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2/5页)

康熙再次翻了密妃的绿头牌,明知密妃月事来临无法侍寝也要陪伴在她的身边,此事仿佛长了翅膀一样迅速的传遍了东西六宫。莫说后宫妃嫔们知晓此事之后对蜜菀如何羡慕嫉妒,就连几位阿哥们知晓此事之后都各怀心思,有着不同的打算。

大阿哥胤禔刚刚跟随康熙出征归来,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倒不觉得康熙宠爱密妃有什么过错。

就凭密妃那副冠绝后宫的美貌与年轻娇媚的身姿,康熙出征归来想要多招密妃伴驾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然而,太子胤礽的想法却与大阿哥不同。胤礽这段日子留在宫中,自然知道最近几个月关于密妃与侍卫图里琛之间的流言蜚语在皇宫之中掀起了多大的波澜。

他原本以为康熙回宫之后会因为此事对密妃心怀芥蒂,进而责罚怪罪密妃,甚至为了保住皇家的颜面而赐密妃三尺白绫,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康熙竟然会对此事毫不在乎,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宠爱密妃,频繁的招密妃伴驾。

胤礽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康熙此举究竟是因为他对密妃信任有加,从来不曾怀疑过密妃的清白,还是康熙对密妃的宠爱已经到了让他可以不在乎这件事情的程度了?

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胤礽而言都令他十分心烦气躁。

胤礽每次想到胤祥不仅能够得到康熙的疼宠,还能得到亲生额娘的陪伴与疼爱,可是他虽然早早的被康熙册立为太子,但却也背负着刚一出生便令皇额娘难产而亡的自责与愧疚。

他曾经以为康熙之所以会在他出生不久便将他册立为大清国的储君,必定是由于康熙与皇额娘之间夫妻情深、感情甚笃,然而,自从密妃入宫之后,胤礽却发现他从前的想法并不正确,而他的皇阿玛也并不像他从前以为的那样敬重宠爱他的皇额娘。

这个想法令胤礽感到心烦意乱,他甚至不愿深想康熙究竟为何要在他刚刚出生不久便册立他为皇太子?

难道,康熙册立他为太子,不是因为他对他们母子有着深厚的感情,而是因为他是珍贵的嫡子,是康熙稳定前朝局势的有力工具?

胤禛得知康熙回宫以后对蜜菀依旧恩宠有加,并未受到皇宫之中流言蜚语的影响而怪罪蜜菀,这才放心了一些。

无论后宫之中的流言传得多么会声会影,胤禛由始自终都对蜜菀深信不疑。在胤禛心里,蜜菀的人品贵重,皎洁清白如山间明月,根本不可能做出背叛皇阿玛与侍卫私通之事。

知晓蜜菀依然受宠之后,胤禛打从心底里为蜜菀感到高兴之余,同时又感到有些莫名的怅然若失。

此种情绪来的太过突然,又实在有些莫名其妙,胤禛也想不明白此种情绪的由来,便暂且将它抛诸脑后了。

蜜菀在储秀宫配殿之中正与胤祥和钰珩一起练琴,忽见敬事房的两个小太监前来传旨,说康熙一会儿会来储秀宫与她和孩子们一起用晚膳,不由得露出一抹愉悦的浅笑。

胤祥和钰珩听闻康熙今晚会来储秀宫与他们母子三人一起用晚膳,心中也非常欢喜。

在胤祥和钰珩心中,康熙既然在此种情况下仍就待他们母子这般好,并没有像后宫之中的许多妃嫔们那样怀疑额娘的清白,也不曾质疑他们兄妹俩的身世,足以说明康熙对额娘和他们的确有着深厚的感情。

即使再聪明早慧,胤祥和钰珩也不过是两个年幼的孩子而已,看到父母感情和睦,两个孩子自然心中欢喜。

当晚,当康熙踏着夜色回到储秀宫的时候,发现蜜菀已经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他和孩子们喜欢吃的美味佳肴。

