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地下城(第3/8页)

路程非常远,仿佛会通到地心。不知走了多久,他们渐渐地听到了流水的声音,而且温度明显升高。林旭走在前头,忽然站立不动了,瘦猴警惕地问道:“怎么了?”

林旭回头看着叶炜说:“你带着的那只猫呢?”

叶炜轻笑一声说:“我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也许和陈昊在一起吧。”

林旭转头盯着叶炜,指着前面的路说:“你们看。”

冯老九和瘦猴朝手电筒照着的地方看去,地上有类似猫足的痕迹,但是走到前面一些就消失了。瘦猴艰难地说道:“前面没有脚印……也没有猫往回走的印子……”

胖三冷汗直冒,心虚地说:“这只猫走到这里就消失了?”

他马上看着叶炜,说:“到底怎么回事?”

叶炜看脚印的眼神令人发毛,他完全不像在对其他人说话,声音轻微得像低叹一般,说:“它进去了……”

叶炜这样的表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法忍受,但是胖三背着周玦,所以无法挪动,瘦猴则在他的身后,即使想揍他也够不着。叶炜根本无视他们几个人,对林旭说:“继续走吧,老伯。”

林旭把目光放在他身上看了几秒,他没有说话,继续领着众人朝前走。那种潮湿闷热的感觉让人越来越难受,空气闷热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胖三因为背着周玦,无法擦汗,一边喘气一边问道:“还有多久才能到?”

林旭拿着手电走在最前头,说:“就在前面,到时候你们就会看到了。”

林旭带头没走多久,终于从那狭窄的通道内钻出了头。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一道巨大的瀑布,流水声震耳欲聋,犹如一条地下银龙般令人不敢直视。

没想到,这个村子的底下居然有如此大的地下溶洞。最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溶洞内竟然有如此壮观的瀑布。

瀑布的水流非常急,四周也因为瀑布的缘故满是水雾,就像在水和云之间一般。

胖三忍不住说道:“仙境……这一定是仙境啊。”

连最不动声色的叶炜也不禁惊叹道:“这……这怎么可能做到!”

林旭眯着眼看着那巨大的瀑布说:“这原本就是我书中所写的水晶石壁,因为上一次进入郭璞墓触动机关,引起了一系列格局变化,这里现在已经和书中描述的原貌完全不一样了。”

叶炜睁着原本就大到夸张的眼,盯着四周看,说道:“夺天工之造化,夺天工之造化,这样的布局……太不可思议了,五行之局居然可以做到这个程度。”

胖三敲了敲冯老九说:“他怎么了?脑抽了?”

冯老九摇了摇头说:“估计没看过瀑布,太惊讶了。”

此时原本昏迷的周玦也因为潮湿以及巨大的声音而苏醒,他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夸张的场面,下一秒差点儿又晕过去。

胖三见周玦醒了,便连忙放下来,甩着手臂。周玦还没缓过神,一屁股坐在了石头上,捂着脑袋默不作声。

瘦猴说:“抱歉,但是我们真的不能把你一个人放在那儿。”

胖三也连忙说:“是啊,林老伯也说了,也许陈昊已经进来了。”

周玦这才缓过神,看着四周,无奈地叹息道:“下一步怎么做?”

林旭说:“郭璞墓最根本的就是阴阳和五行,当初我们对此并没有太在意,所以以金局入墓,失败之后金生水,这里就成了水局。”

周玦抚着额头问道:“金局?”

林旭说:“没错,原先那巨大石壁其实是一块天然岩矿,属金。失败之后,从郭璞墓内大量涌出地下水,这里就成了瀑布。”

叶炜接话道:“奇怪的是,那么大的瀑布居然没有把这里淹没。而是由八条分支把水引入其他的地脉。”

林旭说:“是的,所以这里就是阴阳道,布局则是因五行八卦所设。郭璞改造了地势,却不影响地面。这样的本事,几千年都没有人能够办得到。”

瘦猴不太明白,听得有些脱节。叶炜看了他一眼,叹气道:“也就是说,一般大家都是利用地势来布置风水局,而造地势基本上是不可能办到的。人定胜天这句话本身就不符合天道,还是一句话,道法自然,就是在于顺应自然。如果逆天而行,我只能遭天谴。郭璞在造局,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一种逆天之举。”

瘦猴点了点头,说:“那么大的瀑布,我们怎么爬上去呢?”

叶炜说完这些,等着瘦猴崇拜的眼神,可惜瘦猴听完之后直接把脑袋转向林旭问了这个问题,显然对他的解释完全没有兴趣。叶炜感到非常挫败,皱着眉说道:“喂,小子,好歹对给你解释的人表示一下谢意,这是礼貌吧。”

瘦猴转过头去反问道:“我问你了吗?”

叶炜抽着嘴角,胖三暗暗地伸出大拇指,对瘦猴做了一个手势。叶炜当作没看到,他把目光投向林旭。林旭抬头看着这银龙般的瀑布,要爬上去根本就不可能。

他说:“这局是会变的,现在是水局,我们得想办法由五行入手。水生木,我们得等这里变成木局。”

周玦抓着头发,想要帮着一起想,但是陈昊不在,他那点儿功夫也就比胖三略强一点儿,根本比不上叶炜和林旭。他看着水发呆,忽然感觉被人拍了一下,背包不知道为什么落在了地上,从背包内滑出一本笔记本,那是陈昊当初布置给他们的作业,讲的就是五行八卦。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一下子站了起来,看着这瀑布说:“当初陈哥上课的时候也谈到过五行之说。记得课上他说,隋代萧吉曾在《五行大义·论相生》里说过:‘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长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燥流津,销金亦为水。所以山石而从润,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生,故水生木也。’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道理。他说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也是根据古人五行不离阴阳,阴阳不离五行,所以五行和阴阳必须同时看待,不能分开。如果说水是阴,木则属阳性,那么就是阴生阳,也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由极阴转阳,只要熬过破晓,就是老阴转少阳之时。也许这就是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