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3页)

苏长乐泡着水,绝色娇烧的芙容面,没一会儿便被热气熏透,乌眸缓缓氤氢起一层水雾,眼尾净是妩.媚迷人的桃花意。

"所以,初五那日殿下到底——

两人的青丝刚被水打湿,她话都还未落,便倏地被沈星阑拽进怀中,还来不及惊呼,说他又犯规,吻便如狂风骤雨般的落了下来。

薄唇落在她的软软甜甜的唇瓣上,唇齿相依,无尽缠绵。粉色的桃花印落在如脂玉般的肌肤上,朵朵绽开,格外艳.丽。那只受了伤的右手,被沈星阑牢牢握着,十指相扣,高举于顶,的确从头到尾都没碰到水。

唯有热水不停地四溢,水珠断断续续的洒落,金砖上的热气阵阵往上冒。

苏长乐双眸幸福的微微眯起,沉浸在温柔的和风细雨之中,感觉自己变成了什么易碎的瓷娃娃一般。

一番清洗过后,回到榻上,亦仅有浅尝辄止的亲呢,丝毫不敢过分放肆,不带任何粗鲁。

苏长乐肚子里多了个小家伙,两人即便想胡闹也不敢太过。她已经分不清自己脸上晶莹的水珠,究竟是汗还是泪,只觉得一双手酸得抬不起来,完全没有力气擦干。

沈星阑见她乏了,将人揽在怀中,拿着干净的毛净,一面替她细心的擦干乌发,一面在她耳畔低声细语,温声的说着什么。

直到她的头发全都干了,人也完全被哄得沉沉睡去,沈星阑才掀开锦被下榻,随意套上长裤中衣,去到偏殿。

接近晚膳时,四喜进到寝间,喊太子妃起来用膳,见到侧卧于榻,身.无.寸.缕的太子妃,脸瞬间就热了起来。

太子妃本就肤白胜雪,如今白皙玉雪的脖颈上红痕遍布,妖烧得教四喜不敢多看。

太医不是说了前三个月不可同榻,殿下怎么还敢乱来!

苏长乐被四喜叫醒时,还有些迷迷糊糊,迷茫地扫视四周,发现沈星阑居然又不见人影,垂着肩问四喜∶"殿下又去哪儿啦?"

四喜红着脸替她套上一件件衣物,道∶"殿下午时说要去御干宫一趟,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御天宫,那不是皇上寝宫么?

就在苏长乐发愣时,耳边响起四喜支支吾吾的声音∶"太子妃,您如今有孕,不该总是和殿下这般缱绻。"

四喜话说得含蓄,苏长乐却是听懂了。精致漂亮的芙蓉面,霎时羞.红如火。

她不知该怎么告诉四喜,沈星阑其实什么也没做,不过就是以手代之,稍做解馋罢了。

鸣鸣鸣太羞人了,她说不出口。

苏长乐满脸红通,随口一问,带开话题∶"殿下可有吩咐你们初五准备出宫一事? "

四喜迷茫地眨了眨眼,摇头道∶"没有,太子妃忘啦,每年初五是皇上携皇后到镇国寺上香祭祀的日子,不久前礼部才送了套吉服过来,太子妃到时也要随着殿下及皇上,一块到供奉着列祖列宗神位的镇国寺上香。"

"不止得上香,奴婢听说,还得行三跪九拜礼,"四喜满脸忧愁,"您害喜得这么严重,那镇国寺又在半山腰上,一番折腾下来,您不知受不受得住。"

祭祖?

苏长乐美目微眯,细细思索前世记忆。好像,的确每年都要出宫祭祖?

她记得每次都大费周章,一路上鞭炮鸣个不停,京城热闹喜庆非凡,人山人海的百姓跪伏在御道两侧送驾、接驾,一趟奔波下来,的确折腾得呛人。

所以沈星阑才会说初五那日,她便能见到那名歌女?

只是皇上祭祖,虽然不是百官随行,但如今她父亲已位极人臣,身为大齐的丞相,也是要随着宣帝及众皇子皇女,一块进庙祭祀。

那到时阿爹还不是一样会见到那名歌女!

想到这儿,苏长乐心中焦急不已。

*

御干宫

那头凤仪宫的林皇后与沈季青母子俩,正在闭门商谈要如何平息母家的危机,这头的御干宫内,宣帝却在大发雷霆。

慎刑司掌事微微躬着身,一字一句地陈述采购宫人安明险些遭人毒死之事。

他身旁还跪伏着一个人。

此人面色苍白,嘴唇发青,看起来极为虚弱,正是刚被从鬼门关救回来的宫人安明。

沈星阑面无表情,负手而立,站在御案旁。

"你刚才说是何人想毒死他?给朕再说一遍!"宣帝脸色铁青,漆黑双眸凝着一层寒霜,额头青筋直跳。

"回皇上,昨日奴婢见负责为犯人送膳之人是个眼生的宫婢,臣当时便觉得奇怪,特意留了个心眼,格外注意安明,安明果然在用膳不久就突然口吐白沫。"

慎刑司掌事面对帝王迎面而来的怒意,仍是面不改色,不疾不徐地说道∶"臣用内力将安明胃中的饭菜逼了出来,并立刻让人寻来太医救治,那名送膳的宫婢也顺利拿下。"

"臣惶恐至极,不敢隐瞒,立刻向太子殿下禀报此事,太子殿下与臣共同审问安明及送膳宫婢二人,连番审问一夜之后,才知道那名宫婢竟是受皇后娘娘指使,并且,安明也说,当初爆竹一事,亦是受了宫中贵人的指使,才会一时鬼迷心窍买了来路不明的爆竹。"

宣帝扫向五体投地的安明,眉眼凌厉∶"这个宫中贵人,指的是哪位贵人?"

帝王噪音低沉,散发着森然的霸气,愤怒的威压在整个房间蔓延。

面对着暴怒的帝王,安明哪敢说实话。

沈星阑淡淡的瞥向安明,知道这人贪生怕死,肃容道∶"如今正逢年节,再加上太子妃有喜,儿臣原想为皇孙积福,想此人若愿意供出幕后指使者便留他一命。"

他微微叹了口气,话里带上了些悲悯∶"没想到如今他到了父皇面前,亦是宁死不屈。'

慎刑司掌事点头附和∶"早知此人宁死不屈,臣就不该浪费内力救他。

宣帝冷笑∶"既如此,就成全他,来人,拖下去午门斩首示众!"

沈星阑来到御案前,躬身拱手∶"儿臣斗胆,请父皇手下留情,今日才初三,京城大街小巷都是人,斩首示众怕是会吓怕普通百姓,此人如今虚弱得很,不如就将他拘于牢中,不供膳,不给干草,待其即将冻死饿死之际,再拖去五.马.分.尸即可。"

此话一出,就连素来心狠手辣,对犯人从不手软的慎刑司掌事都听得冷汗直流。

太子平时看起来虽然拓落不羁,却没想到手段竟是如此狠戾。

宣帝闻言,也不由得多看了太子一眼。

帝王眼中并无任何责怪,反而充满赞许之意。

原先他听太子想饶此人一命,心里还在感慨太子果然还是过于心软。

这种敢在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点爆竹上动手,既而引来各种天灾,让天下百姓受苦之人,可说五.马.分.尸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