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心病(第2/2页)

她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堆在一块儿!

不过探春丫头确实……比她更明白事儿些,老太太又惹不起,赵姨娘咂了两下嘴儿,也就算了。

左右银子没到太太手里。

宝玉的银子也没到太太手里!

赵姨娘这么一想,心里就更平衡些。

马上要搬家,她也没空儿多想那些,忙着使唤丫头们装东西,连针头线脑都好好收起来,生怕落下什么。

等过了两日,赵姨娘听探春说,太太让他们去求老太太,让二房几个男孩儿都能继续留在荣府里读书,叹了一声,心里也就不再看太太的笑话了。

再怎么说,探春环儿生了这十几年,太太也没少他们吃没少他们穿,也没对他们下手,好歹都让平平安安的长了这么大,她就该记着太太的恩情。

探丫头虽然亲近太太,也没忘了她这个亲娘,得了什么好的都往她这儿拿来些。

环儿能继续跟着先生上学也是太太的功劳,太太受伤在床,她也没去服侍几日,只能往后多给太太做些针线报答太太。

赵姨娘这么想着,看一个丫头正抱着衣裳要往箱子里头搁,忙“哎呀”一声,站起来说她道:“怎么这么毛毛躁躁的,这可是好料子,小心着些!”

宁国府内,贾珍没了,贾蓉又在众目睽睽下被刑部大人带走,说他有弑父之嫌,府内人心大乱。

尤氏这时候也不顾上装伤心,重赏了十来个作得欢心思浮动的下人五十大板,提脚就全家发卖,好歹让剩下的人都勉强安下心来做事。

宁国府本来四五百口下人,贾珍被抓时卖了一百五十来人,现下又卖了六七十个,只剩下二百不到。

下人少了一多半儿,尤氏反倒觉得办起事来比以往更快些。

家里没了别人,就剩她和秦氏两个,秦氏又将要临产,她虽有主意,尤氏又不敢十分劳累她。

尤氏一个人又要置办丧事,又要收拾东西准备搬家,又要看顾孕妇,又要压服一府的下人,又要打探贾蓉的消息,一个人恨不能掰成七八个使,竟也料理得面面俱到。

王熙凤本怕她支应不过来,百忙之中隔上二三天也抽空来看个一回,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谁知尤氏方方面面都打理得好,王熙凤才知道以前还是小看了这位大嫂子。

京中的消息没那么快传到甘州,文皎这几年又有意和贾家疏远,一向往来甚少。

是以京中林府留守的人虽知道贾府消息,也没当做一件大事快马送信,只等着过年之前一齐送过消息去便是。

甘州城总督府里,文皎正等着迎接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