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双更合一(第3/4页)

县领导为表对考察团到来的重视,派了一考斯特的人来现场。

考斯特后面跟着五辆越野车,应该就是考察团的人。越野车之后是两辆警车;电视台拍摄人员跟在车队最后。

苏酥开着自己的三手皮卡赶到的时候,车队一行人正好停在了大坑旁边。

穿着适合在沙漠中行走的平底鞋,苏酥打开车门走了过去。

县长见到苏酥来了,连忙走过来几步,为双方介绍:“这位就是印章的发现者苏酥,同时她也是这片荒坞沙漠的承包人。”

然后苏酥就在县长的介绍中,一一与考察团的人握手。

从负责人到考古专家,握完一圈,苏酥收获了来自这些长辈的夸赞若干:比如‘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奉献精神’等等。

考察团也不都是长辈,其中有两个年轻人跟在队伍最后,一男一女,学生模样,是考察团里某位教授的得意门生,因为成绩优异获得随行资格。

——后面那些信息都是苏酥跟她俩聊天中得知的。

县领导和考察团负责人、教授等人进入大坑拍照去了,电视台记者和警察等人在坑边围着。

剩下苏酥和两个年轻人守在车边聊天。

“苏酥,酥酥,我可以这样叫你吧嘿嘿,我叫周雨薇,你可以叫我薇薇。这个是我师兄郑万同”,年轻女孩名叫周雨薇,研三在读,这次跟教授出外业的机会来之不易,一路上都在谨言慎行,好不容易等到教授和县领导离开视线范围,赶紧凑到苏酥身边,脸上就差写上‘我要跟你聊天’几个大字。

“薇薇,”苏酥从善如流的改口。面对开朗热情的人,她毫无招架之力。又对着看向她的郑万同点了点头。

一来一往两个昵称的时间,两人关系迅速拉近,周雨薇又是嘿嘿一笑,露出套近乎的笑容压低声音跟苏酥说:“酥酥呀,你看我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又在这里遇到了你,咱俩是不是很有缘分?”

苏酥不明所以的看着自己的这位新晋朋友,犹豫着该不该点头?

周雨薇就当她是默认,说出自己的小九九:“你看咱俩都这么有缘了,你家的那些产品,能不能私下里卖我一套,什么时光沙漏啊春回颈枕啊解忧猫砂盆啊,我都特别想买!”

奈何平时事务繁多根本没有时间去抢,就算偶尔有时间去抢也没那个手速。

早在来之前,考察团一行人就已经看过荒坞沙漠的资料,自然也对沙漠承包人苏酥有过一些了解。作为考察团里的后背,周雨薇负责整理资料的时候,自然看过这些资料。

苏酥可以使重名,但星坞科技这种公司名称可不会重名。这一点星坞科技微博发布过注册地点是黄溪村可以佐证。

从她拿到资料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开始构想自己见到星坞科技的老板苏酥之后,要怎么样才能买到产品,没想到苏酥听完她的请求之后,竟然轻易的同意了!

周雨薇激动了,她感觉自己最近真的有幸运buff加成,先是成功拿到考察团随行资格,接着又见到了自己在网络上吸过的颜值,最后还成功交易了一波想买的产品!

“真的么?!”周雨薇开心的一蹦三尺高,恨不得现在就跟苏酥回厂里去取货。

“真的,”苏酥笑着说。产品摆在那里,卖谁都是卖,少在淘宝店铺上架一个库存没有影响,周雨薇的这个请求确实没有难度。

“那个……”,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两个女人说‘悄悄话’的郑万同,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我能不能厚着脸皮申请也跟您买一套……”

‘您’这个称呼都出来了,苏酥当然也不会拒绝。

等电视台记者拍够素材跟着县领导一行人离开的时候,苏酥和周雨薇两人也很快熟识起来。

那边考察团一行人从坑里出来,负责人走过来跟苏酥了解情况。

“我是在这个大坑的沙子里发现印章的,”苏酥指了指被彩色布条围了一圈的大坑,“发现印章后,我就让机器到其他地方去取沙,没再破坏过这里,下面我也没去看过。”

负责人对苏酥上交印章的思想觉悟和保护现场的行为赞赏了一番后,又问了几个问题。

苏酥一一作答后,见没什么需要自己的了,很有眼色的提出告辞。

“那边是我的工厂,取水设备和卫生间等设施都齐全,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去那边找我。”

苏酥开着皮卡车,慢悠悠的往工厂那边开过去。

这个大坑通往工厂没修路,脚底下的沙子本来被机器人们压的实诚了不少,但这一个星期没让机器人来这边,刮了几次大风之后,沙子重新变得软软硬硬,异常难开。

“系统,你说他们几天能考察完?”苏酥随口问了一句。

这个问题其实问考察团最好,但是人家刚到就问什么时候走,终究是不礼貌的。

【快则一个星期,慢则几个月?】陆之洲也说不好。

考察结果会印象考察时间,如果没有大家要找的东西,那分分钟收拾东西走人,如果找到了,那就要做好长期驻扎准备。

苏酥也知道这个道理,叹了口气,不在说话。

……

苏酥走后,负责人说道:“大家赶路两天都累了,今天先休息一天,明天正式开工。”

考察团一行总共二十四人,衣食住行样样都需要安排。

接到县长电话,村长特意为他们在村里安排了个落脚地,以便晚上可以好好休息。

考虑到大坑这边的工作一旦开展起来,现场就不能离人,负责人最终决定采用轮流值夜班制度,白天大家一起开工,晚上六人一组和警察一起留在沙漠里值班,其余人夜宿黄溪村,以便补充好体力。

村长安排给考察团的落脚地就是方家。

距离方杨在沙漠里失踪才过去一个多星期,他人还在医院没有出院,方奶奶留在县城照顾孙子,方爷爷一个人在家,考察团住进去,正好和老人有个照应。

而且方养父母去世后,那屋子就闲置下来,打扫打扫还能住人,方杨的房间也暂时闲置,方家能住下十个人。

考察团外业出的多了,也不拘民宿环境有多精致,左右有个能养足精神的地方就好。

其余的人分散在了两户人家,因为有给住宿费,所以那两户人家都痛快的腾了一两个房间出来,给这些城里来的人住。

至于考察团白天的伙食,则是由村里公认厨艺最好的四大娘来做,早饭是在村里住宿的考察团成员带进去,午饭和晚饭则是他们自己开车来取。

事情就这么一点点落实了下去。

考察团来的动静太大,引来村民们的好奇,纷纷跟考察团住下的那两户人家打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