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炼虚后期(第2/2页)

贾诩话音刚落,颜回就站了出来,“我提议,新朝都城选在洛邑。那里既是前朝古都,又是天下之中,华夏龙脉汇聚之处。立为新都,正是相宜。”

儒家一直主张恢复周朝礼制,

而将新朝都城选在洛邑,便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

正可践行儒家之主张。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登基称帝之初,也是将都城设在洛阳,后来又改为长安,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不自信”。

一则是刘邦对后世子孙不自信,生怕他们守不住江山社稷。

故而选在更稳妥的关中。

二则刘邦称帝时,境内还有大小封国,并未真正实现天下一统。

就更不敢定都洛阳了。

再就是当初的洛阳太过狭小,未经充分建设与开发,确实也有点寒酸。

秦墨自然就没有这些顾虑,他看中的是,洛阳乃天下龙脉汇聚之处,正是修行的最佳场所,道:“那就改洛邑为洛阳,立为新朝之都城。”

“王上圣明!”

众人齐齐行礼,皆无异议。

接下来,众大臣又共同商议了天下行政区划,取消各国边界,重新划分九州,厘定郡县,全面实施郡县制。

这在历史上,或许是开天辟地之事,因为没有任何先例可循。

越国却大不相同。

且不说秦墨这个熟读上下五千年之人,就是贾诩、荀彧两位来自东汉末年之人,那也都是见过大世面的。

一切都有迹可循。

包括之后讨论的皇帝称号,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计量等事宜,放在秦始皇身上或许意义重大,

在这,不过就是照搬照套而已。

并没有什么新意。

廷议一项一项快速的过,将颜回、项燕等战国土著惊的是目瞪口呆。

“难怪越国能一统天下,竟有这等王佐之才。”颜回等人心中惊叹,对贾诩、荀彧那可真是高瞻远瞩。

就差顶礼膜拜了。

秦墨端坐上首,静静看着贾诩表演,心中好笑,面上却平静无波,时不时还要当个工具人,好好配合一下。

装哔就要装圆满。

议定一切,最后才轮到军队整编一事。

灭齐之前,越国就已经拥有一百八十万大军,除了灭齐费了点兵,之后灭魏、灭楚,几乎就是一路横扫。

没什么伤亡。

正因为此,越国军队规模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粗略统计,将所有战俘计算在内,越国一共拥有三百三十余万大军,几乎达到历史之最,让人目瞪口呆。

显而易见,

新生的王朝内无百越之患,外无匈奴之险,是用不上这么多大军的。

必须大规模裁撤。

如何取舍、整编这支大军,就是一门大学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