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初见(第2/2页)

送来的人还传话说是他家大人特特吩咐给苏二小姐送来的,说是府里厨子做得最好的几样点心,请苏小姐品尝。

听郑嬷嬷原样传了话,又感受到郑嬷嬷和身边丫鬟们似有似无的暧昧的目光,文皎心中薄怒,这林海,什么意思!

这么大岁数了,才见过一面(如果脸都没看清楚就算见面的话)就送东西!难不成原书里面写的和贾敏情深都是假的?他本来是个花心大萝卜?

不管文皎怎么想,那几盘点心都在那里散发着香甜的气息。所以文皎一面心内吐槽,一面伸手拿了一块点心,别说味道还真不错。

郑嬷嬷心内却道:阿弥陀佛,林大人若是对二小姐满意,两人相处的好,自己回去也好交差了。

然而那边林海吩咐人送点心时,心中并没什么绮思蜜意。

只不过听许嬷嬷回话,感激文皎对黛玉的照顾,想略表谢意,不使自己心里过于惭愧。只是送什么都不太合适,只得送些家常点心。

那听吩咐送东西的人又会错了意,所以传话时语气难免令人多想,因此苏府的人都误会了。

会错意的也并不止苏府。林府后院内,曹姨娘险没又扯烂一条帕子。

沈姨娘摸摸自己绣了好几个月的针线活计,垂首想了半日。甚至另两个已开始念佛养老的姨娘,心内也稍稍起了波澜。

因林海和苏文皎这桩婚事着实引人注目,所以扬州人人都放了半只眼睛在他们身上。

再等到第二日,全扬州的大小官员都知道林海给他未过门新妻苏二小姐送东西的事了,因此林海总感觉这几日遇见的同僚眼神里都饱含戏谑之意。

本朝定了亲的男女之间互有物品往来也很正常。不过那都是年轻小男女之间的乐趣,女方家也会借此看看男方家里心诚不诚,若是能借此培养得感情,对自家女儿来说总是利大于弊。

所以社会风气也很纵容,只不要出了格儿就是。

但是林海已经年过四十,还和毛头小子似的给未婚妻送东西,众人嘴上碍于面子不说什么,心内免不得暗暗嘲笑林海一番。

在全扬州上下人等或好奇或拈酸的关注下,九月二十一终于还是来到了。

按着规矩,正日子前一两日是女方往男方家里送嫁妆,外加唱嫁妆单子。

这一步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新妇嫁妆几何,一则是全双方的面子,二则是有些保护新妇嫁妆不被夫家剥夺的意思在。(此为作者自己瞎理解的)

因文皎嫁妆丰厚,所以唱嫁妆单子的人一直念了半日,口干舌燥方才唱完。

九月二十一,文皎早早起来,描眉画目,戴上沉重的凤冠,穿上织金绣凤的大红嫁衣,端坐在床上,等林海带着八抬大轿来,接她到她后半辈子的归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