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2页)

色若润珠,明而不炫,质地细糯,入手微凉。

苏晏拿起这玉扳指带在手上,他活动了一下手指,大小刚刚好。

扳指又被称为“韘”,是射箭的时候戴在大拇指上的射击用品。扳指主要是为了保护手指免受弓弦所伤。古籍中提到的“射,决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说得就是扳指。

这是男神知道他会选射艺课程,所以专门送他的礼物吗?苏晏望着这玉扳指,漂亮的眼眸里笑意盈盈。

今天还真是惊喜连连!

连上算学课的苦恼心情都被抚平了。

苏晏带着这好心情入睡,一夜好眠。

第二天上午,苏晏和周允文一起去上了“礼”的选修课。

“礼”课主要是讲解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讲授礼课的徐夫子知识渊博,对于大大小小的各种礼仪事项如数家珍,听罢让人啧啧称奇。

射艺则是在下午,主要讲授射箭的技能。

苏晏和周允文特地回了一趟寝舍,将上午所穿的书生长袍换成了方便活动的骑射装,谢临风也跟着他们一起去上了课。

苏晏还带上了陆弦之送给他的玉扳指,只道是哥哥送给自己的,让小伙伴们好生羡慕。

谢临风看到后不由得在心里喃喃,这种品质的玉可是有市无价,看来苏二哥真是深藏不露路子广啊。

射艺的课程是在云山书院的演武场上课,选修射艺的学子也很多,大家都自觉地换了适合上射艺的衣服,站在演武场上等着夫子的到来。

演武场的一端已经摆放好了一排红心木板靶子。

“教授射艺的夫子......看着好像就是那日我们在文津阁看到的那青年人!”谢临风远远看到一身利落骑射装的夫子走近,凑近苏晏、周允文说道。

苏晏听罢看向那夫子,看到后也微微吃了一惊,的确是像那人!难道他不用守着文津阁三楼了吗?

但是他仔细一瞧,又发现此人似乎和印象里的“文津阁三楼守护者”有些不同。

这位夫子似乎皮肤更黝黑一些,看上去年纪也更大一点。但是他们两的五官和身材的确是非常相像,也难怪记忆力不错的谢临风第一时间就认出了人。

说不定这两人是双胞胎兄弟,苏晏在心里头暗想。

“我姓赵,以前是个镖师,你们唤我赵教头就好!”这位赵教头虽然身材高大、肌肉遒劲,但是看上去并不凶狠。

他笑起来颇为豪爽,一口白牙在黝黑的皮肤衬托下闪闪发光,声音也十分嘹亮,站着的学子都听得清清楚楚。

赵教头拎着一大袋教学用具,看起来依旧是轻轻松松毫不费力的模样。他将麻布袋子放下,从里面掏出几套弓套、箭囊、扳指袋。

“我先讲解一下这射箭的要点,你们且好生记下!”

赵教头一边拿出一把弓和一只箭杆用做示范。

“先拇指佩戴扳指,然后以拇指钩弦开弓。”,他一边示范一边说道:“食指和中指弯曲,压住自己的拇指。一定要注意,右手钩弦的时候,箭杆是在这弓身右侧,左手拇指上方的位置。”

赵教头说罢,率先拉开弓来了一箭。他姿势潇洒,动作利落,自带一股让人钦佩的气度。

只听见“嗖”的一声刺穿空气的声音,众人下意识屏住呼吸,目光死死追随着这箭杆。

正中靶心!

甚至这红心木耙还因为这箭矢所带来的巨大力量摇晃了一下。

厉害了,赵教头!

见着如此场面总是容易使人热血沸腾,苏晏甚至想鼓掌叫好。

围观了赵教头射箭的学子们也是如此,一个个目光灼灼,脸色发红,面上洋溢着激动之情,恨不得自己也能如他那般潇洒开弓直中红心。

赵教头射出箭矢后就不再看向那靶子,而是回过头看着学子们,因为他知道一定是正中红心。

见着学子们激动的模样,赵教头不由得哈哈大笑,道:“这就觉得厉害了?我都还没使出真本事来!”

“赵教头武威!”

“赵教头厉害!”

见赵教头没有什么架子,倒是有股江湖侠气,学子们恰是热血的年龄,气氛一下子热烈了起来。

“赵教头再来一个!”有学子见他心情好,起哄道。

“赵教头来个 ‘参连’行吗?”谢临风也大胆地说道。

“ ‘参连’是吧?”赵教头瞧着学子们起哄也不生气,“行!你们看好了啊!”

“《周礼》里中提到的五射,指的就是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赵教头解释道, “其中的 ‘参连’指的是发了第一箭后,之后三箭都要连续射出。这也就是俗称的连珠箭。”

说完,赵教头便从旁边的箭囊里取了四只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