望着蜜菀脸上的盈盈浅笑,听着胤祥和钰珩甜甜的唤着他皇阿玛,围在他的身边兴致勃勃的对他讲述今天发生的几件趣事,康熙心里的烦躁奇迹般的烟消云散,逐渐溢满了温暖与柔情。

此时此刻,康熙觉得那只趴在蜜菀脚边的橘猫都比往日里多了几分可爱,只想好好的留住眼前这一幕,让蜜菀长长久久的陪伴在他的身边。

康熙吃着蜜菀夹到他碗中的随上荷叶卷,意味深长的笑着感叹道:“菀菀的厨艺比御厨们还要好,朕的口味都被菀菀养叼了,日后恐怕都吃不惯御厨们做的菜肴了。”

蜜菀心思灵巧,聪慧过人,自然听出了康熙言辞之间的暗示。

蜜菀脸上带着柔和的浅笑,柔声对康熙道:“这有何难?皇上若是喜欢,菀菀以后时常给皇上做便是了。菀菀倒是担心自己的手艺有限,恐怕过不了几年,皇上便会吃腻了菀菀的厨艺,反而对别人的厨艺感兴趣了。”

康熙惊讶的望着蜜菀,眼中极快的闪过一抹惊喜之色,而后便情不自禁的握住了蜜菀的手,低沉悦耳的声音柔和得仿佛温暖和煦的春风,

“朕昨日便已经告诉过菀菀了,自从与你相识之后,朕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位念旧之人。即使菀菀的厨艺一成不变,朕也会钟爱一生,不会再对旁人感兴趣。”

蜜菀眨了眨眼睛,明亮的眼睛里满是笑意,却故意侧着头询问道:“菀菀可是在与皇上讨论关于厨艺的事情呢,皇上这是说到哪里去了?”

康熙笑道:“朕也在与菀菀讨论关于厨艺的事情,菀菀又想到何处去了?”

胤祥和钰珩年纪还小,即使两个孩子聪慧伶俐也还无法理解康熙与蜜菀刚才的对话有何深意,但两个孩子却敏锐的发现蜜菀与康熙的心情都很好,因而他们也跟着开心起来,只觉得眼前的美食比平日里更为美味可口。

当晚,康熙将蜜菀拥在怀中,一边体贴的帮蜜菀揉着肚子,缓解月事来临的不适,一边柔声询问道:“菀菀这几个月受委屈了!听着那些流言蜚语,菀菀可有觉得伤心难过?”

“伤心难过倒也不至于。”蜜菀依偎在康熙的怀中,调皮的小手在康熙胸口画着圈圈,“就是觉得有些心烦罢了。”

康熙想起两位御医向他回禀的蜜菀关于滴血验亲的一番论断,好奇的询问道:“菀菀是如何得知滴血验亲的结果并不可靠的?莫非菀菀对医道一途也有涉猎?”

蜜菀见康熙忽然提及这个问题,连忙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告诉了他:“菀菀哪里懂得什么医术呢?只不过,菀菀曾经见过有人用此种方法进行滴血验亲,才发现原来滴血验亲之法其结果其实都有不准确的时候。”

蜜菀蹙着黛眉瞪了康熙一眼,娇嗔的问道:“皇上提及滴血验亲之法,莫非皇上也对胤祥和钰珩的身份有所怀疑么?”

“胤祥和钰珩究竟是不是朕的亲生骨肉,没有人比朕更加清楚。朕又岂会对此事心生怀疑?”

康熙想到一事,眼中闪过一抹揶揄之色,忽然低头在蜜菀耳边低声说道:“朕记得十分清楚,那时候你才为朕侍寝不久,身子娇弱得紧,朕都舍不得让你太过辛苦,不忍让你为朕频繁侍寝。胤祥和钰珩便是那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当时整日与你相伴之人除了朕之外,哪里还有旁人?朕又岂会怀疑胤祥和钰珩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