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初秋的上午,凉风吹拂在……(第2/4页)

加之那从前的一群小官家眷,像是吕氏,高氏她们在外面常常扎堆闲话,话里话外,就没有不说亲卫巷子这几个“奶”“奶”好的。

这世上男人诋毁才没那么重的份量,怕的却是女人们嫉妒,你敢出头,便不会容你,总要说三道四的,这老太太小媳“妇”不诋毁了,这好名声就有了。

对了,那亲卫巷子尾巴还有个乔氏呢,那一群婆娘看老太太七茜儿的面子,给她的评价也没那么坏,就是说身子骨不好不爱出门,没人问更是提都不提,就只当没有这个人,如此乔氏便在泉后街奇怪的隐了,谁也看不到她了。

这几个妯娌今日出门,也是有实在事情的,张婉如她母亲董氏做了搭桥的,给说了都察院华阳道潘御使家的十妹妹潘十巧。这妯娌几个,是去燕京小仙苑给马二姑看媳“妇”儿去呢。

七茜儿为了这个潘十巧,也是着实费了一些心思的,她没有燕京的关系,更没文官家眷的圈子,可前辈子打了大梁工部上下所有官员面子的十算盘,她是怎么的也要弄到家里来的。

有关那个潘十巧就说来话长了,她家是商户人家出身,祖宗八代都是头发丝儿都要拐八道弯的人精子。

就是这么一户祖宗八代商门,代代相传放个屁掉地上,都要捡起屁来,拍拍灰吃回去的人家,竟出了一个能考科举能做官的读书苗子。

而为了这个读书苗子,潘御使他爹便把家里所有的家财都捐了扬都督的大军,给自己儿子换了个文官差事,后他儿子争气,便一气儿做到了正七品的御使老爷。

别嫌弃这正七品官小,都察院是实权地方,颇有官威不说,潘家商户出身本就不能入士,这还是扬都督缺钱才让潘家一步登天,从此改换门庭的,潘家满门都满足死了。

可到了新朝,潘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深坑,也无它,潘家穷了,却有十二个女儿。

潘御使出生之后,潘老爷就想给他添个弟弟做助力,万没想到的事情,他家连同正妻加三位妾氏,花了十年功夫就呱唧一朵花,呱唧一朵花,呱唧两朵花的给潘御使,添了一打十二个妹妹。

这女儿多了,还都养成了养大了,那走路算账的潘老爷便想着把本钱弄回来,好么!人家到了燕京也是痴心不改,闺女嫁人不给嫁妆不说,彩礼他还要扣下一半。

这就坑的他十二个闺女,越嫁门第越低,一直到潘御使那年管的华阳道水利上出了事情,他被人反告入狱,潘老爷为了救儿子就敲了登闻鼓告了御状,而潘十巧就只身出了闺阁,靠着哥哥留下来的几本线索账目,大堂之上为她哥哥洗刷冤屈。

她工部门前双手盘账,硬是将工部水部上二十多名官员的乌纱帽给摘了。

如此,才有了她十算盘的诨号,那姑娘算账,管账那叫个厉害,便是积年的十个老账房加起来都没她厉害。

本潘家的姑娘便不好嫁,漂漂亮亮的潘十巧又“露”了这手功夫,便落下个算计名声,厉害名声,最后……便成了个没人敢娶的老姑娘。

家里的马二姑又是什么臭东西呢,恩,人不坏,也良善,却是大糊涂蛋一个!

这几个念书都多久了,就他数数过了一百还混“乱”着呢。

依着七茜儿的心思,那糊涂蛋配个算盘,属天作之合!如此,这几个嫂子便信誓旦旦出了巷子,势要把老潘家那个算盘珠子抠回来不可。

七茜儿野心很大,管的事情又太多,丁鱼娘只要坐着长命百岁大家就念佛了,而张婉如就管着亲卫巷八府的待人接物,至于孟万全在庆丰城勾搭的那个有钱寡“妇”,还没影儿的事情,也不指望她了。

想着自己悄悄又在外郡置办的几个庄子,这十算盘不弄回来,七茜儿觉着便不能过的好了。

又在心里暗暗发了个誓,出巷子的时候,七茜儿无意撩开车帘看了一眼,恩?

就恍惚看到背着儿子,带着喜鹊,提着一个大篮子的乔氏?这生了儿子还没出百天呢?这女人“乱”窜个什么劲儿啊?

看到自己最恨的那帮人乘着马车过来,乔氏便让开大路,低着头假装给女儿整理头发,只当没看到。

七茜儿放下帘子扬扬眉想,这也是个努力奋进的人呢,只可惜她前夫家至今还没有给休书,还常常写信,以着她前窝剩下那孩子的名义要钱。

乔氏畏惧自己这个牙尖嘴利的,更是心里有鬼不敢去老太太那边算计,便自吃苦果没了人味儿。

也不管她悔不悔,便是她悔了又如何?

哼……日子且长呢。

而今陈四牛可不比从前,还能从侄儿们身上刮油了,他现在在山上吃的是大苦,更赚点银钱不易,乔氏的日子并不好过,做个月子都舍不得雇个帮衬的婆子。

可这到底是个能人,没了陶老太太做人生指明灯,她拐着弯的就在唐家的戏台下,结识了礼部巷的杨家三“奶”“奶”文氏。

而这文氏,却是七茜儿两辈子都不能让她好过的那个仇家。

这也算是老天爷注定安排好的,这对狼狈互相见了面儿,以后怎么的,依旧是日子且长呢……

乔氏站在路边,等到车队走远了她才敢抬眼看,这“妇”人心里自然是野火烧心,嫉妒的都要疯了。

可就是没有办法。

在她心里,那自然是隔壁房的鳖孙眼高于顶,陈老四又是个没出息的,他心里有鬼,亲侄儿面前拿不出长辈样儿,他侄儿咳嗽一声他都要想半夜,侄儿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这指望不上男人,乔氏又得了儿子,她爱这个孩子爱的不成,便加倍努力悄悄钻营。

乔氏跟庆丰府衙同知杨老爷家三媳“妇”文氏,那算是越来越亲密了。

要照着她从前的脾气,有这样高门的“奶”“奶”与她交际,她肯定是要四处宣扬以来衬托自己与旁人不同的,可打头年知道自己身份有问题,乔氏便一再给老家去信,可那边就只知道要钱,只不提休书这件事。

乔氏身份正不得,便做啥都底人一等,也不敢让人知道她与杨府来往,怕闲言过去,人家看不起她。

背着儿子,领着闺女,提着篮子乔氏遮遮掩掩便进了礼部巷,她一路走到巷子尾巴,那坐在杨府门口三房的小管事便笑眯眯的站起来。

他小跑着来到乔氏面前,帮她提过篮子说到:“四太太来了!我们“奶”“奶”早上就打发人出来告诉小的,说您要来呢。”

篮子很重,乔氏交了负担便心里一松,她生孩子还没过百日,就到处都是委屈,有文氏这一点好,她都感激的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