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3页)

眼睛不太好,赶车的还是官府里的人,她立刻便想到了魏春那日说的话。

“大娘,不知您是否有个女儿,叫魏春?”

“春儿?姑娘你认识我家春儿?”

听到自己女儿的名字,大娘一双无神的眼睛都仿佛有了色彩。态度也少了疏离多了点亲近。

玉容点点头,又想起大娘应当看不见,便笑道:“大娘,我叫玉容,魏姐姐半月前说要进城看望您,陶宝儿便是放在我家里的。他与家妹是好朋友。”

大娘一听到外孙的名字,顿时笑了。

“是!春儿上次来的时候说起过,宝儿被她托付给了村中一户姓玉的人家,当真是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宝儿很乖的。大娘,上次听说您摔倒了,怎么样,现在没事儿了吧?”

“我没事……”

大娘刚开了个口便叫那赶车的男人抢了话头过去。

“哪儿就没事儿了,没事儿魏平就不会让我送你去魏姐那儿去了。您呐,得听话,别老想着什么都自己去干,这不伤还没好呢,就又伤着了。”

“就一点小伤,我都说没事儿了。臭小子赶你的车,我们女人说话你插什么嘴。来来来,玉姑娘,你跟我说说我那外孙的事儿吧。”

玉容:“……”

方才上车瞧着大娘不苟言笑的样子,还以为她的脾性会很刻板,没想到,竟是看走了眼。

不过,这样的性情却要更讨人喜欢些。

两个人在车上聊的很是投契,等到了上阳村时,大娘口中的玉姑娘已经变成了亲切的容丫头。

“容丫头,我这腿脚不便的不好去你家找你,你若是不忙的时候记得来春儿家里瞧瞧我,我喜欢和你说话。”

玉容自然是连连应下。

说实话,她也是真心挺喜欢这余大娘的,尤其她还是魏平的娘。之前要报他救命之恩,给他送点肉送点吃的全都被他拒绝了。这回大娘来村里小住,自己给大娘做些吃食,看他怎么拒绝。

第二日她说话算话,一忙完手里头的事儿便带着小妹提着做好的几块鸡蛋饼去了魏春家。

几个大人说着话,两个小的坐不住,便和家里人说了声,跑出去玩儿了。

起先陶宝儿还挺快乐的,只是走着走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情绪便低落了下来。

“玉竹妹妹,你还有多久才长大呀?”

玉竹心头警铃大作。这小屁孩一脸正色的样子问这话,莫不要说等自己长大了就娶自己?

“你问这个做什么?”

陶宝儿似模似样的叹了口气道:“等你长大了,就能嫁给我舅舅了。”

“你舅舅??!! 陶宝儿你是不是没睡醒呐?胡说八道什么呢。”

玉竹翻了个白眼给他,转头朝二毛家跑去。她要去找二毛玩,才不跟这家伙玩儿了。

“玉竹妹妹,你别跑呀。”

陶宝儿跑的比玉竹快,几步就挡住了路。

“你别生气嘛,你要不愿意,那就不嫁我舅舅就是了。”

玉竹:“……”

好想撬开这家伙的脑子,看看他一天都在想什么东西。才几岁呀,就敢乱牵红线。今儿要换了是二毛,早就一拳头打过去了。

“陶宝儿,你还是个孩子呢,你舅舅的婚事自有你外祖母和你娘操心,你管太多了吧。”

“可是我外祖母和我娘都没办法了呀……昨晚上外祖母还哭了,说人家姑娘都嫌她眼瞎腿瘸是个拖累,都不肯嫁给我舅舅。玉竹妹妹,你这么好,肯定不会嫌弃我舅舅的。”

陶宝儿说着想起外祖母那伤心的样儿,自己也跟着红了眼睛。

外祖母可疼他了,他不想让外祖母那么难过。

玉竹听完可算是明白了,余大娘那情况,她还真不好说什么。陶宝儿也是一片孝心,才会乱扯自己和他舅舅。

“唉,陶宝儿,总之呢,这些都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儿。你舅舅到现在还没成婚说不定是为了遇上更好的呀。”

“遇上更好的?”

陶宝似懂非懂,回家就问了自家娘。

魏春真是没想到,玉竹一个四岁的小丫头,说话竟这样中听。听说她从小到都是玉容亲手带大的,想来定是玉容教的好。

话说那玉容真是挺好相处的,跟娘也谈来的来。

所以有没有可能……

“娘,娘……你还没告诉我是什么意思呢。舅舅能遇上谁呀?”

魏春下意识的想回答,转瞬却想起来自己和娘说话被这小东西偷听到了!

“小混蛋!谁让你把家里事儿都往外说的!”

还让一个四岁的小丫头给他当舅母,他是怎么说出口的!真是想想就臊的慌。

陶宝儿一瞧娘要来拧耳朵了,反应贼快,立刻跑出房门去搬救兵。

“奶!娘要打我!”

魏春:“……”

行吧,打是打不成了,她找娘去。

“娘,我瞧着你挺喜欢玉容的,阿弟也和她见过几次,要不,我去探探她的口风?”

余大娘有那么瞬间的心动,但很快就开口拒绝了。

“别去了,容丫头一家也不容易。下头又还有弟弟妹妹的肯定不想早早成婚。而且,咱家这条件,娶了人姑娘也是拖累了她。再说,人家也不一定能瞧上你弟弟,别到时候弄生分了。”

魏春还想再说点什么,可她娘已经恹恹的合上眼,摆明了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她也只能暂时将这打算压进了心底。

不过她还是存了份心的,所以后来和玉容来往时,态度比起之前,那又是亲近了许多。

一转眼便是一个月过后了。

沿海的十一月,虽然还不是太冷,但那海风一阵儿一阵儿吹着,玉容三姐妹都有些受不住的早早穿起了厚棉衣。

玉容姐妹两平时还能在被窝里睡睡懒觉,玉玲却得顶着寒风早早的出门。

天越冷,海货便越是能放,最近城里买鱼虾的外地客明显都多了起来。还有两三月就要过年了,大家都卯足了劲儿想多捞些鱼虾卖钱。

玉玲是尤其想多挣钱的人。

尽管家中已经有了十几银贝的存银,但离盖房子的钱可远的很。陶木都跟她讲过了,村中那些半石半泥砖的房子,那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泥胚筑的墙面要时时修缮,老一辈若是手里有些余钱便会去买上几块石料,趁着闲暇时间把它们凿成长条状加盖上去。不过有的人家几乎劳碌一生也只能加盖上两三层。

因为石头实在太难凿成形了,又是只能空余时间去做,每天一点每天一点,家家户户的进度都不一样,于是便有了如今上阳村的模样。

不过玉玲她们现在住的那个石屋,却不是几代传下来的。听说是一位已经过世的大爷自己独自打拼挣下了家业后,花了很多钱请了人来盖的屋子。因为没有亲眷,过世后屋子便归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