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天帝开封神(第2/3页)

子郊与子洪就是殷郊和殷洪,即将成为皇后的姜氏,所生的两位嫡子。

他们可没有微子启那种尴尬的庶出身份,未来的天子,必在这两位之中。

虽然现在寿王还没登基,就考虑下一代未免太早,但姜桓楚作为东伯侯,自然是要未雨绸缪的。

一位老人想看看外孙子,总不能拒绝吧?

黄尚唤了内侍过来:“两位公子现在何处?”

内侍禀告:“禀告殿下,两位公子正在学舍,还未回宫。”

姜桓楚脸色微变,明知故问:“学舍?莫非是那黄裳先生?”

黄尚点头,不吝盛赞:“先生道合天地,德配阴阳,两位公子能在他座下听讲,乃是幸事!”

姜桓楚这下坐不住了,赶忙道:“殿下,那黄裳来历神秘,不可轻信啊!”

黄尚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东伯侯言重了,孤欲拜先生为上大夫,被其婉拒,朝中各大夫与其论学,皆甘拜下风,这等学究天人,博古通今之辈,乃是真正的道德之士!”

姜桓楚苦劝无果,顿时觉得食不知味。

那黄裳的讲学,如今已成为朝歌一景。

姜桓楚都去偷偷听过,一时间惊为天人,方知卦象还有那样的演绎之法。

商朝时期是没有春秋左传,更无四书五经的,贵族所学的学问,都与卜卦有关,且都是人族三位圣皇留下。

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即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即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即归藏八卦。

至于后世所言的《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等,并非黄帝和神农所著,而是代代口耳相传,再由后人归纳总结所成。

因此现在能选择的课程很少,翻来覆去都是卦象,但在有限的条件中,黄裳的易经道藏衍万物,问天地,因材施教,开窍明智,借着八百诸侯聚朝歌的时刻,不仅每日都有大量的听讲者,座下已有三百弟子,为其宣扬学问,在诸侯百姓中游说。

大诸侯对其十分排斥,即便是姬昌也是视之不见,但小诸侯却有不少敬若神明,更为其弟子赐姓,笼络人才。

在这个年代,有姓氏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八百诸侯,又称为百姓。

是的,百姓并非日后的庶民大众,而是指商王宗室之外的贵族阶层,即各地姓族的族长。

他们是统治集团的基石,所谓百姓千官,百姓的位置还在千官之前。

由此可见,这些诸侯居然为了收拢黄裳座下的弟子,主动赐予其姓氏,这是多么看重的一件事。

没办法,在这个诸子百家还未诞生,诸侯里面也有许多文盲的时期,黄裳所传授的学问,真的太宝贵了。

越是如此,姜桓楚越是极力反对,乃是保守贵族里的中坚,他甚至已经与朝中不少贵族官员窜连,要对这群弟子下毒手,没想到现在连殷郊和殷洪都被“毒害”了。

万一他们也成了开明改革党,后果不堪设想!

姜桓楚再无宴饮的兴致,身体也马上不舒服起来,匆匆找了个借口告退后,立刻唤来儿子姜文焕:“你今日去了哪里?”

姜文焕满身尘土,脸上也是黑不溜丢的,却是笑得很灿烂:“我与苏全忠比武,各有胜负!”

苏全忠是冀州侯苏护的儿子,也是天生神力的猛将,此次随着苏护入朝歌,与姜文焕不打不相识,整日厮混在一起,摔跤为乐。

姜桓楚本来对于儿子的勇武是很赞赏的,但一想到那些平民都有了高超的文化,姜文焕身为东鲁小侯爷,笑得还像个文盲,就气不打一处来:“整日就知逞凶斗勇,成什么气候,从明日起,你去那黄裳的学舍,好好学习八卦易经!”

姜文焕大张嘴巴:“啊?我不要!”

姜桓楚下意识地压低声音:“殷郊和殷洪两位公子也在那里,你作为他们的舅舅,如果能带他们出来玩耍,为父倒是不会反对的!”

姜文焕明白了,笑嘻嘻地抱拳:“遵命,我一定将两位公子成功扭转过来,读书有什么意思,练武才是我辈该做的事情!”

第二天,姜文焕兴冲冲地去了。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很快,姜桓楚发现自己的儿子不见了,甚至都不再回驿站。

他起初通过手下,得知了姜文焕成功与殷郊殷洪混在一起,是很欣慰的。

但渐渐的,越来越不对劲。

终于这一晚,他逮住了姜文焕。

短短十天时间不见,昔日戴九云烈焰冠,穿锁子连环甲,腰系白玉带的小侯爷,已经一身文士长袍,长身玉立,挥舞着手臂,对着下方的平民进行激情澎湃的演讲。

姜桓楚大惊,一把拉住他:“你在做什么?”

姜文焕看到父亲,下意识缩了缩脖子,不过眼神很快坚定下来,掷地有声地道:“父亲,古旧的思想应该抛弃,时代在进步,劫数在酝酿,必须用开明的眼光看世界,才能让我人族堂堂正正屹立于天地之间!”

姜桓楚双手颤抖,惊怒交集了半晌,挤出一句话来:“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

与此同时,另一处大院中,崇侯虎看着自己的弟弟崇黑虎以及几位儿子,也是诧异得睁大了眼睛。

北伯侯崇侯虎是四大诸侯中最跋扈的一位,横征暴敛,欺压平民,鱼肉乡里,对于帝乙的调令也常常拖延,每次兵马粮草都是最后都到。

不过能成为四大诸侯,没有一个简单角色,崇侯虎越是如此,帝乙对他的忌惮反倒越小,更加提防整天以圣人面孔待世人的姬发。

这和自污是一个道理。

不过也不是完全的自污,崇侯虎的性格本来就比较暴虐,再加上没什么文化,可谓本色演出,效果最好。

当然,越是大老粗,往往越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身学问,笨鸟飞不起,就要让小鸟先飞。

崇侯虎在确定黄裳是有真才实学后,立刻将自己的儿子们送去学舍,反正不学白不学,没准回来开口就是一腔倍儿标准的八卦腔。

确实腔调变了,别说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就连那生撕虎豹的弟弟崇黑虎,都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为人族崛起而读书!”

崇侯虎瞪着他们,恶狠狠的脸色突然变化,笑得老怀大慰:“真有文化!”

……

学舍上方的书声琅琅,越来越洪亮,在一群父亲们或哀嚎,或欣慰的反应中,诸侯的下一代,年轻人睁眼看世界,诸侯的这一代,则齐聚登基大典。

七月初九。

诸事皆宜,不避凶忌。

依旧是大鼎环绕,天命玄鸟,黄尚拾级而上,耳畔传来宣读诏书的声音,以太师闻仲和三位宰相商容、比干和微子启为首的群臣,带领八百诸侯,在庄重威严的气氛中,山呼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