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所鸣(第2/2页)

刘学士听完后并不点评,只是请慧云郡主坐下,再听下一人发言。

第二个发言的便是先二皇子嫡女慧云郡主,她接着慧纯郡主的思路发散道:“慧纯妹妹所说有理。”

“李杜与陈拾遗、苏太守等都是饱学之士。可到得今日,他们的诗词文章只有李杜之诗传唱最广,连三岁小儿都能吟上几句。”

“昌黎先生文中所说‘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

“世上之人发声,如孔孟老子等人所言能教化众人,陈拾遗等人所著诗作,也能愉悦身心。”

“而草民百姓之人所鸣,连听者都无。是以从我看来,人生来便分为善鸣者与不善鸣者。此乃天之注定,非人为之力可以更改。”

黛玉一面听慧云郡主之言,一面微微皱起眉头。

若真如慧云郡主所说,人生来便分几等,后天努力都做不得数,那国朝所开科举又是为何?

王文公所写《伤仲永》一文,便是强调后天教育学习的重要之处。

就看本朝开国皇后出身只是商家之女,且本是妾室。

但开国皇后之能为,南来北往征战,开疆扩土,整肃民风,从古至今,又有多少男子能赶得上?

可黛玉只把这些话在心里过了一圈,起来发言时嘴上说的却是:“那天我在屋子里独自弹琴,身边一个应和之人都无。”

“只我弹奏时,我屋里养着的一只画眉却跟着我演奏出来的乐声一声声的鸣叫,应和。”

“我与这画眉一弹一和,竟然也十分得趣儿。由此可见,人所鸣之听众并不仅限于人,连花鸟草木都可作为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