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夜晚的读诗会(第2/4页)

白秋这一席话让大家都沉默了,他说的在点子上,就因为干农活的事儿没少遭人嘲笑。他们的男知青甚至还比不上村里女的,这就有些伤人。

再加上知青都自尊心比较高,被这么打击不乐意,也不怎么跟村里的人接触。

可是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人家在那边说说笑笑的。他们在这边沉默的干活儿又累又难受,就像是被人排挤了似得。所以一到过节的时候就特别想家。

但这事儿遥遥无期。

比起这个他们更想在村里把日子过好。村里的人本来对知青的印象就不好,再加上他们自己砌了一道壁垒,时间长了村里人也没人搭理他们。

有的聪明人已经看向白秋了。白秋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咱们擅长的是知识,还记得咱们来之前喊出的口号吗?要把知识洒向东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大伙儿似乎想说点什么,可没等开口白秋就继续发话了,道:“我刚来的时候听到村长说咱县城里要建立一个中小学,从上面下来十八个大学生。这说明什么?说明县里已经重视起来了。咱们平日努力的学习,加强自己的能力。现在全国都在大搞建设,未来肯定会有用武之地的。”白秋这一席话成功煽动起了大家的情绪。

“可是,允许么?”知青里有个叫刘林的,说的好听点是保守,说的难听点是怕事儿。之前村开学习会的时候为了不让大家犯错没少吓唬人,他每一条都听进去了。

村长没发话让他学,他不敢学。

白秋道:“只要不耽误了耕种就行。我提议大家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到时候互帮互助,提高自己的成绩。村里又要开始恢复扫盲班了,肯定得从知青里选人。”

扫盲班的事儿大家都听过,可一直没信儿,但现在从白秋嘴里说出来就特别可信。

“同志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不光要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我们的汗水,还要把我们的知识反哺给这些照顾我们的乡亲父老。”白秋说着:“我们的青春不能白白的浪费。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七十年代的人,哪里听过这样的鸡汤,都感觉醍醐灌顶一般。

被他说的大伙儿的眼睛里都爆发出了坚毅的光芒。知青本来就单纯热血,心机深的是少数。来之前他们都是想支援乡村建设的,只是来这边之后被繁重的农活透支了理想。

现在被白秋的话又给勾起了昔日的初心,道:“行。”

“我们不比别人差。”

“咱也轰轰烈烈一回。”

“说真的,我挺激动的,心都砰砰跳。”

“白秋,我们听你的。”

任何的事情只要赋予了强大的信念感,就会有了无穷无尽的勇气。

现在大家就缺一个氛围,现在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白秋想趁着午休的时间带着大家一块学。巩固一下过去的知识,做一些题啥的,晚上的话就围起来大家背古诗词或者朗诵自己的散文或者诗歌。主要是晚上大家不舍得用电,可以在院子里点一把篝火,露天席地的也挺有感觉的。

不过这样做知青们就彻底没有休息的时间了。白天要干活儿中午学习,晚上念诗。一天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白秋安排完才觉得有些不人道,于是决定每周休息两天。劳逸结合。

现在民主的时代,队长也不能一言堂。跟大家说了之后投票,大家是全票赞同。

白秋也很高兴,说今天大家还有一天休息。明儿就正经上发条了。

陈通看着白秋的时候眼睛里全是崇拜之色,像老家的热情洋溢的大狗,要是有尾巴都恨不得摇摆几下,当着大伙儿的面到:“白秋你这脑子咋长的,安排的特别好。”更重要的白秋几句话就激起了大家的意志,变得积极乐观了。

就连很有经验的宋知青他也做不到。之前白秋还说自己没干过让大家多包涵什么的。根本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要不人家怎么能当队长呢。”

“白秋别理他,他这个人夸人都像骂人似得,哪儿有这么说话的问人家脑袋咋长的。”

“就是,你以为都像你呢。”刘方圆说着。

大家哄堂大笑。自从白秋刚才说了那些鼓舞人心的话,大伙儿就跟打了鸡血似得。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学。他们这不是来乡下吃苦的,而是建设祖国的一份子。

谁不想参与这份伟大的建设中呢,他们就应该是时代最小的一枚螺丝钉。但在国家机器面前哪怕螺丝钉再小也是很重要的存在!

身后传来一个单调的鼓掌声音。

所有知青刚才兀自说的火热,都没注意到啥时候后面站个陌生人。

白秋回头发现站着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子,二十多岁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好像还打了发蜡。脚下踩着一双皮鞋。身上穿着一套深灰色的外套和休闲裤子,身后带着很多行李。他身上带着一种浓浓的小资情调,看起来像是从上海这种时髦地方来的人。

这男人道:“你好,我叫陈星河,是下放到青年队学习的,没想到刚来就听到您的一番真知灼见,让我十分受教!”说完还率先的伸出手,他的一双手很干净,每一个指甲都修剪的很平整。

白秋见对方伸出橄榄枝,也伸手回握了一下:“你好,我是白秋。”

“好名字啊,很有诗意。”他眼睛里带着笑意说着。

白秋努力回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有陈星河这么个人。正发愣呢,贺建国就过来了,道:“小白正好你在这,这个陈星河本来是下放到大牛村的。但是大牛村今年接收知青超标了。求到我这边了,额外就给加了一个,你安排吧。”

白秋道:“好。”随后就让陈星河搬到房间里。正好宋知青走了,他可以顶宋知青的位置,但是来的时候宋知青的床位早就被一个老知青换了位置了。

都也没想到这么快能来人。于是陈星河就只能在最差的位置了,就是之前白秋以前的铺位,漏风的那个。

白秋来的时候气温还好,现在深秋了晚上冷,床铺挨着风口根本睡不好觉。

白秋现在是小组长,来的人就是他们这里的新同志,多多少少还是要照顾一下,道:“待会儿我去村里工具房找个锤子找两个钉子,补一下。”

陈星河一到这边,男知青都有点自惭形秽的感觉,他却道:“那就谢谢队长了,我带了巧克力,待会儿你尝尝。”巧克力只有在大城市的进口商店才能买得到的。

白秋知道巧克力珍贵,道:“不了,我不爱吃。你自己留着吧。”

陈星河的行李很多,光被褥就有好几条,铺起来厚度都跟旁边的不一样。看一眼就知道躺那那边有多舒服。还把牙缸,擦脸的,发蜡,发油,刮胡刀摩丝之类的拿出来。他装衣服的箱子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