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第2/4页)

同胞弟弟已经上二年级了,可小汤圆依然是该吃吃,该喝喝,唱歌跳舞出风头她最喜欢啦,要是哪次没能成为舞台上最靓的崽,她回家还得哭鼻子呢!

此时,他们一人占据姐姐一只手,跟着姐姐来到熙熙攘攘的人力市场。这是市里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量下岗工人而专门开辟的一块场地,顶上搭着大块石棉瓦,层高挑得很高,底下务工者按劳动技能和特长分门别类站好,每天早上会有用人单位前来挑人。

其中很多都是以前河边的“站工”,因为抢夺工作机会和老乡拉帮结伙问题,发生过几次打架斗殴事件,市里干脆给他们划个统一的地点,方便管理。

这个点儿正是阳城市最热的时候,外头蝉鸣阵阵,路边蒿草晒得垂头丧气,里头站工们也无精打采,三五成群坐水泥地上,屁股底下垫个化肥口袋或者鞋子,要么打瞌睡,要么东拉西扯吹散牛。

姐弟三人进去的时候,大家抬头看他们一眼,见是三个穿着洋气的孩子,一看就是干部家庭出身,估摸着是跑着玩儿来错地方了。

小汤圆的胖手里还捏着一根白白的糯米冰棍儿,她舔吧一口,再踮着脚尖递给姐姐舔吧一口,小橄榄目不斜视,才不要吃她们的东西(口水)呢。

大家看了一眼,很快收回目光,继续瞌睡吹散牛。倒是有个中年女人凑上来,热情的问:“小姑娘你们找谁?要保姆吗?”

原来,这儿不止有男人来找工作,还有不少农村女人,都是田地里活计干完了没事儿做的,村里人干个体挣得盆满钵满,她们就来城里找份工,干十天半月挣点孩子学费啥的,还能给自己买身新衣裳。

老百姓的日子啊,眼看着是一年比一年好起来了,农民脱离了土地也不用担心饿死了!

两小只赶紧看向姐姐,“姐我们来干啥?”

崔绿真也不说话,继续四处打量,眼睛只看男性。

“小姑娘是要找干活的吗?我男人能干,力气大,这几天家里母牛下崽他出不来,顶多三天,你要的话我这就回去换他……”

绿真摇摇头。

女人眼珠子一转,“那你是要找照顾老年人的吗?我有个妹夫,刚退伍,身强体壮,再胖的老人都能背上背下,你们家住几楼?”

她实在是太热情了,崔绿真有点不习惯,干脆点名自己的要求:“阿姨,我想找个当过兵的,力气大,反应灵敏的。”

“这好办,我还有个堂兄弟他……”话未说完,周围已经有人抢着说:“我!”

“我当过兵。”

“我力气大,能徒手抓兔子。”

甚至,有几个年轻男人已经拥过来,将她们众星拱月,这时候的农村劳动力剩余程度可见一斑。

崔绿真看他们一个个都很真诚,甚至还有人忙着掏出退伍军人证,其他人为自己没随身携带而懊恼。这时候退伍安置工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安置到铁饭碗,有关系的有军功的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普通士兵就只能到小厂和乡镇企业,没干几年就倒闭的也不少。

可能是因为爸爸的缘故,姐弟仨对军人有种莫名的熟悉和亲切,热情的跟一群叔叔攀谈起来,大概知道他们是哪个县哪个乡镇的,家里情况都不大好。

崔绿真了解一圈下来,发现有三个还挺符合她要求的,只不过都是隔壁市的,家离这儿挺远,她有点犹豫。

“这样吧叔叔,我们回去商量一下,明儿还来。”

三人眼睛一亮,神情振奋。

说实在的,他们在这群站工里其实没啥优势,别人要么会泥工,要么会瓦工,或者水电工,再不济也会开拖拉机,可他们在部队里待了几年,又在小厂当过几年保安,已经没啥拿得出手的技能了。

“叔叔你们明天要是还没遇到合适工作的话,就在这儿等我们一下,明天下午三点,我们还过来。”

三人感激不尽,乐呵呵搓着手目送他们离开,这仨孩子说话文邹邹的这么懂礼貌,一看就知道父母家教极好。如果能在这样的人家做工,谁不乐意呢?

现在外头开皮包公司的“老板”可多了,专门挑农民骗,很多活儿干了却拿不到钱的,反正账他们是认的,钱是没有,拖欠两年三年就是不给,让他们求助无门。

能就来找工做的,都是家里缺钱的,谁能等三年五年?

走出人力市场,小汤圆舔完冰棍儿,又把手也舔了舔,“姐,我们来干嘛呀?”

小橄榄嫌弃的瞥开,“顾婉真你能不能讲究点儿?”

小汤圆“哼”一声,“我就喜欢吃冰棍儿,你管得着嘛?”

明明是双胞胎,还在同一所“房子”里住了十个月,可家里这么多孩子就数他俩最爱抬杠,互相杠。崔绿真热得不要不要的,没空听他们抬杠,打断道:“我来给你们找两个保镖。”

“保镖是啥,好吃吗?”

崔绿真&橄榄:“……”小傻瓜小白痴!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叭叭叭宣传,当天晚上,全家都知道绿真要给他们找保镖的事儿了,大家七嘴八舌问原因。

崔绿真又不好明说是有人等着要吃绝户,怕气坏奶奶。因为啊,她们家七个女孩,这不更是明晃晃的“肥肉”吗?在更多猥琐男的眼里,崔家就是一块巨大的肥肉,谁都想来咬一口的!

真是想想就好气哦,这些王八蛋!

她深吸一口气,平静呼吸后才道:“以后橄榄和汤圆不在一个班,上下学奶奶也不好接,干脆给他们一人找一个保镖吧,这样奶奶就不用着急赶时间啦。”

他们现在已经不去市三纺子弟学校了,加上小八斤直接上市机关幼儿园,放他们自个儿上下学肯定是不现实的。上个学期期末,崔老太就因为赶时间去接三个孩子,在人民广场不远处的土坡上摔了一跤,躺了大半个月。

崔家儿子儿媳们想起这茬,倒是非常赞成:“行,那就请呗,到时候开老三家车去。”

能给老娘省点事儿,开车算啥,他们掏钱都愿意!当然,学章和绿真妈肯定不同意他们掏钱,他们只能力所能及的给他们提供帮助罢了。

只有崔老太不大情愿。

“我一天到晚就做个饭,也没啥事儿,何必花冤枉钱?”

绿真挽着她的手,把头轻轻靠在奶奶肩上,“只要能让奶奶轻松点儿,这就不是冤枉钱。”

顾老太闲不下来,发现孙子孙女跟她也不怎么亲,干脆去皮革厂上班了,把三个孩子扔给崔老太,一带三,确实是为难她了。

“没事,到时候我工资全给他们开工资,不多花钱。”顾老太大方的说,她一个月两百块工资呢,按照外头的物价和工价,请保镖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