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平衡术特异独行(第2/5页)

刘悦薇深知人心,你嫁妆多了,她嫉妒你,你少了,她看轻你。二者相比起来,刘悦薇决定让她们嫉妒去吧。

前面几台虽然轻,分量却最重。刘悦薇在京郊的地方给郑晗珺买了个两百亩的小庄子,花了好几千银子。郑太太当日看到这嫁妆单子后,立刻又补了五千两。儿媳妇虽然大方,女儿的嫁妆也不能都让儿媳妇贴钱。

除了田庄,有三台是章郡王府给的聘礼里头的古董摆件,刘悦薇自己也加了三台摆件进去,里面有很多都是宫里赏赐的,或者是皇家专用的物件。

郑家出了个状元,也能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了,刘悦薇让郑颂贤给妹妹准备了几箱子书。郑颂贤把自己从小到大读书的单子列了出来,让家里人去按着单子采购。除了新书,他自己小时候写的许多读书笔记,他又重新誊抄了一份,塞进嫁妆里面。刘悦薇还让他把自己中状元时的文章重新写了一份,放在里面图个吉利。

再后头就是郑晗珺的嫁妆首饰,金的银的玉的,一个七层的妆匣子塞的满满当当。

然后是家具、箱笼、被褥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姑娘家的嫁妆包罗万象,大到田庄宅子,小到一根针,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几乎把女儿一辈子的花销都包括在里面了。

郑晗珺的嫁妆郑家出了有两万银子,再加上章郡王府的聘礼,总价有两万多两银子。

这份嫁妆,别说嫁入郡王府,嫁入亲王府也足够了。

刘悦薇给郑晗珺留了三千两压箱,其余都买了东西,又实惠又好看。

郑晗珺在京城住了一年多,起居用度和京城这边的规矩已经完全融合。虽然她并不避自己是青州来的,但第一次见她的人,在她身上已经发现不了一丝一毫的外地人特征了。

郑晗珺论长相不如刘悦薇,毕竟刘文谦比郑老爷长得好。但她们姑嫂各有特质,刘悦薇身上多了一股郡主的威严,还有她历经两世桑仓的一份洞悉和淡然,似乎什么事情到了她这里,都能谈笑之间就解决掉。郑晗珺眼神更灵动一些,里面带着更多的憧憬和希望。

郡王府的规矩和生活习惯她已经知道的清清楚楚,汉阳县主虽然比弟弟大一些,但她婆家正在守孝,反倒要等两年再成亲。有她在,多少也能照顾一下弟媳妇。不然章郡王府里那么多姨娘妯娌,郑晗珺应付起来也够呛。

嫁妆清点完毕,刘悦薇开始发帖子。郑家嫁女儿,还是嫁入章郡王府,肯定要大宴宾客。她娘家的人,郑颂贤的同窗和同僚们,一个都不能少。

因太子已经定下,京中的气氛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除了孙家和周家不敢走的太深,其余家庭刘悦薇大多都在走礼。光是写帖子,就写了一整天。

日子飞一般往前走,一眨眼就到了郑晗珺出嫁的日子。

青州那边,虽然郑晗珺不在,郑家依旧办了酒席。不是为了收礼,而是为了告诉大家,郑家唯一的女儿出嫁了。因为嫁的远,提前到京城去备嫁。

大伙儿都能理解,该吃酒席吃酒席,该送礼送礼,帮着郑家把这场嫁女事儿张罗过去。

京城这边的长乐郡主府,那就是实打实的嫁女了。

郡主府提前几天就忙活开了,那么多客人要来,酒席、迎客,样样都不能马虎。刘悦薇现在又不怀孕又不奶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力操办。

她先去别人家打听了京城这边嫁女儿的规矩,提前把该准备的准备好。又把家里所有大小管事们都叫过来训话,大姑娘出阁,这一天办好了,一人多发一个月月钱,要是因为有人当差不仔细出了岔子,那就要受罚了。

吴管事这些日子简直是把脑袋提在手里,每天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恨不得长八只眼睛来看着府里这些人。

正日子当天,刘悦薇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她把自己收拾的利利索索,然后去偏院把郑晗珺从被窝里捞了出来。

郑晗珺昨儿晚上被嫂子拉着讲了半天的男女人伦之事,羞得半夜才睡着,这会子还迷迷瞪瞪的,“三嫂,我还没睡好呢。”

刘悦薇笑道,“今日要做新娘子了,马上就要上花轿,快别惦记睡觉了。”

郑晗珺顿时睡意全无,刘悦薇把她塞进浴桶里,和婆子们一起动手给她洗了个澡。

刚穿好衣裳,头发还没擦干呢,魏氏来了。

郑太太不在,魏氏自然要来帮衬,她把刘悦妍也一起拉了过来。二公主今日把驸马打发去章郡王府吃喜酒,自己到郡主府这边来帮忙。

郑晗珺没有姐妹送嫁,刘悦蓁就带着兰姐儿在房里陪着。

郑颂贤在前院迎接男客,整个郡主府虽然忙碌,各人的差事提前都说好了,也不会乱。

等赵宏俊来迎亲时,郑晗珺终于意识到自己要出嫁了,哭着辞别兄嫂,被三哥背上了花轿。等上了花轿,后面带着几十台嫁妆,被章郡王府一路吹吹打打接走了。

女儿被人接走,女方这边的气氛就会低迷很多。刘悦薇让戏班子和说书的都忙活开来,今日上官灵犀亲自上台讲故事,一众老少爷们听得津津有味。

往常他们去的都是大酒楼,没想到长乐的小酒楼里的大掌柜还怪有意思。那天桥底下说书的,戏楼里讲故事的,大多都是些糟老头子,似上官灵犀这等长相好看的青年人确实不多,要不是他有个硬靠山,那些好南风的权贵之人说不定都会把他弄回去养着。

吃过了晌午的酒席,客人们陆陆续续都散了,来帮忙的也都走了。

郑颂贤有些落寞,他唯一的妹妹嫁人了。以后一辈子的路那么长,他们这些娘家人,只能在大事上帮着说说话,许多生活里的矛盾和问题,还是需要她自己去解决。

郑晗珺从出生开始,基本上就没受过委屈。郑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人家,在青州也还能说得过去。郡王府门第高,妹妹去了,虽然没有人敢欺负她,但肯定也要守着重重规矩不得自由。

郑颂贤又叹了口气。

刘悦薇安慰他,“三哥,等妹妹回门,咱们多问问。咱们家离得近,四伯娘对一群庶子媳妇一向端的平,还有汉阳在呢,妹妹不会受委屈的。”

郑颂贤嗯了一声,“我晓得,娘子这些日子辛苦了。”

刘悦薇明白他的意思,“不辛苦,我和妹妹好,娘把妹妹托付给我,都是我该做的。三哥,你所忧虑,无非是四伯父家里儿子多,还有一群姨娘。他们兄弟几个,除了世子,其余都要靠自己奔前程。那群姨娘和妯娌们,就更不足虑了。世人多浅薄,以财势论人。以后咱们多加把劲,三哥把差事当好,我和表姐一起把金缕阁开好。只要我们两个好好的,妹妹在郡王府就能屹立不倒。等过个几年,妹妹有了儿女,妹夫有了差事,也就不用咱们再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