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3/5页)

顾老太本就生得牛高马大,一双大脚四十二码,又长年累月干体力,那力气哪是黄柔能抗衡的,没两下就给生拉活拽的弄进屋,又帮着把幺妹放下来,“喏,老三,给娃盛汤拌饭里头。”

很快,幺妹手里被塞了满满一碗酱红色的拌饭。

长腿叔叔真好,知道她很能吃,给她盛得满满的,油油的,她决定,不记仇啦。

顾家的房子不止外头新,里头也是新的,墙上贴着一张黄底的“五好家庭”奖状,饭桌是新打的,没上过油,还散发出原木的香气。上头摆着一个大土碗,碗里是烧得红通通,油汪汪的红烧肉,每一块都有男人拇指那么大。还有一碗切成薄片的腊肉,红白相间……哎哟,一家四口大晚上的,吃俩硬菜。

黄柔愈发不好意思,这不打秋风嘛。

顾家人少,只有老两口和两个尚未成家的儿子,全是壮劳力,光一年工分就吃不完。何况顾老三还在外头当兵,听说一个月能得不少津贴呢,有钱有肉有布,可不就是地主一样的好日子?

顾老太指指奖状,得意的说:“咱们在家种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老三在外头参军卫国,还打了胜战,党和政府奖励咱们家的。”

黄柔顺着夸了两句,有县里特发的奖状护着,就是张爱国也不敢拿顾家怎么样。

幺妹抱着满满一大碗肉汁儿拌饭,只觉这奖状贼漂亮,中间是黄色的,写着大大的“五好家庭”,上下两截是红色的,上头有爷爷说的天安门广场,左右是两个大红灯笼,要给她她能抱着睡觉。

顾老三看她笑眯眯的看着奖状,也不由自主跟着笑起来。以前觉着奖状就是个虚头巴脑的,现在看来,能让人开心也是它的作用。

顾老头是个佝偻的老人,脸上沟壑纵横,木讷的对她们点点头,自个儿夹两块肉,拐了拐老二,端着饭碗去厨房吃了。虽然是好心,想让黄柔别那么放不开,可黄柔却更尴尬了。

只有幺妹那小馋嘴,怡然自得。

她坐在高高的大板凳上,晃荡着两只小胖腿,眼瞅着腊肉。今儿这俩硬菜,她长这么大还没吃过呢,白活了她的三百年诶。

顾老三看她嫩嫩的娃娃脸上总做出大人表情,也是好奇得很,“你是要吃肉吗?”

胖娃娃猛点头,妈妈说了在别人家里要懂礼貌。

顾老三夹起一块肥的,想了想又给换成瘦的,小姑娘嘛,估计不爱吃肥的。

谁知幺妹猛摇头,“我要肥肥的叔叔。”不待他问,她已经主动龇开嘴巴,露出稀稀落落的小牙齿。黄柔怀她时营养不良,出牙时也没补钙,她的牙齿比几个姐姐小得多。

牙齿一小,牙缝就大,吃啥塞啥,尤其瘦肉那是逢吃必塞。

顾老三哈哈大笑,那小脑袋一转,一副“我不跟你计较”的表情,可把他一颗直男心给萌化了。这么好玩的丫头,她妈教得真好。

视线转过去,正好看见黄柔莹白的脸,在昏黄的油灯下,竟然是说不出的温柔和美丽。

还是跟以前一样啊……不,准确来说比以前更美丽。

以前的她,是小兔子似的柔弱,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被大老爷们的荤话弄得抬不起头,被小伙子们的口哨声羞得双颊绯红,被好友设计得只会掉眼泪。

现在的她,是一个自信的母亲。

听说崔建华死讯的那一刻,他真想看着她的眼睛说:那换我来保护你吧。

她本是莲花一样高洁、美丽的人,她应该继续上大学,穿着洋气的裙子坐办公室,看报纸喝咖啡,而不是在这牛屎沟浪费青春。

顾老太把儿子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既欣慰,又遗憾。欣慰的是他这么大年纪终于知道看女人了,再不看她都怀疑他是不是有问题了。可看谁不好,偏看小黄老师?

崔建军死了这么几年,黄柔的品行她都看在眼里,人是个好人。老二正好没说上媳妇儿,她也有心把她跟老二凑一对,反正幺妹一丫头,以后好好打发一副嫁妆就行,比那些带儿子的寡妇强多了。

可谁知老二那死木头,无论她明里暗里怎么劝,他就是一句“你别乱点鸳鸯谱”。

说谁乱点鸳鸯谱呢?老三可是顾家的骄傲,马上就能当连长的人,不说娶大官的闺女,怎么也得是个文化人吧?也不对,黄柔也是大学生,也有文化,她纠结的是她的寡妇身份。

总之,非黄花大闺女配不上自家儿子啊。

这么想着,也没一开始的热情了。

黄柔心思细腻,很快发现,只浅浅的吃了几口饭菜,就说吃饱了带幺妹回家,怕家里人担心。

天还半亮,月亮已经升起,四周是青蛙“呱呱呱”的叫声。趴在妈妈背上,幺妹摸着圆鼓鼓的小肚皮,“妈妈,长腿叔叔真好,我喜欢长腿叔叔。”

黄柔“噗嗤”一声乐了,“先不还一脸不乐意嘛,怎么这么快就当小叛徒啦?”

“嗝……叔叔给我肉吃。”当然,她尿叔叔头上,叔叔也没怪她呢,跟三伯一样好。

黄柔又笑了,“能给肉吃的人太多了,那你岂不是要见一个喜欢一个?”

幺妹一想也是,反正谁给的肉最多最好吃她就最喜欢谁吧。

***

过完六月,时间似乎过得更快了,因为天越来越热,下午一点到三点之间不用上工分,晚上下工时间延长到八点,回家吃过饭就睡,没时间家长里短,幺妹也没八卦听了。

没有八卦听,又不让她去河边继续找大项链,小地精闲得只剩吃土了。

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大伯又给换了一堆新土,味道虽然没以前的好吃,但对修灵有很好的效果,到稻子成熟的时候,她终于又能听见小草草说话了。

当然,作为小地精,对时间是没概念的,只知道植物的青赤黄白黑生长化收藏,她通过金黄色的植物颜色推断,现在应该是丰收的季节。

“我又可以说话啦小兰兰!”

“我要跟你聊天,聊一个星期那么长!”

翡翠兰伸个懒腰,慵懒的半闭着眼,“哦。”

“你……你就没有什么想告诉我的吗?”像小秘密呀,听来的小八卦啦,它们的耳朵最灵啦。

“我又不像茅坑边那位。对了,前几天又发了几苗,给分开一下吧,太挤了。”

幺妹扒开它的根脚一看,松软潮湿的土皮上果然多了四五个嫩绿的小芽芽,加上原来的五个,已经有十一苗啦。

正好二伯在家,在院子四个角落分别移植两苗,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长出一溜儿的兰草。幺妹蹦跶着这儿看看,那儿瞅瞅,总觉着还缺点啥。

对了,花花。

对于身后忽然多出来的两条小尾巴,王二妹也没当回事。她背着一只竹篓,手拿镰刀走在前面,一路走一路割猪草,挑着人少的地方,拣着肥嫩的鬼针草,鹅肠菜,苜蓿草,野油菜,很快割满一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