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3页)

“五,五妹妹,”刘玉媛拽着帕子,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桂枝。

刘玉真微笑,“二姐姐见谅,自从一年前那件事之后,我身边就离不得人了,桂枝若是退下了,母亲就会把她打死的。”一年前是什么事,在场的都知道也就不必说了。

桂枝站直了不动,也笑道:“二姑奶奶见谅,太太吩咐了必须寸步不离呢。”

“五妹妹,真是对不住,”刘玉媛顿了一下,尴尬地笑着,“我这次来,这次来是想求五妹妹一件事的。”

她紧张地抓着帕子,站了起身,朝着刘玉真遥遥跪下,哭道:“求求妹妹,饶了母亲这一回吧!”

刘玉真一怔,随即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救周氏?怎么可能!

她也站了起来,避开了她跪的方向,冲着那丫鬟喊道:“快扶你家姑娘起来!这是怎么了?你的母亲三太太不是在家庙里头待着吗?如今还不到三年,可是出了什么事?”

“好姐姐你不要着急,老太太是最慈心不过的一个人了,你母亲在里头是饿着了还是冷着了?或者是病了?”

“我这就陪你去见老太太,请她老人家请个大夫去瞧瞧……”说着转身欲走。

“不,不五妹妹,母亲没病。”刘玉媛站了起来拉着她,哭道:“这是母亲在里头实在是太苦了,每日要干活念经,吃的也是咸菜豆腐,她实在是太苦了。求求妹妹大发慈悲,允了她回来吧! ”

“母亲她悔过了,悔过了!”

见她不跪了,刘玉真慢悠悠地坐回了椅子上,脸上面无表情,竟有几分冷酷之意。

“那二姐姐你这意思我倒不明白了,我一不是县太爷,是咱们县的父母官,二不是族长,可以管族中之事,三不是老太太,是你母亲的婆母……二姐姐想要你母亲从家庙里出来,找我做什么?”

“遣了人,在墙上挖个洞吗?”如果家庙的墙角真的有个狗洞,她想做的也是把那洞堵上,断不会让那周氏提前出来的!

“五,五妹妹……”被她这番冷酷的模样所惊,刘玉媛倒退了两步,迟疑着喊道:“母亲她悔了,她真的悔了……”

“二姐姐,”刘玉真冷着脸道:“看在一起长大的姐妹情分上,我喊你一声二姐姐,你我之所以还能坐在此处,说一说话,不是因为你的母亲是周氏,而是因为,你的父亲是我三叔!”

“是因为我们一起长大,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念过书,一起说过话,一起赏过花,一起喝过茶。”

“但是你的母亲呢?她没有顾忌我们一起长大的情分,没有顾忌刘家的脸面,就为了那没影儿的婚事,竟陷害于我!将我们大房的脸面扯下在脚底下踩!”

“后来,呵,后来的事不说也罢。”

刘玉真越说越是气愤,怒道:“二姐姐,你的母亲,计谋得逞了!如果我当时不是我娘的女儿,如果我不是曾家的外孙女,如果我不是有一个做官的外祖父一个诰命外祖母两个举人舅舅!”

“今日在家庙吃糠咽菜的人就是我!”

“如果不是我豁得出去。 ”

“被送去给人做妾的就是我!”

“或者,被沉了塘,在族谱中写个病逝的人就是我,是我这个和你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

“你让我原谅她?原谅她什么?原谅她那一日安排在院子里的只是一个鳏夫,而不是哪里来的下三滥吗?!! ”

刘玉媛被刘玉真这冲天的怒气吓了一跳,良久才道:“五妹妹!!五妹妹我娘真的是知错了,她真的知错了!老太太不应我,如今爹爹和弟弟们都不肯向老太太求情,我就只有你了,我就只有你了五妹妹……”

“二姐姐,”刘玉真打断了她,直接道:“你这到底是想要求我救你母亲,还是想要求我帮帮你?去求祖母放了你母亲是不能的,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除非你能让时光倒流,让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但看在我姐妹一场的份上,你若有了难处,我这便随你一起去见见祖母,祖母她老人家见多识广,又是最慈悲不过的一个人,定能给你一些帮助的。”

“我人小力微,又是新嫁,夫君眼见着就要上京了,往后连门都不能出,实在是为难。”言下之意她是帮不了什么的了。

刘玉媛抽抽泣泣,好半天没说话。

望着她这个样子,刘玉真撑着脑袋,感到一阵疲惫,道:“二姐姐,我虽然比你年少,但自幼丧父,外祖父在京城做着一个六七品的芝麻绿豆小官,大房也过过一阵苦日子,于是便略有些心得,今日托大,教一教你。”

“这后宅之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这所宅院里头,阴谋诡计猖狂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这头顶上是有青天的!你母亲再过两年出来之后,安安分分到罢了,若是再行那鬼魅之事,那谁也救不了她!”

“亏我还以为,你今日来是找我有正事,没想到,没想到啊……二姐姐,你娘的事莫要再提,我是不会应的,我娘也是不会应的,你今后若是再提,那我们这姐妹情分,可就彻底的尽了!”

一听这话,她身后那丫鬟急了,跪倒在地焦急道:“五姑娘,您大慈大悲,就帮帮我们家姑娘吧,我们姑娘这是没有法子了啊!”

一个丫鬟的跪礼,刘玉真受着毫无负担,沉着脸听她说话。

“当年,当年的事我们家姑娘是不知情的,太太什么也没有说,不然我们家姑娘定是要阻拦的!”

这个刘玉真还是信的,当年那事后三房的下人都梳理了一遍,的确没有发现二姐姐知道这事的迹象,反倒是找出了她故意往湖里跳的“证据”,只是亲事已定,刘家就将这些都捂住了,她才顺利地嫁了过去。

“那件事后,二姑娘就匆匆嫁了,公中给不了那么多的嫁妆三太太还把自己的陪嫁都给了二姑娘,凑够了五千两,但就这样姑娘的婆婆周二太太还是不满意。”

“晨昏定省日日不断、夏日要打扇冬日要掀帘,可劲儿折腾我们家姑娘,从日头出来到晚间歇下,我们家姑娘在她屋子里连个坐儿都没有。”丫鬟哭着说起了当年。

“偏偏姑爷又是个孝顺的,不但不疼惜姑娘还说这是孝道,让姑娘孝顺太太。”

“可怜我们家姑娘,银子流水儿出去才在周家有了几分脸面,就这样还不够,太太又让姑爷把打小伺候他的两个丫鬟收了房,这回姑娘好不容易有孕,又把身边一个得力的赐了下来,说要抬成妾室。”

“如今我们的院子是姑爷的奶嬷嬷把持着,我们家姑娘连喝口热水都要求着她,再来一个牌面上的妾,那我们家姑娘就没有活路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