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孟九思来了(第3/3页)

孟九思这次亲自过来,帮了他们很大的忙,不然李奎林现在说不定已经逃了。

孟九思垂眸,低头喝了一口茶,问:“接下来该怎么办?”

祁丹朱转头看向君行之,问出此刻最重要的问题,“还剩下多少粮食?”

君行之声音沉沉道:“我已经让人清点过了,剩下的粮食估计够百姓吃十天左右。”

孟九思眉毛一下子拧了起来道:“君大人可知剩下的粮食何时送到?陛下如果知道沂临县多了三万百姓,粮食还被烧了,应该会提前将剩下粮食送过来。”

君行之抿了一下薄唇,沉默了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

“前几日我已经亲手写了信件送回京,禀明父皇沂临县实际受灾人数是八万,请父皇提前将剩下的粮食送过来,刚才正巧收到了回信。”

孟九思追问:“陛下说何时将粮食送过来?我可派兵前去接应。”

他见到了沂临县的惨况,忍不住替百姓们担忧,他今夜亲眼看到百姓们见到粮仓被烧时绝望的眼神,到现在还记忆深刻。

当时甚至有百姓不顾危险地想要冲到火场里救粮,还好被人及时拦了下来,还有人坐在火场前痛哭不止,他受到了震撼,到现在都觉得心里沉沉的,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

他之前只知道沂临县闹起了饥荒,却不知道已经如此凄惨,如今亲眼看到,才真正体会到百姓们的痛苦。

他刚才已经听说了灾民比朝廷知道的五万人还要多三万人的事,忍不住有些担忧,三万人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可以,他也想帮忙解决问题。

君行之听到他的话,薄唇抿成了一条直线,君行之什么也没说,只是将手里的信件放到了桌子上。

孟九思和祁丹朱疑惑地垂眸望去,信封上看不出什么,祁丹朱将信拿出来,然后将信件展开放回桌子上。

她和孟九思一起看向了信件,锦帝熟悉的字体浮现在他们眼前,他们看到信里的内容之后,同时沉默了下来。

孟九思眼睛逐渐睁大,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祁丹朱将信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忍不住扯起一抹讥讽的笑,目光冰冷。

果然如她所料那样,锦帝根本就不肯提前将粮食送过来。

锦帝在信里找了各种理由,说话兜兜转转,最后只说会按照以前在朝堂上宣布的时间将剩下的粮食送过来,也就是说,将近两个月后粮食才会送达。

这就代表,他们现在只有够吃十天左右的粮,却要坚持一个半月。

孟九思忍不住道:“君大人,可要再送信一封?也许是陛下不了解这里的情况,或者陛下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你不如再写信催催他。”

君行之点头,“我会继续给陛下送折子,但……希望应该不大。”

他们心里都明白,指望锦帝同意提前派兵送粮已经是希望渺茫,锦帝知道沂临县多了三万灾民都不肯提前送粮过来,又怎么会因为沂临县粮食被烧,就提前将粮食送过来。

君行之的这些信件和折子很有可能就这样石沉大海,锦帝恐怕会将事情瞒下来,只当无事发生。

孟九思失望地拧眉,心惊道:“沂临县现在的灾民足足有八万人,粮食只够吃十天左右,剩下的一个多月要如何坚持?难道要让这八万人活活饿死吗?”

君行之几不可查地叹息一声,他今天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也很惊讶,他到现在都想不通锦帝为何要这样做。

锦帝作为一位帝王,应该事事以百姓为先,还有什么事能让他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

祁丹朱沉声开口道:“我猜测父皇很有可能早就知道沂临县除了李奎林上报的五万灾民外,还有三万灾民,只是……我想不通他为何明明知道沂临县有八万灾民,却当作不知,只让我们带够五万人吃的存粮前来。”

李奎林自以为能瞒天过海,但他显然没有那么大的神通能够瞒过锦帝,祁丹朱知道锦帝远比大家所知的要了解沂临县,他不可能不知道这里有多少百姓。

可她想不通锦帝为何这样做,锦帝就算讨厌她,也不至于为了陷害她和君行之,就拿几万百姓的性命开玩笑,他是一位帝王,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放弃百姓,这其中必有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