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礼物。)(第2/3页)

现在已经长出小果果来了,就是还很小很小,她摸过一回,又绿又硬,小内监很尽职,一条虫子都看不见,每片叶子都养得碧绿可爱,看到它温离慢心情就很好。

她喜欢,官家便也不讨厌,他看向那小得可怜的果子,沉吟道:“……葡萄国期约莫在八月左右,你还有的等,且这是第一年结果,滋味恐怕好不到哪里去,钟肃说过,这并非什么名贵品种,只是很普通的葡萄。”

温离慢啊了一声:“我都没吃过葡萄呢。”

官家睨她一眼:“葡萄干你吃得不少。”

御膳房绞尽脑汁地给她做糕点,没少用到葡萄干,平日她看书,坚果蜜饯的也都给她准备一盘,她何时没吃过了?

去年她到兰京,身体正是最差的时候,生冷水果向来少碰,葡萄性平,今年倒是可以许她多吃些,只是吃多了牙要酸倒,她这副贪吃德性,官家暗暗决定,待她吃葡萄时,他决不提醒,要给她一个教训,免得她逮着便没完没了,从来不知收敛,遇到爱吃的总要贪嘴。

“那味道也不一样呀。”温离慢振振有词地反驳,“且我也没有吃多少,官家休得冤枉我。”

他停下为她推秋千的手,从背后把她搂住,两人面颊贴得极近,边上的宫人都低下头来不敢看,温离慢抱住官家的手,主动亲了他一下。

他的脾气便这样被亲没了,连带着中午带她看赛龙舟,那群不穿上衣不知廉耻的东西给他受得气,这会儿都跟着烟消云散,心情瞬间舒畅,连眼眸都变得深沉起来:“……突然这么乖,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温离慢觉着这样说十分伤人,她认真道:“我一直都很听官家话的。”

言下之意便是她没有打过坏主意,她是大大的良民。

官家轻笑,也回吻了她一下:“嗯,杳杳是很乖,要是再听话一点,少吃点甜的,就更好了。”

嗯……温离慢开始装傻,不回话,官家捏了捏她的耳朵,“好了,玩得差不多了,该回去梳洗准备睡觉了,还有你晚上的药。”

温离慢乖乖被他牵起来,“官家不喜欢荡秋千吗?”

官家低头看她:“你当朕是什么人?”

“可是很好玩呀。”

“哪里好玩?”

温离慢想了想,拉住他的手把他往秋千上推,意思是让他坐上去感受一下,大抵意思就是官家试过便会喜欢。

官家叹了口气,没拗过她,温离慢走到秋千后面,双手贴在官家背上用力一推──

嗯,纹丝不动。

她连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还是推不动,往下一看:“官家不要踩在地上呀!那我哪里推得动?”

官家眯起眼睛,心说她还是不知道什么叫厉害,他抬起腿,温离慢满心以为这回自己能推起来,但很快地她便意识到自己的天真,哪怕官家脚不沾地,她照旧推不动!

官家从秋千上起身:“现在死心了?”

温离慢抿着唇,发出一声气音,官家还非要气她,弯腰凑近她耳边,轻声道:“小姑娘喜欢的东西,朕才不喜欢。”

温离慢伸手打了他一下,轻轻的。

官家嘶了一声:“你胆子怎么这么大?连朕也敢打?信不信朕收拾你?”

温离慢仰起脸:“那你亲我吧。”

官家那副严肃的表情便装不下去了,他弹指给她一个脑瓜崩,牵起她的手往内殿走:“亲你怎么是收拾你?”

“亲我我心跳就加快,那还不是收拾我?”

尽是歪理,官家拿她没办法,打不得骂不得威胁不得,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断她的甜食,逼她喝药。

帝后携手步入内殿,说说笑笑,气氛十分轻松,寿力夫瞧着也忍不住笑容满面迎上来:“官家,大喜!大喜啊!”

瞧着这没眼色的就来气,“喜从何来?”

“方才官家陪娘娘散步,兵部送来了塘报,塘报中说,钟老将军北上,于黔石关大败东胡,活捉东胡名将史围赛,已令随行卫队先一步押解史围赛进京,值此端午佳节,岂不是大喜,好事成双?”

温离慢不认识史围赛,也不知道黔石关在什么地方,但她听明白了,钟老将军打了胜仗,这是件大大的好事,会让官家开心。

果然,官家面上已有了笑容,这极为难得,要知道他素日里很少笑,即便笑了也都是对着温离慢,旁人想得到这样一个笑容,怕是只能在梦里,如今他大笑道:“甚好!钟肃不堕我大魏铁骑威名,不辱温皇后,旗开得胜,当赏!”

又问温离慢:“杳杳,你说,该赏钟家些什么?”

温离慢哪里知道?“我不知道,官家问他们便是。”

官家想了想,深以为然,钟家什么也不缺,只缺正大光明站在温皇后身边的机会,如今钟肃大胜,他暂且按住不发,只待钟肃大军回京再行封赏,却已私下命人拟旨,封钟肃为一等辅国公,赏食邑封地,黄金万两,其赏赐之丰富,连寿力夫都为之咋舌。

不过还要看钟肃接下来表现如何,东胡人骁勇善战,是马背上的民族,活捉史围赛确实可以令士气大增,可见老骥伏枥,仍旧丹心碧血,不知那赵帝泉下有知,是否肚肠都要悔恨发青,竟活生生将这样的良将送到他手中。

因着钟肃大破东胡,官家十分高兴,晚间还许温离慢多吃了两颗蜜饯。

之后大军也频繁传来捷报,说出来令人不敢置信,钟肃率大军出征北上,小半年来,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竟未尝败绩,朝中大臣们这回也是彻底服了他,先前因着钟肃年纪大还提出异议的人也再不敢言语──年纪大?年纪大又如何?便是年轻力壮的大将,也不敢说与东胡人交手,能无往不胜!

钟肃写回来的信里提到,此生在流放之地蹉跎二十年,原以为要了此残生,不想得遇明主,虽面有刺字,然而那二十年的流放生涯,也并非全无用处。

流放之地在赵国边境以外,虽苦寒贫困,离东胡却很近,时常要与东胡人打交道,尤其是流放之地的官吏,私底下也做着贩卖罪人至东胡做奴隶的勾当,在那生活二十年,钟肃钟达都会说一口流利的东胡话,钟不破虽说不溜,却全能听懂,又因为官吏私贩人口,他们对东胡知之甚深,此番出征,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官家看完钟肃最新一封的家书,轻笑:“这老家伙,居然也会奉承朕了。”

可见猛虎困于囹圄,便与家猫无异,然而一旦出闸,便是大杀四方。

那个曾经令无数人闻风丧胆的钟将军,似乎在战场上重新找回了壮志与归宿,通篇家书尽显蓬勃豪气,整个人宛如回到壮年时期般雄心勃勃。

温离慢巴着他的手臂也往家书上看,他抚了抚女郎长发:“朕念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