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意外(第2/2页)

“娘!”常妍脸上白一阵青一阵的。

襄阳侯四公子猝不及防地订了国子监祭酒家的女儿,她一直都想不通。直到她身边的嬷嬷打听出那国子监祭酒家虽是读书人家,祖上却是大商贾,出过两任盐运使,陪嫁全是田亩商铺、珠宝古玩,她一口气堵在胸口,到现在也没有下去。

和黄家公子认识,完全是偶然,能得了黄公子的青睐,那更是想也没有想到的事。只是她再也不想去喜欢一个人了,有一个人喜欢她,她懒得去计较那么多,就这样轻易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她母亲从前有多欢喜,如今听说了常珂的婚事就有多不甘。

就算是这样,也不能把她的婚事说得这样的不堪啊!

她道:“事已至此,我们各过各的日子,有什么好比较的。”可她还是没能忍住道,“黄公子再不好,那也是读书人。以后科举入仕,有的是前程。温家再好,也不过是个武夫,是个武官。您以为那都指挥使是这么好做的。京城这么多的功勋子弟,又有几个做到了都指挥使的。”

“这倒是的!”二太太终于平衡了很多。

直到温家和常珂的婚事定了下来,温家来下小定,除了十八两重的实心如意金钗,还送了一斛个个都有莲子米大小的珍珠,永城侯府的妇仆们都跑到温征路过之地看新姑爷,二太太这才又大惊失色,问贴身的嬷嬷:“你说什么?四姑爷家里挑了一万零一两银子做聘金?”

聘金和聘礼还有所不同。聘金只是聘礼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温家除了会送上一万零一两的银子,还有其他的东西。

那婆子就算向着自家的小姐也难免讪讪然,道:“温家的全福人说了,温家的长辈觉得四小姐的人品相貌都是万里挑一的,所以破了温家的惯例,拿了一万零一两银子做聘礼,至于其他的什么衣物、首饰之类的,全都会照着京城功勋之家的小姐们照办。”

二太太急道:“就算功勋之家的小姐们也有所不同,他们家是照着哪家的小姐下的聘?”

那婆子缩了缩肩膀,小声道:“照着魏国公府大姑奶奶当年出阁时候的聘礼拟的礼单。”

二太太气得差点倒仰。

谁能和魏国公府的大姑奶奶相提并论?魏国公为了让魏国公府的产业落到自己的女儿手中,儿子死了都硬挺着不愿意过继,魏国公府一大半得财产都给了女儿做陪嫁。

谭家得了那么大一笔财产,下聘的时候能小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