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奔雷(第2/2页)

这样就可以暂时先把英莲和封氏隔开了。想来封氏对英莲要跟着她住这件事,应该是乐见其成。

说起来封氏虽有一些地方让她看不惯,但封氏一片慈母之心,对英莲毫无保留。

这也是文皎对封氏为难的地方。

后罩房还是给水嬷嬷卫嬷嬷两位居住,和从前一样。

东路有两排院子,每排都有四个一进小院儿,都是三间小正房带着两边厢房。

葛娘子一个院子,封氏一个院子,杨先生和李先生共住一个院子,最前面的院子做学堂,这是文皎对外面那一排四个院子的安排。

里面一排四个院子,给青玉留出来一个,可以过去之后再慢慢安排。

西路是两个小院子,旁边大片空地,可以做姑娘们习武的地方,正好马厩也在附近。

西路最后头还有一个小花园,这小花园也就只有林府花园的四分之一大小,只有一道曲廊一个亭子,还有一个两层的小楼,估计好好修整一番,也可赏玩个一时半刻。

林安早在他们出发十日之前,就先带着二十个人和林海的信物先行赶往总督府,让那里的官奴们把文皎吩咐打扫出来的院子收拾起来,火炕都烧起来。

这样等林海文皎到的时候,什么都是齐全的,要茶有茶要水有水,只要把行礼安置了就行。

本来文皎还在犹豫,不让英莲她们母女住在一起,是不是不大好。

可是今日的事,让文皎下定了决心。

跑马算是什么大事?闺中的女孩子不玩乐,难道让她们长大成人了,背负起家庭的担子了再去玩乐?

在文皎看来,英莲这孩子已经是难得的懂事孩子了。

懂事得甚至让人心疼。

封氏身子不好,每逢她有个病痛,英莲下了课就日日陪伴在封氏身边。

要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英莲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封氏一年却有大半年都这病那痛,三年多了,英莲却从没有不耐烦过。

一次都没有,连抱怨都没有出口过。

英莲虽然年少受尽苦难,却仍然以一颗诚挚的心对所有人。

黛玉比英莲出身高贵,容貌才学武功没有一样不比她好,可她日日在黛玉身边,却一丝妒忌之心也没生出来过。

这孩子和陆清一样,其实都是心灵澄澈之人。

区别就在于清儿外放,而英莲内敛。

作为姐姐,她平日里就像一个真正的大姐姐一样,关心黛玉上了习武课身子累不累,劝她不要那么拼命,歇一歇,还会看着清儿多吃些青菜。

而文皎作为英莲的干娘,每个月每个节日都会收到英莲亲手做的针线。

有时候是一方帕子,有时候是抹额,有时候是荷包香袋儿,有时候是鞋袜。

可英莲照顾母亲,做针线,每天还要上课,习武,功课还没落下,脸上却不见什么疲色。

文皎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倒腾出功夫来,每天能做这么些事儿的,还都笑意盈盈。

但自从去年封氏给英莲把亲事定下之后,英莲脸上的笑就一日比一日更薄了。

英莲再跟着封氏住下去,只会让这孩子越来越压抑。

她把英莲救下来,不是想让英莲再回到另一个悲剧里的。

圣上封林海为川陕甘总督的消息,在十月末终于传到了他的任地。

银卫城中,陆溶听完亲兵说了这个消息,一下就跳了起来,抓住这个亲兵胸前的盔甲,问他:“确认是林大人?就是那位做过巡盐御史后来又封了刑部尚书的林大人?”

那亲兵被陆溶吓得咽了口口水,回道:“林总督做没做过巡盐御史小的不知道,倒是以前确实做过刑部尚书。”

陆溶撒开亲兵,在地上激动得转了好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