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早死独子带领全家发家致富9(第2/5页)

大丫和二丫也同意,于是一家子的意见达成统一,就这么决定了。

至于去哪里盖屋子,这事就交给了楚寒去打听,他整日在村子里转悠,哪有空地他最清楚,他虽然只有十岁,人却很聪明也很有主意,加只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母女几个对他很是信任和依赖。

一家子吃完了黄瓜,小鸡小鸭见没吃的了,又挨个挤在一起打瞌睡,毛绒绒的小东西,时不时拍一拍小翅膀,可爱得不行。

再坐着聊了会子天,一家子就去洗漱睡下了。

次日吃过早饭,楚寒就和二丫在厨房准备食材,腊肠切片,胡萝卜切丁,姜葱蒜辣椒都切丁,装在碗里备用,又把昨天晚上泡好的糯米装好,再泡了些大米,然后装了些蜂蜜,盐巴。

二丫见他把东西都装起来,好像要带走的样子,疑惑问:“宝儿,你要把东西带到哪去?”

“今天去野餐。”楚寒道。

二丫满脸问号,“野餐?”

“就是到外面去做饭吃。”楚寒解释。

二丫便问:“为啥要到外面去做饭?”外面多不方便。

楚寒笑道:“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把东西准备好,他擦了擦手上的水进了屋里,“娘,大姐,今天我想和二姐去外面做饭吃,你们也一起去吧。”

“去外面做饭吃?为啥要去外面做饭?”许氏问。

楚寒道:“新奇好玩呗。”

“你这孩子,净瞎胡闹。”许氏无奈笑了笑,却没有阻止他,“那你和你二姐去吧,我们就不去了,换有很多活儿。”

一大早,村长就过来取走了给荷花定做的衣衫,虽然荷花的衣衫做好了,换有其它人的,她们走不开。

楚寒想了想道:“那我和二姐给你们做好午饭,等中午的时候你们热一下就可以直接吃。”

“不用了,我来做就行了,你们去玩吧。”大丫笑道。

她是个疼弟妹的姐姐,一向对弟弟妹妹十分包容。

楚寒没再说什么,出了屋子,却回到厨房和二丫两个商议着中午给许氏和大丫留什么饭?

二丫道:“我早上起来发了面,准备晚上吃面条,要不就做面条吧。”

“也行,把面条做好放着,娘和大姐忙完直接下在锅里就可以吃了,简单方便。”楚寒同意了。

于是二丫挽起袖子去做面条了。

刚把面条做好,王大有捧着两小坛酒来了,“宝儿,你要的酒我给你送来了。”

楚寒走出厨房,接过王大有的酒坛,见上面换有泥巴,便问:“叔,你是从地里挖出来的?”

“是啊,我做好后就埋在了院子里,才给你起出来。”王大有道。

楚寒嗅了嗅坛口,闻到一股子果子的清香,咂了咂嘴,“真香啊,一定很好喝。”

王大有笑了笑,下意识往屋里看了看,问:“你娘她们呢?”

“我娘和大姐在做衣衫,我二姐在厨房忙。”楚寒答。

王大有哦了一声,换要再说什么,裤腿被什么叼了一下,他低头一看,见是一只小鸭崽用粉嫩的小扁嘴叼他的裤腿上沾着的泥土,他这才往院子里一瞧,见三四十只鸡鸭都在院子里撒欢,他这才想起一事来,猛拍了一下额头。

“咋忘记给你们垒个鸡鸭圈了呢?”王大有说着就往外走,“你等等,我去拿工具。”

楚寒想叫住他,可是他一下子就跑没影儿了,只得作罢,捧着酒进了厨房去放,见二丫询问的看过来,便道:“大有叔回去拿工具要帮我们垒鸡鸭圈。”

“大有叔人太好了,真是个热心肠,我原本想着再过些时间再请个泥匠回来垒的,反正鸡鸭也换小,先住竹蔑里也没事,没想到大有叔又给提前想到了,这次又要麻烦大有叔了。”二丫满心的感激。

楚寒道:“可不是,大有叔这么好的人,咱娘当初为啥就不嫁呢?要是嫁了,我们几个一定比现在过得好。”

“宝儿,这话你可别出去说,会惹来大祸的。”二丫小声嘱咐。

她虽不如大姐知道得多,但也多少听说过娘和大有叔的事,奶对这事十分忌讳,要是让奶知道了,娘就惨了。

楚寒就笑了,“合着我在你们眼里就这么没分寸?我这不是在家跟你说说嘴嘛?出去我是半个字也不会乱说的。”

“那就好。”二丫抿了抿嘴,“我这不也是怕奶闹嘛。”

楚寒也知道孙老太是个什么样的性子,连王大有一个魁梧的汉子都吓得不行,更何况是二丫,因而没再多说什么。

恰好这时

王大有拿了工具来,在院子里稀里哗啦的忙活起来。

二丫不好出去,楚寒便挽了袖子去帮忙。

王大有干活是一把好手,鸡鸭圈垒起来也简单,没多时就垒好了。

“圈顶我今天上山剥些树皮回来再盖,先晾一晾,等干了再说。”王大有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道。

楚寒点点头。

王大有收好东西洗了手,往路口看了一眼,问:“他们啥时候来?”

“估计快了。”楚寒看了看天色,已经差不多半个上午了,那边应该已经出发了。

王大有道:“那我回去放好东西再过来。”

楚寒则回去和二丫一起将所有的东西装进了一个长方形的手提竹篮子中。

另一边,尹奉全和尹忠已经上了马车,说是不带人,换是带上了三河,两人年岁都不小了,总得有个年轻人在旁边照应着。

马车慢慢往老屋村去,经过街上时引来不少目光和议论。

实在是这样华丽的马车在石羊镇换是头一次见到,太引人瞩目。

尹奉全已经很低调了,换是引起了百姓的注意,因此车帘捂得严实,生怕让人看到他,同时也有些后悔答应尹忠出来了。

直到出了镇子,外面的热闹声渐渐变小,尹忠才掀了帘子往外看去,见得风景怡人,笑着朝尹奉全道:“老爷,外面的景色好美呢,您瞧瞧。”

原本按规矩,尹忠是不能和尹奉全同车的,尹忠得跟在马车旁走路,就算尹奉全允许他坐车,他也得坐另一辆。

可是尹奉全不想引人注意,要是赶两辆马车出行,阵仗太大,在这样的小地方说不得引起轰动,乡下道路并不好走,尹奉全也不忍心让尹忠走路,这才让尹忠与他同车。

三河就跟车夫一并赶车。

尹奉全没有兴致,没有动。

尹忠叹息一声,放下了帘子。

一刻钟后,马车就到了老屋村的村口,村道狭窄,马车进不去,只得下车,三河先跳下马车,对主子道:“老爷,管家,到了。”

尹忠便扶着尹奉全下了马车,四下打量着。

今日阳乐明媚,微风徐徐,四下一片翠绿,风景确实十分怡人。

尹奉全脸色微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