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公元前590年(第3/3页)

听说了这个消息,古尔温最感担忧的是伊南的处境。明明她是米底国王的亲妹妹(古尔温的妻子始终信守了女官们发誓要保守的秘密),却依旧无法阻止米底国王的野心。

“从现在起,我们做几手打算。”

伊南开口时,心里已经有了成算。

“第一件,调兵遣将,与米底王国的边界处补防。”

“第二件,前往希腊,招募雇佣兵,这些雇佣兵一旦到来,就请他们给本土士兵讲解米底等国的最新骑兵和攻防战术。本国也需要一直能够与对手匹敌的骑兵。”

“是——”

这项决定倒也一定程度出乎古尔温的意外。此前他从未意识到新型骑兵对于巴比伦王国的威胁,但听王后说得郑重,古尔温猛醒:既然王后说要这么做,那么他们就应该这么做。

希腊人那里,巴比伦人确实有很多来往沟通的渠道——之前为了修筑巴别塔就曾从希腊雇佣了很多工匠,通过他们牵线搭桥,邀请懂得军事的希腊人和雇佣兵入境,不是什么难事。

“第三件,多丽,去将王国全境的地图取来。”

多丽应声去了,回转时捧了巴比伦王国全境的舆图过来,在王后和重臣们面前铺开。

这幅舆图,是在撒尔登位之后,请了专门的工匠实地测量,在前人舆图的基础上绘制的,是当今巴比伦王国最为准确的一幅舆图。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最窄处是在哪里?”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这两条母亲河河宽水深,是两河流域的天然屏障。但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敌人绕到巴比伦国土的北面发起进攻,越过底格里斯河,从两条大河之间的开阔土地发动进攻,派遣骑兵,沿着平原直冲而下。

古尔温顿时上前,伸手比了一个地点;

伊南一看:认得的,老地方——西帕尔。

西帕尔附近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最为接近的地方,两条大河最窄处大约只有100公里。

伊南想了想,果断决定:“大量雇佣国内的工匠和民夫,在这个位置修筑一条用于防御骑兵的城墙——我们不妨称它为:米底长城③。”

古尔温一听就觉得这个名字很不错:它就是建来防御米底人的长城,但是也可以解释为:下令建造者是出身与米底的公主,以公主的生身之地命名,以提醒蠢蠢欲动的米底大军,两国可是有联姻关系的盟友。

总之一切遵照先礼后兵的原则——

这时古尔温小心翼翼地询问:“王后,您看,要不要去一个边缘行省,征发一些奴隶来修筑这座‘长城’?”

伊南忍不住扯了扯嘴角:奴隶?她在一千多年前已经着手解放奴隶,现在又怎么可能踩着大步子倒退呢?

“不,我不需要强制劳役。”

“我要在巴比伦的土地上,人人都劳有所得,并且能在劳动中,增长见识,结交友人;我要人们视为王国出力为为自己出力,他们从这项高尚的活动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古尔温,你难道忘记了……”说到这里,伊南拖长了声音,没有再说下去。

古尔温恍然大悟,伸手重重地一拍额头,心想:瞧他这记性,这么多年过去,他竟然完全把这“吃软饭”的事儿给忘了。

王后哪里需要征发什么奴隶?她有的是钱,如果需要,她可以撒钱给所有的巴比伦人,请他们出力来修筑长城,保全国土。

可是巴比伦人也并不是什么唯利是图之辈。只要他们知道这是为了保家卫国的必要之举,定然不会计较得失报酬。

事情就这么都定下来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全巴比伦的官员们按照这个方略,分头去安排。

臣子们退下,伊南则命多丽和古尔温稍留。

“多丽,你以前提过,我有一个‘侄女’,嫁去了安善对吗?”

多丽点头称是:她知道伊南指的是米底王国的另一位公主,是阿斯提阿格斯的女儿,嫁去了安善王国,现在已经生了一个名叫库罗什的男孩。

安善是米底王国的一个附庸国,安善国王个性和软,对米底王国从来都说一不二。

“古尔温,”伊南转向王国的枢密大臣,“你安排合适的人去安善,我要派人保护我的这个侄外孙。”

古尔温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点头应下,立即着手安排,去保护王后的这位年幼的“亲戚”。

待古尔温走后,伊南才告诉多丽:“你让尼娅盯一下这件事,等到古尔温全部办妥,我们在安善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这小家伙的时候,你派人去米底王庭,想办法提醒米底国王陛下——”

“米底的公主,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