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不甘(第2/2页)

长媳没了,还得罪了长媳娘家,二儿子媳妇王氏之兄长却日渐出息,一步步从五品,走到四品三品,又成了从二品直隶提督。

次子媳妇得了一儿一女,儿子贾珠也是读书上极有天分,女儿元春不但生日是元月初一,和老国公一个生日,还样貌极佳。

一面是不亲近的长子,人没出息不说,还得罪了好好的助力,一面却是膝下养大的次子,岳家蒸蒸日上,得了两个孩子,也都是好苗子。

再加上长子媳妇没了,家里都是次子媳妇帮着管家理事孝顺,贾母的心自然是一日比一日更偏,终于让长子搬到东院去住,又次子和次子媳去住正院荣禧堂。

贾母看好的二房孙子贾珠确实出息,和女婿林海一样,十四岁就进了学,靠着秀才的名头,还娶到了国子监祭酒家的姑娘李氏做媳妇。

偏生贾珠十七八岁上也一病没了,独留下李氏和她腹中的胎儿。

遍数宁荣二府,宁府不必说,荣府也只有贾珠一个还能在读书上有点出息。

如今这个指望也没了,贾母没奈何,当年舍不得送女儿,现今却只得把孙女元春送到宫中去挣前程。

才送了元春入宫没多久,便有了义忠亲王谋反之乱,忠节亲王忠怀亲王也都俱身死命陨,连带妻子儿女都没能活命,一人只剩下一位郡主养在宫中。

贾母才庆幸幸而当年没把贾敏许给皇家,就得来扬州的传信。

贾敏一病归西,身后只剩下一个小女儿黛玉。

那时贾母整夜整夜睡不着,心想她这一辈子,未出阁时不算,出阁嫁到贾家,服侍公婆丈夫,生儿育女,管家理事,样样都无愧于人,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怎么就这么没福?

长子一生下来就被婆婆抱走,襁褓之中都没见到几面,好像这个儿子是给婆婆生的一样,她想见儿子,就有几日都不好过。

和长子离了心,看重的孙子媳妇才有了身孕,却叫她白发人送黑发人。

狠心把孙女送到宫里去,女儿却忽然没了……焉知不是上苍给她的报应?

女儿没了,她把她的外孙女接来过了没有一年,圣上便给女婿赐下一桩婚事,乃是皇后娘娘娘家的亲妹子,又把外孙女带了去。

女婿再婚后,贾家和林家的关系一下就淡了,她想见黛玉一面不知多难。

幸而苏夫人虽对贾家冷淡,待黛玉却着实没得说,请御医把玉儿身子调理好了,还从宫中请了嬷嬷教养。

自从林海娶了苏家姑娘,这也就七八年的功夫,他先是立下功劳成了刑部尚书,后破了几件大案,得圣上信重,调任川陕甘总督。

任总督三年,又立下大功,现封为楚国公,乃是四位国公之首,眼看从今往后,满京城的夫人太太,几乎都要以苏夫人为尊了。

而贾家虽有娘娘在宫里,却一年比一年更败落。

自听到这消息已过去了一个多月,贾母还是缓不过精神,一想到她的敏儿,便觉得心如刀绞。

怎么过上这好日子的,偏不是她的敏儿!

苏夫人自然是家世高贵,皇后亲妹公府之女,可她的敏儿也是公爵嫡女,不差什么!

再论起才学品貌,苏夫人哪里及得上敏儿的一根手指头!敏儿可是正经照着大家子嫡女的规矩养大,苏夫人小时候学的什么?都是服侍人的东西!用这些大家子姑娘不屑的温柔小意,笼络得女婿忘了贾家!

是了,苏夫人从前不过是苏家的一个丫头,不知得了什么好运,让皇后娘娘信重,才得了这么一桩好婚事,其实也不过是捡了她敏儿的罢了!

若是她的敏儿还在,哪里轮得到她呢……

她若真是公府嫡女,哪里会给女婿做继室?只不过敏儿命不好,没赶上女婿飞黄腾达……

想到此处,贾母不禁又开始抹泪。

服侍的丫头劝了半日无法,只得找大太太的找大太太,找二姑娘的找二姑娘,还有一个急着找人出府,去把成了家的鸳鸯叫来。

本来还是二奶奶劝着最好使,可惜二奶奶怀胎不稳,日日吐得死去活来卧床不起,二爷吩咐谁也不许惊了二奶奶,二奶奶出个三长两短,一律打死不论。

现今府内都是二爷二奶奶当家做主,丫头们就算不听老太太的,也不敢不听二爷二奶奶的,谁也不敢去打扰二奶奶养胎。

丫头们死活把邢夫人劝了来,邢夫人听老太太哭诉了一个月,再怎么样也烦了,又拽上了迎春一起过去,指望这个女儿多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