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月蓉(第2/2页)

薛夷光很想说这牵扯到社会分工的问题,若是社会分工井然有序,像后世一样有托儿所,有养老院,这都不是问题,但是这在大魏显然实现不了,先不说孩子的问题,就是在后世,一些老人的观念还是被送去养老院是丢人的,说明家里的孩子不想养他们了。

老人认为被送去养老院是会被人嘲笑的,很多事情都要经过一个过度,一些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才能接受一个新兴的事物。

“不可能所有的女子都会被家里允许出来做工。”薛夷光说道:“不说那些有孩子的妇人,就说那些年纪稍微大些的姑娘,能让这些人成为女工,各地都将繁华许多。”让所有的妇女都出来工作,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薛夷光从来都没做这么不切实际的梦。

“诸位也听说我在苏州办了学院,其实大家也都可以试试,女子若都有了工做,对一个家来说也是件好事,利国利民。”薛夷光接着道,之后她又围绕思想解放和理工科的问题说了不少,当然薛夷光知道这些只靠说说都是徒劳,现在的官员并不明白理工科的重要性,但是薛夷光也不气馁,她需要将这个思想先渗透到大魏的方方面面,以后提出教学改革的时候才能被世人接受。

和于清平等人的交谈,也让薛夷光收获不少,能做到封疆大吏的官员都不是浪得虚名的,这些人对国家民生都有自己的见解。

另一边的月蓉,谈了一晚上的筝,直到薛夷光被众人簇拥着离开,都再没有机会上前,正当她彻底失望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迎来了转机,她再次见到了永嘉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