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祸国殃民的太后 16

“成绍南!”

“微臣罪该万死!”

骤然听到边关遇袭的急报,尚未让众臣反应过来。

洛薇惊怒交加,咬牙切齿的怒唤成绍南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尤为刺耳。

而成绍南此刻抖如筛糠的反应,则令群臣摸不着头脑,除少数消息灵通的知情人,能迅速想通这里面的关节。

“就算让你死一万遍,可能赔的了万千将士的性命!”

“五个月前,哀家听闻荒原,今岁春季遭遇冻雨,就已经料到边关形势,可能要不好,几个月以来,哀家多次召见你,都再三强调,要你务必得让边关加强防备!时刻注意打探荒原的消息,准备好充足的物资供应,作好能够随时应战的准备,你好大的胆子!”

成绍南此刻十分惶恐,因为是不确定的事,不便在大朝会上提议,太后只好多次在私下召见他,再三吩咐他,务必要加强边关防备的事。

可他认为,荒原辽阔无际,遭遇各种天灾的事,时有发生,太后一个女流之辈,经事太少,才会遇到点事,就大惊小怪。

对兵防事务不懂,却在这里指手划脚瞎指挥,耗费钱粮,给兵部与边关将士没事找事,慑于太后的威严,他口头上恭敬的应承着,实际上却是一直在敷衍。

却没料到,太后一直以来的担忧,竟然成真!

“请太后恕罪,边关要塞的防备,兵部历来十分重视,并没有轻忽大意,请太后明鉴!”

“你鼠目寸光,短视,还自大,听不进人言,现在才想到要狡辩,你早干什么去了!来人!给哀家,将他拿下!”

“启禀太后!如此要紧时刻,兵部要担任居中调拨人员与物资的重责,临阵换人,恐怕容易误事,请太后开恩,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请太后三思啊!”

“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请太后三思!”

洛薇冷笑道:“有些事,哀家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可是,有些事,哀家绝对是零容忍!”

“哀家向来最恨这种自己无才无德,还瞒上欺下之辈!误国误民,实在罪大恶极!纵然朝廷没人可用,哀家也绝不会,将百万将士的生命安全,再交到这种人手中!带下去,罗正卿,给哀家彻查!”

“兵部暂由永安公监管,兵部郎中兼大将军顾庆阳主持事务,虎威将军刘世言协理,兵部侍郎,也给哀家回府思过吧!”

“臣等谨遵懿旨!”

都是行伍出身,十分担忧前线的三人领命,洛薇才道。

“三位老卿家,都是从前线退回来的将领,对军中最为熟悉,哀家相信你们的忠心与能力,才会令你等临危受命,哀家需要你们拿出最快的效率,最有效的方案与安排,最真诚的态度,前线战况,务必要实时掌握,所有将士的功过,务必要如实记录在案,哀家绝不容许贪功、抢功,瞒报、虚报之类的事情发生!”

洛薇话中的冷意,身上透着的那种,仿佛随时都要择人而噬的强大气势,令朝中上下人等,皆噤若寒蝉,没有任何人,再敢生任何质疑。

包括永安公三人,他们都是在尸山血海中拼出来,每人身上都有股子慑人的煞气。

可眼前这位少年太后,身上透出来的煞气之重,竟然强烈到让他们都感到心惊不已,体会到别人面对他们发怒时,大气都不敢出的滋味。

可太后的出身与经历,是他们所有人都知道的,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从何而来,他们只能认为,太后这是实在被给气得太狠了。

也因此,谁都不敢再捻虎须,生恐自己不小心撞到枪口上,被太后给迁怒。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皇宫内外,朝野上下的气氛,都有些凝重,边关几乎一天一报,其中不乏捷报,却都始终无法让洛薇展眉。

这场战乱,有原主提供的些许信息,只是原主对这一切,实在太不上心,才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只记得为这事,朝中上下吵闹不已。

因为信息太过模糊,洛薇只好根据自己的推断,再三提醒兵部尚书成绍南,希望他能重视此事,提前早做安排,以期能够最大程度的减轻损失。

却没料到,事与愿违,一直以来,在她心目中,能力还行,私心不算太重,还算得用的成绍南,竟然会对她敷衍至此。

若非她早前有意将柳家安置在虎门关,在此次战役中,虎卫军不但成功将敌人挡在关外,还能有余力,两下支援龙安军与右翎卫,袁国这次的损失,可就大了。

领兵带将的人,在平时里主持兵部事务,可能不及读书人出身的官员周全。

可在战时,却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粮草辎重、器械补给方面的供应与安排,会更加及时,在调防安排上,也能仗着他们对袁国边境,以及对对手的了解,做出更恰当的安排。

洛薇对这些实务并不了解,就没有处处干涉的想法,她只需要把握大方向,然后根据结果,判断永安公他们工作效率,是否有达到预期。

“启禀太后,日照国送来国书,说是多莫部落去游说他们出兵,欲一起攻打我国,但其念及与我袁国,互为友邦,不忍破坏两国多年来的安定,所以拒绝多莫部落的提议,欲为他国六王子,求娶我袁国公主!”

听完鸿胪寺卿的奏报,洛薇冷笑道:“依哀家看,他日照国是在趁火打劫!”

“直接给他们回信,公主年幼,尚不到待嫁之龄,朋友来了,哀家有美酒召待,如多莫这等恶客临门,我国不惧任威胁,时刻枕戈以待!”

“禀告太后!那日照国占据地理优势,多年来,休养生息,若真的投入敌方阵营,对我国的威胁,可就大了啊!”

“怎么?依你的意思,就是从了他们,送公主过去讨好他们?肉不是割在你身上,你就不知道心疼!”

在这当口,首辅大臣左良成也出列奏请道。

“太后,此事,干系重大,我等万不可感情用事啊!前方虽有捷报传出,但形势依旧严峻,和亲,乃是睦邻友好的惯例之举,公主年幼,的确是事实,可从宗室中挑出合适人选,做为和亲公主,请太后明鉴!”

洛薇向来最为讨厌这种和亲行为,如今却要让她亲自做这种事,她是绝不会妥协的。

“在你们认为,和亲只是惯例,是小事,但在哀家这里,和亲,就意味着要牺牲许多人的未来,为何女子在你们心目中的地位低下,却又在关键时刻,想要仰仗女子的牺牲,苟得一时的太平,你们这些自诩为大丈夫的男人,不觉得汗颜吗!”

左良成跪地道:“纵然太后心中有怨,臣也要直言,和亲公主的付出,天下人都将牢记,也将感怀在心,此为解决目前困境的最好国策,还望太后能以大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