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3页)

苏长乐眼儿弯弯,满意的抿嘴偷笑,却还是小声道∶"太子哥哥要是偷看,我就不理你啦!"

沈星阑侧眸,困惑的"嗯"了一声,笑着反问她∶"孤何时在你面前看过旁的姑娘了?"

苏长乐面频微热,笑容矜持,抬起原本置在大腿上的小手,偷偷的拉住了他的衣袖。

沈星阑笑了笑,跟着将手伸到席案下,与她十指交扣,紧紧相握。

宣帝入座之后,倒没急着观察顾家的小女儿,而是先看了太子妃一眼。

见太子妃今日打扮得体,言行举止不止常人无异,举手投足间更透着浑然天成的矜贵气息,看起来的确很有几分太子妃架势,宣帝眼中流露几许满意,这才又看向顾知书。

顾知书与画中的模样几乎无异,身姿纤弱,眉眼温和,看起来脾气极好,不论是家世及容貌,都极适合当太子侧妃。

宣帝眼底满意更盛。

林皇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盈盈道∶"臣妾听说,顾二姑娘鲜少在外面露脸,没想到这一次居然随着英国公夫妇出席宫宴。"

宣帝冷了林皇后近两个月,气已经消了一大半,今日又是除夕,自然没再对林皇后扳着一张脸,又像以往那般,与她有说有笑。

待宣帝酒足饭饱,众人膳食也都用得差不多,在礼乐声中推杯换盏,宫婢也开始端上点心瓜果,面上已经带着几分微醺醉意的宣帝,才开口将太子唤了过去。

沈星阑来到帝后面前,宣帝却是起身接过宫婢递上来的手炉,道∶"去将太子的大氅取来。"

接着转头,朝沈星阑道∶"朕食得太饱,太子陪朕到外头走走,消消食。

此时已经接近子时,宫城外的寻常百姓家,已经开始燃放烟花爆竹。

宣帝将沈星阑带了出去,却不发一语,直到两人来到保和殿不远处的梅园中的凉亭,宣帝才挥手让随伺左右的宫婢们退下。

梅园内就只余他们父子二人。

"太子今日可见到了英国公家的顾二姑娘了?"沈星阑摇头;"未曾。"

宣帝皱了皱眉,他分明让人将英国公的席位安排在太子夫妇席位对面不远处,怎么可能会没见到。

皇帝还想继续旁敲侧击,沈星阑却是直接开门见山道∶"父皇,儿臣知晓您的用心,只是儿臣当时向您求赐婚时,您曾答应儿臣,一年内都不会逼儿臣纳侧妃,为何不到三个月您又改变了心意。

宣帝看着枝头落满白雪的梅树,将手炉置在石桌上,负手而立∶"阑儿的太子妃人选,朕原本是属意你的表妹温楚楚,也就是如今的晋王妃。"

沈星阑不语。

宣帝微微一叹,语重心长∶"朕早在当初同意皇后将太子妃和晋王妃叫进宫,与你和老四玩耍、陪养感情时,就已经定好了太子妃人选,没想到老四和她会在庆功宴上闹出了那等丑闻。"

宣帝知道,沈星阑背后就只有一个温家,温家的女儿要是嫁给了其他皇子,那温家势力转而支持那位皇子,到时太子可说完全没有自己的势力。

是以他很早就决定要让温楚楚当太子妃,当初他派太子出征漠北,也是想让太子立军功、掌军权、树威信。

待沈星阑凯旋,再迎娶温楚楚为妃,如此一来,就算太子倨傲不羁,肆意张狂了一点,储君之位却也再无人可动摇。

可谁知道,千算万算,不如老天一划!

温楚楚不止嫁给了别的皇子,就连温家都因为犯了大错,权势大不如前,太子如今势力单薄,太子妃的母家虽好,但太子妃是个傻的,来日完全无法胜任国母之位。

太子如今不急,宣帝却已经替这个儿子操碎了心。

沈星阑并不讶异,这些话前世宣帝也跟他提过。

前世他听见宣帝有意让温楚楚当他的侧妃,简直诧异至极。

温楚楚是他舅舅的女儿,是他的亲表妹,即便两人从小就玩在一块,他却从来未对她抱有过其他心思。

沈星阑一直以为,宣帝属意的太子妃人选,从始至终都是苏长乐。

"儿臣知道父皇爱护儿臣,对儿臣用心良苦,只是,"沈星阑上前一步,肃容道∶"儿臣并不需要凭靠迎娶侧妃来充足自己的势力,请父皇相信儿臣,再多给儿臣一点时间,假银一案,儿臣定在年后就将幕后之人揪出来。"

"请父皇打消为儿臣挑选侧妃的念头,否则儿臣宁可不要这储君之位,当个闲散王爷,拥有一位王妃便足已,甚至什么都不要,当一个平民百姓,找一处净土,拥有一妻便够。'

宣帝听见太子任性无比,天真至极的话,尚有的几分醉意,瞬间都没了。

他转过身,看着沈星阑不争气的样子,不禁勃然大怒,狠狠向太子瞪去。

一股威严的气势直冲沈星阑而来。

宣帝心中恨铁不成钢,咬牙切齿∶"胡闹!你可当真是被朕宠得无法无天了,居然连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都敢对朕说出口!"

沈星阑前世曾为此苦涩不已,如今面对宣帝的斥责,却只是面无表情地撩袍跪下,毫无惧意,镇定自若∶"请父皇打消为儿臣挑选侧妃的念头,否则就请废除儿臣的储君之位。"

宣帝面色铁青,痛心疾首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声音之中带着不容质疑的威严。

"朕难道对你还不够好吗?你的母后早逝,朕担心你的太子之位会因而动摇,朕就让林皇后当你的母后。你的兄弟比你优秀,朕却对他们视而不见,对你偏心至极。就连你当初坚持要娶苏长乐那个傻子当太子妃,朕虽不愿意,但最后还不是同意你娶了,甚至让你亲自操办婚事!m

帝王气势冷洌威严,声音哄亮,听得人耳膜嗡嗡作响,口中之词,咄咄逼人,全是不容抗拒。

"如今朕为你大费周章的寻找合适的侧妃,也是为了你将来打算,为你日后继承大统做准备,朕这般煞费苦心,为你做了这么多,对你仁至义尽、用心良苦,最后却换来你这般忤逆,你简直教朕伤透了心!"

"不要以为朕疼你,就不敢废了你的太子之位!"宣帝双眸微眯,抬手用力地指了指他,气得浑身都在发抖。

"儿臣不敢忤逆父皇,儿臣只是希望父皇能遵守与儿臣的约定,能再给儿臣一点时间,让儿臣亲自向您证明,儿臣无需依靠任何一个妃子母家,亦能有一番作为。"沈星阑话说得慢条斯理,却隐隐透着几分凄凉与黯然。

更何况,当初也不是他想着要当这个太子的。

甚至年纪大一点的老臣都知道,若非宣帝当年为了讨温初语欢心,跟她立下誓约,沈星阑这个太子之位,原本该就是沈季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