境条件的情况下,仅仅将菌种投入到土壤成分当中,能够产生预期效果?”

“单纯从实验课题来说,你们这一组的课题已经是非常完善,只是未来如果真的要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前面几位老师说的,绝对是一个要攻克的大问题。”

面对评审所说的大问题,宁夏脸上依旧保持着不咸不淡的笑容。

“各位刚才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在我前期培养菌种时就已经解决了。”

宁夏这话一出,不仅是评审老师,就连场下坐着的其他组的参赛人员当中,也掀起了一番议论。

“真的假的?还没有培养出菌种之前,就已经把实际运用这方面的问题考虑到了?”

“而且还解决了?这要怎么解决?”

“应该不可能吧……”

……

宁夏神情未变,语气淡然的继续道:“还剩4分钟,为了证明我上述说法的真实性,下面有一个演示请大家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