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3/4页)

王子腾又能有什么办法?

他向来不喜欢薛姨妈这个性子软弱的妹妹,也不愿为这个妹妹浪费精力。

但王子腾对王子胜这个大哥有些愧疚,大哥都写信求到他面前了,他也不能如以前一般视而不见,只能给这一家子想条出路。

他想起薛家家主以前与他信件往来的时候,曾经提起儿子不成器,女儿的资质却相当不俗,若是生为男子,只怕不比自己差的话。

于是没多久,他便直接给兄长去了一封信,让他好好培养这个侄女,母亲兄长都不成器,便只能靠她这个女儿了。

不说让她担负家业,至少培养好后,以后可以嫁入高门,也算为她的母亲和兄长多了个保障。若是真的出色,等这个侄女儿长大,他直接将人送进宫里不也是条好出路?

王子胜虽然疼惜妹妹,对这个没怎么接触过的侄女儿却没什么感情,所以见了弟弟建议,便毫不犹豫地转告了薛王氏,并直接将夫人身边那个宫里出来的嬷嬷调到了侄女身边——

“你母亲兄长的未来,便看你如今努力的程度了。到底是想要成为宫妃,或是嫁入高门,过人上人的生活;还是嫁给门当户对之人,眼看着母亲兄长落入泥潭,都看你了。”

原本还沉浸在父亲去世打击之中的薛宝钗听到这话,当场吓傻了,等想明白了这话的意思,立刻噙着眼泪,泪汪汪地开始跟着嬷嬷学习她能学习的所有。

琴棋书画诗酒茶,管家女红看人心……

她就像是个不知疲倦的机器,急切地想要抓紧每一瞬,试图将这世间的所有知识都往自己的脑子里填。

薛宝钗小小年纪,还是个肉嘟嘟的没抽条儿的小女孩儿,却因为担负起了一家三口的未来,而慢慢失去了所有童心与爱好,连脸上的笑容,也越发规矩僵直,没有一丝小孩儿活气。

薛姨妈不忍儿子受苦,便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受累——

能者多劳,女儿既然有这方面的天赋,又没被人拿着鞭子在屁股后面追,而且她自己看起来也挺喜欢,她好像也没必要去阻拦……

薛蟠倒是心疼妹妹,可他一见到舅舅就害怕,更不敢违逆舅舅的意思,只能时不时从街上买些小玩意儿送给妹妹,希望她能多笑笑,能轻松一点儿。

等到赵姨娘再次生产,且生了个儿子的消息从京城传来,距离薛家家主离世也有好几个月了。

与这个消息一并传来的,还有贾敬之妻怀孕的消息。

还有元春的未来,也在各方拉锯之下,终于定了下来——

明年小选,送元春入宫。

贾敏从母亲写来的信件中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惊得打翻了桌上了砚台。

“王家疯了吗?怎么能让元春小选入宫?”贾敏不敢置信地将信件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可上面的文字没有一丝改变,“元春好歹是荣国府嫡长孙女,就算入宫也该走大选,王家怎么敢如此羞辱荣国府?”

林如海听了,表情也不太好看——

任谁亲戚家出了一个伺候人的宫女,面儿上也不可能好看。

若是对方家境贫寒,只能入宫求活倒也罢了,可元春却出身荣国府,根本就没必要进宫走这一遭!

林如海嗤笑一声:“那王子腾只怕一心想要将元春送进宫里搏富贵呢,可惜皇上不是个贪恋女色的,登基好几年了也一直没说要选秀,偏偏元春的年纪一日大过一日,眼瞧着就要错过选秀的年纪了,王子腾可不就急了吗?”

元春今年十六,虚岁十八。

而皇家选秀有明确规定,秀女年纪一般都在十三到十七之间。

可今年皇上不选秀,下一届就要拖到三年后。

三年后,元春就算是实岁,那也十九了,根本就没有入宫的机会了。

王子腾想要将元春送进宫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就这么放弃,他如何甘心?

只要他不放弃让元春入宫的想法,元春入宫的结局就无法改变。小选入宫,自然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贾敏面色阴沉:“母亲怎么连让元春小选入宫都能答应?若是消息传开,贾家的姑娘以后还能找到好人家吗?”

可老太太又能怎么办呢?

贾政管不了王氏,也不敢与王子腾争论;王氏满心满眼都是皇家的富贵,对兄长的决定那是恨不得双手双脚都抬起来表示赞成。

若是元春不愿入宫也就罢了,可她却对王氏的话言听计从,老太太就算想要阻拦,对上元春乞求的眼神,也只能放弃。

人自己想要往宫里钻,觉得自己入宫一定能登上高位,她一个老婆子,何必去阻拦别人的前程?若是阻拦成功,这孙女岂不是要恨自己一辈子?

元春以前在老太太身边的时候,还算通情达理,可等回到王氏身边后,便被教养得没了脑子,老太太也是心累,早就不想管了。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贾敏倒是想要劝劝元春,但她如今远在金陵,通信不便,能说服元春的几率几乎为零。又想到自己与王氏的恩怨,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只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贾敏的心情都不怎么好。

等从其他人口中知道,王家竟然在薛家嫡女身边放了个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后,贾敏对王家的观感那是蹭蹭蹭地往下掉,哪怕在宴会上遇见了王子胜的妻子,也会装作没看见,根本懒得搭理她。

这王家若真觉得入宫是好事儿,怎么不将王家姑娘送进宫?

林柳知道这事儿已经是很久之后了,她这段时间与季崧一直忙着布庄的事儿,就算是每日早上的请安都来去匆匆,根本没时间打听这些八卦。

等到他们之前买来种棉花的土地终于开花结果,那雪团儿似的棉花被采摘下来,运送到各处布庄与织户手中,一切都走上了正轨,林柳才有了空闲时间,也才知道了这些消息。

不过就算是知道了,林柳也没那么多时间关注这些消息了。

因为猫寿的抓周宴,马上就到了。

猫寿的性子与他的几个哥哥完全不同,打从出生后就一直非常安静,是个非常好照顾的孩子。

虽然看着瘦弱了些,但几乎每日都与黛玉待在一起,倒是没怎么生病,也能算是个健康小宝宝了。

不过在抓周的时候,他就显露出了活泼本性,竟然绕着软塌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最后甚至抓了把小金刀在手上,并对软榻上放着的其他物件儿不屑一顾。

宾客们见了不免笑他,一向书香传家的林家,以后只怕要出个大将军了呢。

林如海并不生气,反倒高兴得很——

能做将军,至少得身强体健不是?

抓周宴过后,林家并未闲下来,反倒愈发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