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3页)

太皇太后笑着对康熙道:“皇帝也不必如此着急的唤密嫔过来吧?左右她一会儿也要去向皇贵妃请安。等到皇贵妃带着妃嫔们向哀家请安的时候,哀家也自然能够看到她。”

康熙笑着对太皇太后解释道:“因为孙之鼎为密嫔诊脉后,说密嫔由于怀孕未满三个月,因此胎象有些不稳。孙儿刚才已经让她不必去向皇贵妃请安了,并且还赏了她一个恩典,在她平安诞下孩子之前免了她向朕和后宫高位妃嫔行跪礼的规矩。”

太皇太后面露疑惑之色,“皇帝倒是有些将哀家弄糊涂了。密嫔的身子究竟如何?倘若密嫔的胎象不好,身子虚弱到需要无法向皇贵妃请安的地步,为何皇帝又要命梁九功即刻传密嫔来慈宁宫见哀家呢?”

康熙浅笑道:“密嫔的身子还好,只是前些日子她每日忙著作画为皇祖母准备礼物,有些累到了,只是极易疲倦犯困,倒也并无大碍。皇祖母想见她,孙儿自然要传密嫔即刻来慈宁宫向您请安的。”

太皇太后听康熙如此说,心里自然十分舒服,“如此说来,皇帝免了密嫔向皇贵妃请安的规矩,是要故意宠着密嫔一些么?”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朕欲借助密嫔的本事提高大清的粮食产量,此事并非一件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之事,其中有许多关键的诀窍还要依靠密嫔才能查明。朕要密嫔死心塌地的为朕办事,自然也要先给她一些好处才是。”

康熙的脸上带着一抹浅笑,然而笑容里却隐藏着淡漠与冰冷,这与康熙平常与蜜菀相处的时候脸上的和煦如春风般的温柔浅笑完全不同,竟像是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

“刚伺候朕一个月便遇喜晋了嫔位,从紫禁城午门入宫,独自一人享用整座储秀宫,在产子之前不必向朕与后宫之中的高位妃嫔行跪礼,不必日日向皇贵妃请安。朕相信,朕给密嫔的恩宠,足以令天下间任何一个女人心动。”

康熙摸着左手拇指上的墨玉扳指,继续浅笑着说道:“朕就是要宠得密嫔相信自己是后宫之中最受宠的女人,如此,她自然会将她的一颗真心交给朕,也会心甘情愿的为朕做一切朕希望她做的事情。如若不然,朕又何必如此心急的赐给她一个孩子?”

太皇太后闻言一愣,忽然有些同情素未谋面的密嫔了。

可怜见的孩子,刚一进宫便被皇帝算计成这样。倘若密嫔没有皇帝所看重的会种地的本事,自然也不会被皇帝收入后宫。

如果王氏不曾入宫,以后嫁个寻常人家,虽然生活不会像在宫里这般富贵,却也少了许多勾心斗角,筹谋算计。至少,王氏至少也不会被她的夫君如此算计吧!

太皇太后虽然觉得密嫔有些可怜,但她却更心疼自己的孙儿。

太皇太后深知她的这个孙儿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从小却未能得到多少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小小年纪便扛起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早就已经习惯了用权谋得到自己的想要的一切。

太皇太后记得当年年仅十二岁的康熙跑到慈宁宫向她抱怨,说是听说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长得不好看,不想娶赫舍里氏为皇后。

太皇太后当时便直截了当的问了小康熙一句话,“玄烨是想要江山,还是想要美人?”

小康熙毫不犹豫的回答:“孙儿要江山!”

在小康熙明白了等他册封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之后,他便离亲政掌权又更近了一步的时候,康熙便欣然以迎娶皇后的大礼将赫舍里氏迎入了后宫。

而当年皇后赫舍里氏在生二阿哥的时候遭遇难产,御医们说皇后和皇后腹中的龙胎二者只能保住一个人的时候,太皇太后还在犹豫不决之际,康熙却已经吩咐御医们倘若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要首先保住大清的江山社稷。

也是在那一刻,太皇太后才真正放下心来,她的孙儿已经长大了,成为一位真正的大清皇帝了。

这些年来,太皇太后亲眼看着康熙用治理前朝的方法去管理后宫,太皇太后一方面为康熙的成长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有些心疼康熙。明明是手握天下大权的大清皇帝,身边却连一个真正的知心人都没有。

可是,当年顺治皇帝为了端静皇后执意前往五台山出家一事给太皇太后造成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太皇太后倒是宁愿康熙对后宫的妃嫔们凉薄残忍一些,也总好过像他的皇阿玛那样为了一个女人连大清的江山社稷都不要了!

太皇太后看了看手里尚未合上的密嫔亲手为她画的草原风光图,想到密嫔如今才刚满十六岁便有了身孕,心里便忍不住有些担心密嫔了。

太皇太后瞥了康熙一眼,叹息道:“此事皇帝的确有些心急了!哀家听闻江南女子大多生的身材娇小,密嫔又才刚刚十六岁,你让她这样早便怀有身孕,实在是有些冒险了……”

听了太皇太后的话,康熙自然想到了蜜菀娇小玲珑的身子。康熙想起蜜菀那不盈一握的纤腰与紧致狭窄的花茎,不禁也拧紧了剑眉。

看来,他得命孙之鼎尽快为菀菀开一副药,帮菀菀控制一下腹中龙胎的重量,否则,菀菀在生产之时,只怕会吃不少苦头,甚至还有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康熙算了算时辰,觉得这个时候蜜菀应该已经接到了梁九功所传的口谕,此时想必已经出了干清宫,应该很快便快到慈宁宫了,于是康熙又不放心的刻意提醒太皇太后道:“皇祖母,孙儿在密嫔完成她应该做好的事情之前,不想被她发现孙儿对她的利用与欺瞒,请皇祖母帮孙儿保守这个秘密,以免密嫔知道以后意气用事,坏了孙儿的大事。”

太皇太后瞪了康熙一眼,见他在提到密嫔的时候,深邃的眼眸之中尽是凉薄与冷漠,不禁忍不住开口提醒道:“皇帝只管让哀家为你保密又有什么用?倘若皇帝现在这幅神色被密嫔看见了,也不必哀家多说什么,密嫔她自己便什么都想明白了!”

太皇太后想起康熙对待后宫嫔妃们的态度便有些头疼,于是又好心的劝了康熙几句,“皇帝若是想让密嫔相信你对她宠爱有加,那么,皇帝至少也应该在密嫔面前做出一些宠爱密嫔的样子来才是!”

“女人的心最是细腻敏感,皇帝若是不装得像一些,只怕用不了多久便会被密嫔识破看穿了!到时候,皇帝可别怪哀家之前没提醒过你!”

太皇太后一看康熙脸上这幅不以为然的神色便觉得无奈,她的这个孙儿若是能拿出他的皇阿玛当年对董鄂氏十分之一的心思,只怕早就将密嫔的心哄到手里了!

太皇太后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操心的劳碌命,以前要为一心为情爱所迷的儿子操心,如今都一把年纪了,还要继续为不解情爱的孙儿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