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2页)

“那就好,”叶安长舒了一口气,之后从胸口掏出本薄薄的书,“趁着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一口气端了襄阳王,把那个蒙面人……把那个蒙面人揪出来。”

此时一直在旁边没开口的包拯惊诧起身:“盟书不是说被人拿走了吗?怎么在你这儿?”

“是安哥儿跟我说的,”展昭提起此事总算带了点笑意:“我拿盟单兰谱之时,许多人都在。因着怕被人盯上,到不如将盟书交给他。估计任谁都想不到,那么重要的东西会在个小孩子手里。”

“那蒙面人带走的是……”

“是我的课本。”叶安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学习成绩实在太差,就想着利用碎片时间,平时带着书,没事的时候就被两句。

包拯大笑,连道三个好字,“有了此物,襄阳王的罪便是定了。既然如此,那我这就进宫面圣,白护卫,”他郑重的向白玉堂承诺:“本官定会擒获奸人,将你兄长治好的。”

锦毛鼠深深的行了一礼:“如此,便劳烦大人了。”

……

第二天是国子监开学的日子,因为没得到通知,所以叶安也就照常去上课,但刚入学校,便感受到了不同。

国子监内的下人感觉比往日多了些,后门偏门似乎也封上了,叶安松了口气,既然祭酒都清楚,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果然,学生这边还在上课,外面就想起阵阵马蹄与脚步声。众人面面相觑,都表示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感觉全京城的禁军都出动了。只有范纯仁似乎有些成算,与叶安对视了一眼,刚要开口,便见叶安冲自己摇了摇头,心中闪过丝明悟,也闭嘴不说话了。

之前也说了,大宋的宗室基本上都被养废了,哪怕襄阳王有原著力量加成,也不成什么气候。再加上此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甚至连私军都没来得及召集就被捉住。但他也是硬气,眼见事情败露,独自在书房拔剑自刎,连封信都没留下。就这样,不过几个时辰,襄阳王一伙儿便伏法,快得甚至连许多汴梁百姓都不知道此事。

叶安下课后单独去找祭酒请假,他必须问问情况,王安石见外面已风平浪静,犹豫了下还是同意了。得到批准后的叶安玩命狂奔,冲到开封府抓着展昭喘粗气道:“怎么样,那天的蒙面人抓住了吗?”

展昭递给他杯茶,愁雨惨淡的否认。他们抓住了盟单兰谱上的大部分人,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但一一对比后怎么也没找到当时那人,白玉堂都快急疯了,已经打算奔去西夏拜访神医求他们救自己二哥。

叶安眉头紧皱,深深的叹了口气。

……

距襄阳王伏法已过了快十天,京中就算一开始不知道此事的人也都晓得了,百姓们都很愤怒。在他们眼中,仁宗是个好皇帝,而襄阳王的名声就不用说了。假如让这种人上位,他们还哪有好日子过了,于是纷纷唾弃他。

文武百官对此事也争论不休,主要出在襄阳王的丧事与谥号上。有人觉得,虽然襄阳王有造反的意图,但毕竟没有付诸行动,为了皇室的脸面,还应按正常王爷的规矩走。

之后立马有人反驳,那襄阳王残害百姓,危害江山,还与敌国勾结,这种人不应该送去见列祖列宗,找个地方草草埋了就是。至于谥号嘛,给也行,但要从什么“戾”“暴”之类的挑。

双方打了几天嘴仗,最后还是要由官家决定。出乎众人预料,一向温文宽厚的仁宗竟然选择了第二种,给予襄阳王最严厉的惩罚。

其实此时仁宗也暗暗叫苦,没办法啊,底下那包黑子目光炙热,他可不想再经受一遍口水的洗礼了!

朝堂上再怎么风云变幻也始终与国子监这片净土无关,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上课,并时刻准备接受祭酒的激情diss。

潘元青整理了一下书案,把少量的几样东西装在自己包袱里,刚刚系好便听见有人敲门,打开后发现叶安笑吟吟的站在门口。

“听说你要走了,我是来给你送别的。”叶安神色中透露出不舍,没想到这么快便要跟自己的算学老师分开。

潘元青身形微顿,似乎是叹息了一声:“我也没想到,会就这样选上官。”

“这就是所谓的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吧”叶安故作深沉的感叹,成功把潘元青逗笑了。

想了片刻,潘元青从包袱里拿出本书,书很简陋,连封面都是普通的宣纸,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算经》。“这是之前编写的,我略微整理了一下,此次上任,怕是没时间顾及它,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叶安接过,伸出纤细白皙的手指抚了抚书,有些忧愁道:“可我还是想跟老师一起。”

许是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潘元青微怔:“剩下的不过是些推算整理,以你的水平完全可以独自完成。”

“我就是想跟你一起。”叶安垂头,声音闷闷的,潘元青也跟着沉默了。

半晌,方听少年道:“老师陪我出去走走吧。”

潘元青点头,二人离开了国子监。叶安情绪似乎恢复了些,一路上说个不停。“对了,之前不是说要送老师二踢脚吗,我现在做好了。”

将怀中放了许久的盒子递给潘元青,叶安有些不好意思道:“最近因为要准备考试,所以有些忙,隔了这么久才给你,抱歉了。”

盒子很小,但光看包装便知是精心准备过的。潘元青收了起来,表示自己会好好珍藏。

二人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叶安家所在的那条街。叶安提议去他那里坐坐,自己做两个好菜给老师践行,潘元青自然同意。

“不过,潘家之后没再找过你麻烦吗?”叶安担忧问道。

潘元青摇摇头,“如今潘家做主的是潘老太爷,他德高望重,自然不会与我这般浪荡子一般见识。”

“这是什么话,”叶安在前面引路,二人来到叶家门口,潘元青突然间停住了脚步。

叶安却似乎完全没注意到这点,将手按在门上,背着光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我们第一次遇到的时候,学生就觉得,像您这样能对素不相识人伸出援手的,定然是个温柔的人。相处这么久了,也证明这点,您就是个好人。可是……”

“向您这样的好人,为什么要去帮襄阳王呢?”叶安回头,双目直视他,“请您回答我。”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