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南下:泉州(第2/2页)

晋江是泉州的主泊区,而北边的洛阳江是造船和修船区,闻名天下的福船就是从那边源源不断地出产的。说起这个,李涛不禁拿起望远镜,朝北边望了过去,只见洛阳江发源于北边群山之中,山上郁郁葱葱,但这望远镜是商社自产的,细节也看不清楚。

福船性价比闻名天下,有很大原因是源自于当地盛产的马尾松。马尾松是松树的一种,而松木是常用的造船材料。说是常用,但其实一般松木品质并不好,质地太软,长期使用很容易变形松散,造出来的船一般用不了几年,主要胜在廉价、易取得、易加工。但是福建的马尾松却是个例外,它的油脂含量特别高,能够抵抗水的侵蚀,在水中不易变形腐蚀,正是合适的船材。虽说仍然无法与柞木、柚木等优质船材比,但马尾松又有松木生长快、易加工的优点,成本要低得多,性价比更高,所以福船才能碗大价廉。如今到了福建,他们肯定是要去造船厂考察一下的。

深入泉州湾后,追云号上打出信号,舰队便进入晋江,溯流而上前往泉州城。虽然在地图上只有短短的一段,但逆流缓行,用了几个小时,抵达城外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泉州果然不愧是天下首港,晋江上密密麻麻地停靠着数不清的商船,其中不乏五桅甚至更大的商船,体型比烈焰级还要更大,甚至设计也有点趋同的味道——干舷更高,艏艉楼的高度不再明显,甲板显得更平直,只是少了一层炮甲板。这样的大船气势实在夺人,舰队特意避开,找了两艘中等大小的阿拉伯帆船停在旁边。

晋江港口到泉州城之间有一条宽大的道路,即使是傍晚间依然人来车往,沿途布满了建筑,一直到城外都摊了好大一片。建筑风格各异,不仅有传统的中式建筑,还有些石砌的外域建筑,包括印度式的、波斯式的、大食式的。出乎李涛等人的预料,所谓“大食式”的建筑,并非他们印象中的有个巨大洋葱顶的形状(实际上那是从东罗马学去的),而是方方正正、平顶或锥顶,在固定高度开了一排小窗户,如果是平顶的话有的还会在屋顶边缘做一圈锯齿状的女墙,看上去就像城墙一样。除此之外,他们还看到了一些融合风格的建筑,比如石质方正的屋舍,上面却架了一个典型的中式飞檐屋顶,倒有些像东海风格的棱堡。

而最令人瞩目的,则是城西高高竖起的两座巨大的佛塔,塔高怕不得有四五十米,在夕阳映照之下熠熠发辉。似乎是伴随着东海舰队的到来,塔中传来了低沉的鼓声,然后又是一阵钟鸣声,宣告着夜晚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