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鲥鱼(第2/5页)

县官不如现管,她主理了小选之事,向内务府展示了她的精明不好惹。

现在皇后又进一步委以重任,内务府多会看眼色,绝不敢再跟她扯皮。

她自入宫后,虽位份摆在这里,无人敢欺,但却也饱尝世态炎凉:先是纯妃封妃待遇越过她,再是嘉妃也后来者居上。

宫里的人都像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非常敏锐的体会着宫嫔们的地位,然后给予相应的态度。

不会怠慢不代表热情恭敬。

娴妃望着高远的天空。

九年了,自己也蛰伏的够久了,再这样沉寂下去,只怕宫里超过她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娴妃的分量会越来越差。

可她天性如此,让她去跟皇上撒娇或者做小伏低她都做不到。

况且比起宠爱的缥缈善变,她更爱实在,比如太后的看重,比如,现今皇后的倚重,协理后宫的权柄。

这才是握在手上的,靠自己本事挣来的。

这九年来,她看似避世,其实十分注意,一步也不肯错。自重身份,不生事却也不怕事,在后宫毫不结党。

她知道皇后都看得见。

而在纯妃嘉妃渐渐不安分的如今,皇后终于开始放权用她了。

娴妃又想起了贵妃的笑容。

“你说十年后,我与贵妃的路,究竟谁是对的呢?”

随画愣了下,没有反应过来主子的意思。

娴妃却自己摇摇头,目光流露坚毅:“无妨了,我也走不得她的路。既如此,我就要将自己的路走到最好。”

那个贵妃之位,原就该是她的。

正如潜邸的那个侧福晋之位。她虽然比贵妃晚一步入府,但终归要是她的。

--

一旦适应了,会发现宫里的日子过得很快。

高静姝觉得,也就是旁观了一次小选,又听了几场戏,时间怎么就迅速的划到了四月底。

今年新做的春装都还有一大半没上身,天儿就热的要开始穿夏装了。

果然无论三百年前,还是三百年后,京城都是没有春秋的,不是冷就是热。

中间值得一提的事,不过是高静姝在小选过程中,见到了三叔四叔家几个堂妹。

从大选骤然掉到小选,这几个姑娘都面色惨淡,然后又因这惨淡被剔除了名额。柯姑姑作为带头挑选备选宫女的姑姑,表示身子不好怎么能进宫伺候贵人,全部不曾留用。

跟旁的落选人一样,一人十两银子打发出宫。

且不提三房四房是如何在家里痛骂高斌父女的,反正高斌本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倒是多用了一碗饭。

--

五月初。

和敬公主抱了一个花样子图册来给她看:“贵娘娘,这是我舅舅托人从江南巧思坊弄来的新鲜花样,江南那边的衣裳果然跟京里不同,更加风流婀娜些。”

身形初显的少女,更喜欢江南的衣裳。

她分享过后又叹气道:“听说江南那边,便是满蒙八旗的夫人小姐,也时兴穿汉装呢,可惜咱们在宫里,肯定是不成了。”

高静姝笑道:“不着急,皇上早晚要效仿圣祖南巡,到时候到了江南,肯定会许你穿汉装的。”

两人并头选了几个花样要交给绣房,然后和敬又道:“对了,和婉妹妹要入宫了,到时候我带她来找贵娘娘玩。”

和亲王的嫡女被皇上破例封了和硕和婉公主,还命送入宫中养育。

和亲王儿子好几个了,女儿却就这一个,很是闹了一番脾气:谁不知道清朝的公主,多半是要去和亲的。自己的皇上哥哥肯定是因为唯一的公主是皇后的独女,不舍得送去跟蒙古和亲,所以拿自己女儿去填数呢!

可圣旨已下,和亲王再闹脾气,也不敢不听。

只能继续加倍纨绔,在京城里横冲直撞给皇上惹事来表达抗议。

皇上也不理会,随他去闹。

于是和亲王近来简直变成了京中怪谈,人人闻之变色。各府都警告自己家的纨绔:离和亲王远点,他疯了。

高静姝越发觉得清朝女儿难当,不光公主竟连郡主也跑不了政治和亲,于是点头:“好啊,皇后娘娘忙大事,你只管带和婉过来玩。我还跟猫狗房定了一只波斯猫,刚满月呢,说是过几日就抱来。”

和敬眼睛一亮:“那可好了。”

皇后极爱洁净,连鸟雀也不喜欢养,更不会养猫狗了。

和敬公主走后,木槿并腊梅春草三个人一起,才搬来了贵妃的全套朝服,摊开在西暖阁的临窗炕上。

“奴婢们已经检查过,朝冠与朝服上的珠子并无缺损,服面也无勾破滑丝,倒是娘娘看看这金约和领约是不是该再送去炸一炸颜色。”

“不必了,横竖就穿一日。”

大选按着先满蒙后汉的规矩进行,最后一日,所有中选的秀女都要再次齐聚给太后、皇上皇后磕头。

那一日,后宫各主位娘娘也得去坐一坐当背景板,让新人认一认。

贵妃检阅完毕,木槿等人又要再把朝服原封不动的扛出去。

紫藤端上茶来,忍不住不平道:“真是欺人太甚,明明娘娘已经在宫里为贵妃,大房三房还是要把女儿往里塞,好容易老爷将三房按住了,大老爷却不肯罢休!”

“侄女在宫里,哪里有自己女儿在宫里来的强呢?”高静姝喝了一口清香扑鼻的九曲红梅茶,倒是很理解自己大伯高麟。

听说他日常被自己亲爹气的跳脚。

夏日喝梅花茶,格外显得清冽。

“何况大伯跟我阿玛都要撕破脸了,自然怕我在宫里给皇上吹枕头风把皇上的心吹歪了,这不送进来一个给自己方向吹风的吗?”

紫藤叹气:“唉,这样送进宫来,娘娘对她好,只怕是养了白眼狼,可要是对她不好,娘娘这个做堂姐的,倒显得冷心刻薄似的。”

高静姝搁下茶无所谓道:“入了宫就都是宫嫔,不从母家论。以大伯跟阿玛的关系,我不借势欺负她,就已经是血缘亲情啦。”

紫藤点头:“也是,她入宫最多是个贵人。”然后又在阿弥陀佛:“只盼着她一辈子是个贵人才好呢。”

乾隆在某些方面是个很有原则的皇帝。

比如对秀女的册封。

满蒙八旗的秀女,父兄有四品以上的官职,进宫初封为贵人,否则为常在,视资质如何(也就是脸)决定要不要给个封号;汉军旗的秀女,父兄有官位者,封为常在,要是父兄不争气,那就只封答应。

哪怕出身高如舒嫔,进宫也只是贵人,虽然七日后她就抬了嫔位,但也代表了乾隆的态度,不管你出身到底多高,新入宫的初封,是没可能有主位的。

都从底层慢慢爬吧。

高静姝放下那位不知心性到底如何的堂妹,兴致勃勃道:“咱们去看看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