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聘礼(第2/2页)

过得一会,听黛玉问道:“爹爹在家一向可好?我去年走的时候,爹爹咳嗽了大半年,一直没好,写了信,总说自己一切都好。嬷嬷告诉我实话。”

许嬷嬷笑道:“已经好了,今年开了春,就大好了。倒是姑娘,我看着身子真是好了不少,脸也红润了。对了,我怎么听说,是苏二小姐给姑娘请的太医呢?我倒是糊涂了。”

黛玉略想一想,道:“赐婚圣旨一下,过得三天,宫里就派人来说要接我入宫。外祖母不放心我,和我一起去的。”

“到了宫里,皇后娘娘说在宫中做女史的元春大姐姐等着外祖母,我便和苏二小姐一处。”

“苏小姐说看我身子弱,就给我请了宫中姜太医,说是常给皇子公主看病的,又开了一副药配好了给我家来吃。”

许嬷嬷凝神听着,黛玉笑道:“这药吃着果觉得比以前的药丸子感觉略松快些,过得一个月,苏小姐又接我入了宫,姜太医也说吃着有些效验,又换了一副药,说好了再过一个月再去一趟看看呢。”

许嬷嬷听完便笑道:“怪道呢。那姑娘觉着苏二小姐如何呢?”

黛玉抬头看着许嬷嬷道:“我开始也疑心的,只是苏小姐着实待我极好,处处想着我。”

“我想,她是皇后娘娘的妹妹,我不过是一个姑娘家,就算不好,也碍不着她什么。”

“如说是真想害我,又何必劳心劳力的又求皇后娘娘准我入宫,又去求御医给我看病呢?”

许嬷嬷看着黛玉清澈的眸子,愣了一愣,笑道:“姑娘真是长大了。”

光盛二年六月初九,黛玉第三次踏入宫门。

在今年的四月初九日,她满怀忐忑的第一次入宫,自己心中暗暗提防的那位女子却用温柔和耐心把她的戒心和紧张都消去了。

五月初九日再次入宫,她又度过了几乎是来到京城最开心的一天。

但是每次出宫前,黛玉都能感受到那位女子的欲言又止,而自己的心里也并不是全无疑惑了。今日就与她彼此说开吧,黛玉想。

于是文皎见到的就是一个一看就心里藏着事的黛玉,她的眼睛亮亮的,又带着点紧张的意思。

文皎只做不知,等吃了中饭,见黛玉连续抿了十来口茶,忍不住想开口问黛玉究竟有什么心事时,黛玉终于开口了:“苏小姐,我有问题想问问您。”

“您与我非亲非故,就算圣旨已下,我与您也并没有血缘,按常理,您就算不理会我也是应该的,为何对我这般好呢?”

“黛玉,你既问了,我也不瞒你。”文皎也做了决定:“皇上既赐我苏家女的出身,又将我赐婚为林家妇,我便要担负起苏家女的责任,也做好林家妇的职责。”

“林大人只有你一个女儿,若是你一直寄养在贾府,难免人们会说我苏家不慈,于皇后娘娘的名声也有碍,所以,我想带你一起回扬州去。”文皎看着黛玉的眼睛说道。

“只是,我知道你幼年失母,骤然听闻父亲要娶新妻,心中难免不安,也不一定信任我。”

“你虽年纪尚小,我也想尊重你的意见,不想拿身份压你。我虽想带你一起回去,却并不想勉强你,也不想让彼此之间有什么误会。”

“所以才几次接你入宫来,想让你知道,我不是什么奸诈之徒。前两次每次想问,又怕你认为我居心不良,所以一直没有问,没想到今日被你先问了。”

黛玉听完,低头暗暗吸了一口气,又抬头道:“苏小姐,我的迷惑已经解了。不管是因为什么缘由,您待我好,我知道,我不叫您为难……”

听到此处,文皎竟然感觉到了一丝紧张,有些像微信给大学的男神告白,等着男神回消息时候的感觉。

文皎一面心里吐槽自己这都什么破比喻,一面看见黛玉张了口,她说:

“我相信您,我愿意和您一起回扬州去。”

不愧是我的小女神呀,文皎想。又聪明,又体贴,又善解人意,又懂得回报,你若真心对她,她也一定会真心对你,还对着自己笑得那么好看。

这样的黛玉,谁能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