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争气(第2/3页)

她不是记不住药方,只是当时心思不在药方上,不然她也能说得清清楚楚的呀……

陆清端着茶杯沮丧了一会儿,又想起憔悴不堪的大哥和还在银卫的娘和二哥,想到一家子四个人,娘和哥哥们都在边关杀敌,只有她一个在甘州城躲着清闲,不由得更沮丧了。

文皎和黛玉说着说着话,忽然感觉到另一边清儿心情似乎有些低沉,想到她才见了亲哥哥便又要出城,也不能再去银卫见葛霄,便心内一叹,问道:“清儿怎么了?是舍不得大郎了?”

文皎看着清儿噘着嘴往她身上一靠,立时感觉到肩膀一阵酸爽,没忍住皱眉痛呼出声。

陆清忙从文皎肩膀上弹起来,懊悔道:“太太,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忘了……”

看她急得要哭,黛玉忙从另一边站起来走到她旁边,双手扶着她的肩膀笑道:“你一向心大,我们都知道,娘又没怪你,你怎么急得这样?”

黛玉不说还好,一说她“心大”,陆清便觉得一股委屈从涌上心头,霎时眼中便滴下两颗极大的泪珠,搂着黛玉的腰呜呜哭了起来。

文皎和黛玉都愣了,黛玉忙把她往怀里搂紧了些,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哭,便看向文皎求助。

黛玉不知道清儿为什么哭,文皎也觉得摸不着头脑,欲要问清儿原因,见屋内还有许多丫头婆子,便命她们都先出去,方柔声道:“清儿,你怎么了?有什么事儿和太太说。”

陆清埋在黛玉腰上哭了一会儿缓过神,甚觉得不好意思,抬头见太太和玉儿姐姐都在那里等着她,表情又是关心又是着急,便更不好意思。

文皎看她自己哭了一会儿好了,面上露出羞赧的神色,想要再问问,又想到青春期的孩子是容易多想,自尊心正处于一生中的顶峰,见她无事,便索性不再问了,笑道:“哭花了脸,叫水给你洗脸罢。”

太太不问,玉儿姐姐也不问,还无奈的拿帕子给她擦眼泪,陆清便觉得才刚她的小心思更没理了。

她抿着嘴抹了泪,张口便不说她为什么哭,只小心问道:“太太,我……我想和大哥一起回银卫去……”

文皎和黛玉互相对视一眼,皆不大明白,文皎便严肃道:“清儿,眼看这两日便要起战事,就算是你去了银卫,大郎和你娘都在军中,也顾不到你,便是你和他们同在一城,战事结束前,你也未必能见到他们几面。”

“况且你在那里,他们还要分心担心你,你跟着我一起回甘州,在我身边总比在银卫更安全些,有什么消息,说不定在我身边比在银卫还更早知道。”

“你虽不是我亲生的孩子,却也是我膝下养大,而且你娘去参军之前把你托付给我,若是你拿不出一个一定要去的理由,我是定不许你去银卫的。”

陆清听太太这样说,再扭头看玉儿姐姐也是一脸不赞同,不禁发急道:“太太,我不是闹着玩儿,也不是耍脾气。”

“我是觉得我娘和大哥二哥都在边关杀敌,只有我一个要跟着太太躲到甘州去,既然我娘和韩姨能参军,我想着,想着我也是从小到大习武,我也想去参军,不说什么家国大义的话,就说立些功劳回来,我也不是白长了这么大。”

文皎已经明白了陆清的意思,有些哭笑不得,神色里带了出来笑意,让陆清又着急拽她的衣裳道:“太太,太太,宁远军又没说不许女子参军,太太别笑呀。”

陆清越这么说,文皎越是忍不住想笑,但顾及着孩子的面子,文皎只得拼命忍住,问她道:“清儿,你告诉我,大燕军规,兵士入伍最少要满多少岁?”

陆清愣了神,心里的急躁消退了不少,慢慢噘起嘴儿,红着脸嘟囔道:“十四岁。”

文皎看她这样,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又补充了一句道:“是满十四岁的生日过后。”

她朝陆清点头命她靠近些,忍着疼拉起她的手,笑道:“太太不是不让你去,也不是拦着你参军,实在是你年纪都没到,根本就进不了宁远军。”

“再者宁远军确实没说不要女子,你娘和你们韩姨在银卫城里也都是数得着的人,可她们的年岁都比你大十几二十岁,你韩姨今年二十八岁,你娘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

“我虽在军事上不大通,却也知道战事在即,大燕不缺精兵,断不会招收新兵入伍,也不会让新兵上战场。”

“就算你年纪到了,现在过去,你一看不懂令旗,二又和将士们不熟悉,等这些你都学会人也认熟,仗早都打完了,是不是?”

陆清看了看文皎,又看了看黛玉,低了头有好一会儿都没言语,半晌才应了是。

文皎支撑不住,松开她的手,笑道:“清儿,你今年才十三,还是八月份的生辰,算来才满了十三周岁一个多月,连及笄都没到,在我心里,你和玉儿还都是孩子呢。”

“若你今年已经十八·九岁二十了,说想去参军,我自然不拦你,你有那个本事能让宁远军众人都心服,我和你老爷,还有你娘你哥哥们都会替你高兴。”

“现在你既然还是孩子,就算到了银卫也不能参军,也做不了什么,就安心和我一起回甘州,起码不让你娘和你哥哥担心,好不好?”

陆清点点头,到底觉得不好意思,便站起身捂着脸道:“太太,玉儿姐姐,我先回屋子看着她们收拾东西,玉儿姐姐,你好好照顾太太。”

她说完行了一礼,便到门口拿起斗篷就走,文皎想叫她洗洗脸再走都没来得及说。

好歹已经把陆清这孩子说通了,文皎才松了口气,便看见黛玉抿着嘴慢慢坐到她身边,一看便知是有事。

文皎暗暗叹了一声,头一歪靠在黛玉肩膀上,笑问道:“玉儿又怎么了?”

现在黛玉的身量现在比文皎高了一寸多,文皎又累得坐不直,便正好可以将头枕在黛玉的肩窝处。

黛玉小心翼翼坐得更直了些,好让文皎靠得更舒服,只稍微犹豫了一下,便轻声问道:“娘,你方才说等清儿长大了,她想参军便让她去参军,这话是真的?”

文皎舒服得轻哼出声,听见黛玉这么问,大概知道她担心的是什么,笑道:“自然是真的,难道你当我就是哄哄清儿?你也不想想,我什么时候为了哄你们说过虚言?”

黛玉一笑,轻轻点头道:“娘自然是没说过的。”

文皎便略抬起头看了看黛玉的表情,又问道:“玉儿问这个,是不是也有往后想去参军的意思?”

黛玉并没立时回答,而是认真想了一回儿才道:“只是有些想,但还没想明白,我觉得习武甚是有趣,却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得了军中生活吃得了这个苦,也不知道我面对战场上惨状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