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混蛋(第2/2页)

既然夫人和韩夫人要说话,时候又将近午饭了,白露赶紧派人去告诉厨房加几个菜,又亲自去和水嬷嬷说明情况。

韩氏也不扭扭捏捏,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昨儿爹得了消息,说皇上有意把你二哥外派到苏州去做同知,想来调令这几日就下来。”

“你二哥去苏州,我自然也是要去的。景熙已经四岁,明年就该上学读书,家里先生条件齐全,我和你二哥商量好了,就把他留在家里。”

“只是景岚我还没想好该如何。若是跟着一起去,往后她不在你这上学,我也和你说一声。”

“若是不跟着去,少不得要烦你帮我照顾景岚,让她在这读书。所以我左思右想,要先早点和你说这事。”

文皎先赶紧恭喜二哥升官。苏文哲年少时不安定,各处游荡,直到娶了韩氏,都二十出头了,方才收心在家读书。

到底家传底子在,他又苦读几年,竟也在二十五岁时点了探花,入翰林院做正七品编修。

前年他又升了正六品翰林院侍讲,到如今也才一年半的功夫。

出去外放虽然远离权力中心,官场上也默认京官比地方官高上半阶,但外放确实也是熬资历挣功劳的好机会。

京城就这么大点地方,左不过六部事宜。苏文哲又是低阶官员,就是他关系通天,有什么功劳也不好安在他身上。

外放直接管着一地民生,若能治理得好,就是现成的功劳。

而且苏文哲是直接从正六品升到正五品,就算上京官和地方官的差异,也是小升一级。

若皇上有意栽培提拔他,那他做个一两年的同知,熟悉各地都有什么政务之后,再转为知府。

等布政使巡抚这么一步步升上来,最后回京直接就是侍郎尚书。

当年林海也是从翰林院到同知,各地知府布政使上任了十年,最后功劳卓异,回京就是吏部侍郎。

四十二岁的尚书稀罕,三十五岁的侍郎也很稀罕。

若是苏文哲也有林海这样的能为,就算他入仕比林海晚上几年,最后官位成就也不会低于二品之位。

再说苏州这个地方,正是林海的老家。苏文哲有着皇后兄长和本地出的尚书舅哥这么个双重身份,有哪个官吏敢难为他?

作为苏文哲功成名就的第一步,苏州同知这个位置可以说是十分精妙。

再者苏州江南水乡,物资丰饶,又地处中原,无甚外敌。苏文哲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研究民生民情,积攒经验。

想到此处,文皎心情有些复杂。再看一眼韩氏,她也微微点头。

咱们这位皇上虽然年纪不大,还未满三十,但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实在是叫人又敬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