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九十年代(二)(第2/4页)

康静红了眼睛,可怜天下父母心。

“你和爹不吃,我和妹妹怎么吃得下去?买两个吧,我们分着吃,另一个带回家,妹妹和爹分着吃。”

最后还是只买了两个。

胖大婶的馒头果然蒸的十分松软,她打开蒸屉的那瞬,香气随着热气蒸腾起来,钻进鼻腔,肚子就感觉更饿了。

康静将馒头接了过来,她掰了一半递给她娘。

“ 你吃吧,娘吃红薯。”冬梅不接。

“您快吃吧,您不吃我怎么吃得下去?”

冬梅知道女儿懂事,她不吃女儿肯定也不会吃。她只好将馍馍接了过去。

馍馍还有些烫手,冬梅将馍馍送入嘴中,咬了一口。细面香甜的味道霎时间在舌尖的味蕾散开,她慢慢地咀嚼着,眼中含着热泪,嘴角却带着微笑。

康静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甚至她发达之后,几乎很少再吃过馍馍,就算是偶尔一次两次吃,也是在高级的餐厅,那馍馍都是高级面点师做出来的,比这个好吃太多。

但是康静手上这半个馍馍的味道,她想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娘俩走了快三个小时,终于回到了熟悉的村庄。

她爹康玉树还在院中编竹篮子,这些竹篮子到了镇上赶集那天,她娘就挑到镇上去卖。通常都不太好卖,这东西是耐用品,家家户户都有。

但是这也算是一项收入了。

厨房顶上冒起了炊烟,她妹妹在做饭了。

家外面是一圈竹篱笆做成的围墙。

今天走了六个小时的山路,虽然身体抗得住,但是可能是因为康静以前的生活过于舒适了,还是觉得两条腿像是灌了铅一样的沉。

“爹,我们回来了。”

玉树将头从来竹编上抬起来,问道:“卖出去没有?”

康静笑道:“卖出去了。”

玉树大概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听她说卖出去了,也只是哦了一声,又低下头去忙活了。

倒是康二妹在厨房里听到她们的声音,从门里跑出来,兴奋道:“真的卖出去了?”

康静将背篓放在地上,弯腰从里面将白面馍馍取了出来,“二妹看,我们还给你和爹带了一个白面馍馍回来呢,你拿去蒸了,和爹分着吃。”

康二妹年纪小一些,没有想太多,一看到她手上的白面馍馍,眼睛顿时就亮了。

“天呐!姐,你们怎么会想到买馍馍?”

二妹都想不起来自己上一回吃白面馍馍到底是什么时候了,馍馍放冷了之后,其实没有什么香味了,但是她还是感觉自己闻到了香味,兴奋不已,将馍馍从她手上接了过去,转身要往厨房走,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那姐,你和娘呢?”

“我们已经吃过了。”康静笑道,“这是给你和爹留的,快去蒸上。”

“嗳!”康二妹这才兴奋地捧着馍馍进了厨房去。

玉树大概是知道白面馍馍卖得不便宜,家中很多年都没有细面过了,今天她们去卖药材还舍得买馍馍,大概是卖了几毛钱的。

“这挖药材可以,比你娘割茅草强。”

冬梅走了一天,脚也酸了,她拉过一张凳子给康静,自己也拉过一张,坐下之后才笑道:“你闺女多出息,你猜猜我们今天卖了多少钱。”

玉树没有别的农村男人抽旱烟的习惯,他因为身带残疾,劳动量没有冬梅那样大,看着比又黑又瘦的冬梅年轻不少。

“多少钱嘛?五毛钱?”

五毛钱顶天了。

“两块钱!”冬梅哈哈笑道。

玉树手上动作一顿,猛地将头抬起来,不相信地追问了一声,“多少?”

他们家附近方圆上百米都没有人家,但是冬梅还是不放心,她压低了声音,“两块钱!别嚷嚷!别让别人听了去,咱们闺女还要做大生意呢!”

虽然对康静去做生意不太支持,但是对于闺女这样有出息,冬梅还是欣慰的。

玉树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么多?”良久,他才喃喃问道。

他手上这个竹篮子已经编了两天了,还没有编好,要三天才能编完。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竹篮子,估计也就能换来两个白面馍馍,还不好卖。

冬梅和康静只挖了四天药材他是知道的,四天就能挖两块?

冬梅一路上都死死地将放钱的口袋捂住,生怕掉了,这时候才将钱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掏了出来,

天已经有些暗了,但是玉树还是看到一大堆一块一毛的纸币。

“怎么会有这么多?”

冬梅三言两语地将康静要做药材生意的事情说了。

不像冬梅一开始的反对,玉树一听就表示了支持。

“好啊!咱闺女有出息!”

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穷了一辈子的玉树也被人看不起了一辈子,他并不笨也不懒,只是因为腿上带残疾实在是没办法。现在有这样一个挣钱的机会,他当然会紧紧地抓住。

“咱们明天就上山挖草药去!”玉树道。

康静道:“就咱们一家人能挖到多少?我们当然也要挖,也要发动村上人去挖,挖来之后卖给我们,然后我们再送去镇上的药材店,白叔厚道,价格上不会亏待咱们。”

虽然康静做过药材生意,但是那也只是后来几年的,现在的行情还真的不太清楚。但是白叔是个厚道人,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的。

玉树很快就将思想转变了过来,他们一家人挖确实挖不到太多,发动村里人去挖,虽然利润薄,但是若是挖得多还是能挣钱。况且,就他们一家挣钱,村里人看了肯定会有意见,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带着村里人一起挣钱。

康静想了想,这事情,还得去找村长说道说道,让村长出面,这样村民们能卖他一个面子,不然光是康玉树一家人,谁都知道他们一家穷得叮当响,肯定会以为他们没钱收购不愿意相信。

康静将想法和康玉树一说,康玉树立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康玉树想了想,和冬梅商量了一下,家中养了两只鸡,一公一母,母鸡要拿来下单孵小鸡,公鸡本来是养着过年的,现在只好将公鸡捉去送给村长,让村长出面帮忙说道了。

冬梅虽然舍不得,但是也只能这样没有别的办法了。

是夜,玉树就提着公鸡去了村长家。

村长对于玉树的到来有些惊讶,玉树将来意一说,果然连村长都有些怀疑。

“四叔,咱们一个村的,俺们一家都住在村里,洗涮自家人的事情,我玉树会干吗?只要村里人按着我们的要求挖来草药,见药就给钱,不拖欠,给现钱。”

村长也姓康,叫康敏。算起辈分来,玉树要叫他一声叔。

康敏想了想,玉树这样说也没错,他吃饱了没事干才会来干这种得罪人的事。可是康家是全村公认的困难户,家里穷得叮当响,会有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