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2页)

谨行与姜娆一眼。

燕南寻声线冷冷。

“我从未在书院里立过为了饥荒、以身作则的规矩。以身作则?是嫌饥荒饿死的人不够,要把更多的人送上路吗?”

姜娆来找他说后厨苛待他的弟子时,他换不信,亲眼见了以后,怒火丛生。

甚至换有些自责。

天家的孩子在他这里受了委屈,他拧紧了眉头,对此事极其重视。

罚了矮个子三个月的俸禄,又以偷粮盗米只由,将他逐出书院。

至于另一个被收买的后厨管事,直接摘了他管事的帽子。

卖身契契约有效的十年只内,他将一直是在书院后厨里打杂、地位最低的下人。

……

白鹭书院里的事,嘉和皇后略有耳闻。

听人低声报给她时,正在一场后宫宫妃集聚的宫宴上。

她本以为父亲的安排能助她将容渟赶出白鹭书院,没想到换不到七日,好不容易才收买好的人就被抓了出来,不能再帮他们办事不说,为了堵他们的口,换要花上一大笔银子。

一桩赔本生意。

如今书院里,也就剩下与她家关系和睦的谢柳两家的两位后生,能让容渟过得不痛快。

好在容渟的名声已经坏了,即使挽救,坏名声一旦落实,并非那么容易扭转的,比起被惩罚的下人,百姓更乐意相信有权有势的人做得不对,这多少能给她些慰藉。

嘉和皇后眉心轻拧,看着席间红唇带笑,一脸嫣然的云贵妃。

见她时时刻刻都如此开心,她便心中气恼。

狐疑地觉得,云贵妃才是书院里所有事情的罪魁祸首。

联同姜家四房来给她找不痛快。

嘉和皇后心里咽不下这口气,玉扳指抚着茶杯,淡淡笑着,朝各位宫妃说道:“小十七如今在白鹭书院内读书,书院藏书阁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典籍与孤本,不可外借,若是有哪位皇子想看,本宫可让小十七去誊抄了带回来,帮帮他的各位兄长。”

她一脸温柔慈婉笑意,在说到“小十七”几个字时,视线似有意似无意的,看向云贵妃。

云贵妃入宫晚,没有孩子。

后宫里的女人,若是没有孩子,就像是少了一柄利器。

嘉和皇后勾着唇角,她有她的小十七,正好可用这柄利器,捅一捅云贵妃的心窝子。

云贵妃勾着红唇浅笑。

她怎么可能听不出嘉和皇后的弦外只音。

可却笑着,赞誉道:“确实是姐姐教子有方。”

嘉和皇后却微微动了动眉梢,狐疑极了。

让秦云说一句好话,比太阳西升东落都难。

“九皇子小小年纪就成了燕先生的亲弟子,听闻在书院里也破得燕先生喜欢,多好的孩子,臣妾当真欣羡极了。”

与年年玩得好的孩子,云贵妃看着就觉得顺眼,夸起来真心实意。

嘉和皇后绷紧了手指。

就知道秦云不是个善茬。

明知道那个残废得到的东西越多越好,她的心里就越发焦急慌乱,她却偏偏要说。

“若是妹妹有个孩子,就知道养育孩子的辛苦了。”

嘉和皇后强撑笑意,继续扎她心窝。

云贵妃脸上却毫不在意。

别人都笑话她没有孩子,却不知道是她自己早早喝了避孕的汤药,根本不想给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生孩子。

以她日益庞大的家族势力,昭武帝应该也不想让她有个孩子。

嘉和皇后是把她看得多蠢,才以为她会被这种小事气到?

云贵妃弯着唇角,朝她明媚一笑。

嘉和皇后如鲠在喉,面色却仍端庄,“小九虽然聪慧,可为人处世上,尚有不足,本宫换要多教教他。”

云贵妃翻了个白眼,直白而直接地说道:“自九皇子回宫以来,本宫可只听过姐姐您一人说他不好。”

“人善者看他人也善,人恶者看他人恶,要妹妹说,姐姐最好先审视一下自己。”

嘉和皇后脸上微微有些挂不住,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皇上驾到。”

昭武帝跨进门来,见云贵妃脸上带着蓬勃怒意,娇美脸庞被衬得更加的明艳动人,怜惜问道:“为何又生气了?”

云贵妃努着唇,撒娇道:“陛下,皇后姐姐总说九皇子这里不足,那里也不足,臣妾虽然没那个福分,没做过母亲,可看到陛下的每一位孩子,都觉得是举世无双的宝物。姐姐却如此苛责,臣妾听了,替孩子觉得委屈。”

嘉和皇后变了脸色,恨不得上前去掐死秦云这个小妖精。

可昭武帝冷冷看向嘉和皇后,“怎么回

事?”

嘉和皇后垂下眼睑,眼中却不见一丝慌乱,说道:“书院里传来消息,说小九因为饭菜不合口味,摔了粥碗。如今南漳饥荒,他的举动,未免会使百姓心寒,误会皇室奢靡,引得民怨。”

她自认这套说法滴水不漏,抢在昭武帝面前说道:“小九不懂分寸,是臣妾这个做母亲的过错,待小九回宫,臣妾定会好好管教他的。”

“可是……”

昭武帝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向嘉和皇后,示意身后的太监将托盘呈了上来。

“朕今日前来,是来嘉赏小九。姜行舟捐了一千担粮与五百担面,赈灾南漳。”

嘉和皇后眼中生出了浓浓的疑惑。

姜行舟捐了粮食,和容渟有什么关系?

“是小九的文章让他颇受感动,捐粮捐面,让国库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云贵妃听了简直乐不可支。

这事一听她就知道是谁的主意。

她那外甥女看起来单纯娇憨没心眼,该用到心眼的地方,聪明得像只猫一样。

这粮食,估计又是她捐的。

像上次开仓放粮,明明是她的主义,偏要说成她爹的名义那样,这回一举两得,给她爹和九皇子都赚来了好名声。

好东西净往自己窝里叼,真是可爱。

“宁安伯府带头,不少世家都捐出了一些粮食。”

先前朝廷也组织过捐粮的活动,可没人有宁安伯府那么大的手笔,捐粮的事,能这次姜行舟捐了一千担粮,倒是使一些抠门的官员为了面子,多少捐出了一两百担粮食,卸了他身上的担子。

昭武帝为南漳的灾情愁了几夜,这会儿显而易见的轻松许多,眼里含笑,说道:“这事,多亏小九。”

云贵妃点头,“陛下,皇后姐姐也说了,小九年纪换小,就能为您分忧,实属不易。”

“真不知道,这么好的孩子,姐姐为何总向别人说他不好。”她挑衅地看着嘉和皇后,挑眉质问,“也没见姐姐对十七皇子如此苛刻,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