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大巡礼 二 标准化(第2/2页)

他这么一说,夏烟连连点起头来。

黄仪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说道:“其实,这些机械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比如可以将手柄与刻刀联动,转动一圈的时候刻刀自动下刀,继续转动的时候又自动升起,这样只要持续转动手柄,一把尺子喀喀喀就刻好了。

不过,机械越复杂、零件越多,积累的误差也就越多。以我们现在这点可怜的加工能力,这种机械不是做不出来,只是做出来之后,恐怕也未必会比手描精确多少。现在只能精益求精,从测量器具这最初的一步开始就做好,一点点努力,尽量提升商社的整体工业水平,以后再反哺量具的制造。”

张正义点头道:“对的,没错,必须把基础打好才行啊。别担心,整个商社一定会尽力支持你们的。不过,你们总不会一直守着这些原始的机械吧?”

黄仪答道:“当然不会,不过我们标准组下阶段的工作,重点不是提升效率,而是尽量提升精度。比如这种刻线机,我们准备把进给手柄再分成两段,一段快速进给,一段精确进给,从而使定位更精确,争取把精度再提升一个数量级。对了,如果顺利的话,最迟再过一年,我们就能自产游标卡尺了。”

听了这个,张正义眼前一亮:“真的?这可是好东西啊,你们加油,我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

“是是,我们一定尽快!”

之后,黄仪又带他们参观了标准组的其他设施。不仅是尺子,这里还有制造砝码、天平、温度计、指南针等多种产品,有力地支撑了商社的工业体系。

除了这些有形的东西之外,标准组还负责一种无形的、但同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标准的制定。

这些标准,大部分是由各部门提出、标准组整理发布,比如建设组提出的《GB JS04-4 道路及配套设施设计建设指导规范》,工业部木工组提出的《GB GY11-4 轮式无动力车辆标准化设计及制造规范》,工业部的重磅标准《GB GY666-5 公差与配合》等等。

但也有标准组自行研究提出的标准,比如去年推出的《GB A01-5 标准化物资运输箱及标识体系》,将常见的各类箱子标准化为一系列固定的大小,使得不同的箱子可以有序地堆叠起来,并且设计了一系列标志,使得箱子表面可以标明易碎、受潮、朝向、轻重等等属性,而且与之前木工组设计的标准化车斗是兼容的,极大地方便了货运行业,受到了各部门的好评。

各种标准的推出,自然是对供需双方都有好处,生产方可以照章办事,把精力集中在有限的几种产品中,而需求方也不用到处找人定制,只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件就可以了。

当然,离实现这个目标还很远,东海商社的标准化仍然只是刚刚起步,影响力还很有限,大部分只是商社内部采用,辐射出去的不多。

但是,这个庞杂而完备的体系,很快就将展现出强大的优势,横扫一切不成体系的手工业生产,将东海商社的意志强加到每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