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立功劳翻查旧案(第4/4页)

沛哥儿见他爹只顾着看他娘,立刻急了,在他爹脸上亲了一口,“爹,你回来啦。”

郑颂贤扭头在儿子脸上亲一口,“沛哥儿乖,想不想爹。”

沛哥儿的声音十分响亮,“想,娘也想。”

此话一出,刘悦薇顿时红了脸,旁边的丫头婆子们都跟着捂嘴笑。

刘悦薇忙道,“三哥,咱们进屋说话吧。”

一家三口进去了,云锦进屋送了茶水,然后也出来了。

郑颂贤让儿子坐在自己腿上,拉着刘悦薇的手道,“娘子,我也想你。”

刘悦薇又红了脸,“三哥快别说了,我让人给你备水。”

说完,她叫了云锦进来吩咐道,“让人给郡马备水,厨房也动起来。”

一家三口说了一会子话,刘悦薇带着郑颂贤去耳房洗漱,亲自给他搓背,看到他腿上有一块疤痕,心疼的仔细摸了摸,“三哥,这是如何受的伤?”

郑颂贤笑道,“无妨,就是被木头刺了一下,都好了。”

刘悦薇难以想象这么大的疤痕当时出了多少血,见他不说,她也不再多问。男子汉大丈夫,想挣前程,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她懂他的心。

郑颂贤洗漱干净后,换上了新衣裳,和妻儿一起吃了顿团圆晚饭。

吃过了晚饭,沛哥儿拉着他爹教他写字,刘悦薇洗漱过后,坐在一边做针线活,偶尔抬头看一看他们父子两个。

等夜深了,沛哥儿熬不住,自己先睡了。

郑颂贤把儿子放在床的最里面,盖好被子。他看了一眼屋里全新的帐幔,火红的颜色刺的他心头跳得也快了几分。他出来坐到刘悦薇身边,拉起她的手亲了一口,轻声说道,“娘子,夜深了,咱们歇着吧。”

刘悦薇红着脸放下了手里的针线活,笑问他,“三哥,云南的姑娘美不美?”

郑颂贤把她揽进怀里,“比起娘子差多了。”

刘悦薇捂嘴笑,“三哥这样坚贞,可以立座牌坊了。”

郑颂贤磨了磨牙,拉起她的手按在早就蓄势待发的郑小贤身上,“我不要牌坊,我就要娘子。”

刘悦薇立刻把手抽了回来,郑颂贤一把抱起她进了里屋。

夫妻分别一年再相聚,自然有一番浓情蜜意,不必赘叙。

郑颂贤和五皇子在家里歇了一日,等第三天大朝会,一起起个大老早去上朝。

皇帝十分高兴,当场夸赞了五皇子一番,把三皇子和四皇子嫉妒的心里直冒酸水。老五个奸鬼,云南边境那等穷地方,他也能做出功劳来。等下次再有了这等好差事,定然不能让他抢先了。

口头夸赞也没用,皇帝也没问五皇子的意思,直接把宣郡王调去了兵部任职,也没有具体的职位,只说先学着,享受三品待遇。但明眼人都知道,兵部右侍郎老了,随时都会卸任。

郑颂贤也从六品修撰变成了五品翰林供奉,二十二岁的五品官,还是在翰林院这等清贵之地,可不多见。其余去的人,多少都有封赏。

六品变五品,最重要的不是官的大小变了,而是以后可以每天都来上朝了,大朝会的时候,也可以站在殿内。

多少人一辈子都卡在五品上面,再也上不去了。郑颂贤这么年轻就做了五品,将来不出意外,肯定大有前程,翰林院的一赶同僚们顿时都对他侧目起来。

有五皇子珠玉在前,郑颂贤倒不打眼。下了大朝会,依旧老老实实去翰林院。

临走前,他看了五皇子一眼,五皇子给了他一个莫要担忧的眼神。

五皇子没有直接去兵部,而是去上书房找皇帝。

皇帝奇怪,不是才给了调到兵部去了怎么又来了?难道对封赏不满意?皇帝的意思是想升他为亲王,但封亲王的事情也不能在大朝会上随口吐露出来,还要和中枢大臣们商议呢。

儿子来找,皇帝总不好把他撵回去,让人带了他进来。

五皇子磕头行礼谢恩。

皇帝问他,“你有什么难处?先去兵部学一阵子,等过几天父皇给你封个亲王。”

谁知五皇子继续磕了几个头,“父皇,儿臣不要亲王之位,儿臣想求父皇一件事情。”

皇帝见他这样,正色问,“发生了何事?”

五皇子道,“父皇,儿臣恳请父皇,重查当年陆家案,换陆家一个清白。”

皇帝放下了朱笔,“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五皇子的声音没有一丝颤抖,“儿臣知道,儿臣求父皇开恩,还陆家一个清白,还母妃一个公道。”

皇帝沉默了片刻后道,“陆家案是先皇定的,你这是让朕做个不孝之人吗?”

五皇子继续磕头,“父皇,如果可以,儿臣连郡王位也可以不要,求父皇开恩。”

皇帝的声音冷冰冰的,“在你眼里,朕给你的王位,比不上陆家的清白是吗?在你眼里,陆家一定就是清白的是吗?”

五皇子没有抬头,“父皇,为了母妃,儿臣愿意丢掉这王爵,有朝一日为了父皇,儿臣可以丢掉性命。”

这一句看起来似是而非的话,却忽然让皇帝心动了一下,他想起当日刘文谦和李太后吵架时说的话,如出一辙。

皇帝沉声道,“你起来罢。”

五皇子抬头看着他,“父皇。”

皇帝继续批折子,“此事牵连甚光,朕不能说动就动,你先回去。”

五皇子听着话的意思是有门,立刻不再啰嗦,行礼后就退下,然后去了兵部。

皇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儿子,你说他重情吧,他大多数时候都冷冷清清的。你说他寡情吧,他为了陆家一个名声,可以不要亲王之位。

但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皇帝内心还是受到了触动。他知道,对绝大多数皇族子弟来说,亲王的爵位非常具有诱惑力,为了这个爵位,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拿去翻一桩陈年旧案,似乎有些不划算。

可五皇子就这么做了,太上皇当年查贪腐,莫名其妙陆家就被抄家夺爵,流放的流放,回老家的回老家。

陆家祖上是从军的,后来弃武从文,陆妃的爹是风流一时的探花郎。陆家人不仅聪慧,而且极善经营。陆家自己挣来的钱都花不完,怎么会去贪那十几万两银子。

五皇子不服气,他觉得外祖父不是那等眼光短的人,这中间肯定有原因。他要为陆家翻案,为母妃讨回个公道。如果陆家真的贪污了,他以后挣更多的钱来弥补,请求父皇给陆家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陆家没贪,他就更要为陆家洗冤了。

过了一阵子,皇帝忽然拿下几个人,彻查中原几省税收案,这一查,就查到了当年临死都不肯认罪的陆侯爷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