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合一(第3/4页)

周翰林整个人就是十分震惊,听了虞衡这话后就觉得自己受到了暴击。虞衡将书递给他时,他也不过是下意识地接过书,还未彻底回神。

虞衡忍不住再叫了他一声,“周大人?”

周翰林这才回过神来,深深看了虞衡一眼,随手翻开一页,语气僵硬地问虞衡,“太初九年三月,发生了何事?”

虞衡不假思索地答道:“太初九年三月,宫中清和殿走水,上欲重修清和殿,耗资甚巨,内阁否之。”

周翰林难以置信地看了虞衡一眼,一一比对书上的记载,发现虞衡说得竟然同书上一字不差。

莫非他真能过目不忘不成?

周翰林不信这个邪,又往后翻了好些页,继续问虞衡,“太初二十三年九月,发生了何事?”

虞衡很是从容,“太初二十三年九月,帝微恙,罢朝半月。”

其他人也震惊于虞衡变态的记忆力,纷纷围上来,想看看虞衡到底能强悍到各种地步。

结果显而易见,周翰林随手翻一页,任意抽任何一句话问虞衡,虞衡都能对答如流,连思考的时间都不用。周翰林震撼之下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虞衡对答的速度同样越来越快,其他人只觉得心潮澎湃,心情跟随着二人的节奏跌宕起伏,很是刺激。

来回问了十个问题,周翰林终于确定,虞衡刚才真不是在糊弄他,确实是在背书,一时间竟不知什么才好。

其他人也来凑热闹,随便拿了本书便问虞衡,还是能得到虞衡不假思索的回答。

有人觉得这种程度的难度对虞衡来说太简单,创设了问答新方式,拿起一本书在虞衡面前晃了晃,问的问题也很刁钻,“第十八页的第八到第十行,写了些什么?”

难度增加,虞衡的答题速度却没有丝毫迟缓,张嘴便道:“景隆五年五月,淑妃病逝,帝大恸,罢朝三日。皇三子时年八岁,帝心爱之,亲抚于养心殿中,及至十月,交由皇后抚养。”

虞衡说完,其他人已经傻眼,纷纷惊叹,“怪不得虞衡能连中六元,我要有这记性,当年也不至于头悬梁锥刺股,苦熬二十年才得以金榜题名了!”

“谁不羡慕呢?怪道虞衡半路出家,念了一两个月书就轻轻松松超过了展平旌。有这脑子,县试又大多只考些书上的句子,能背下默写出来即可,还能考不过吗?”

“好在老夫年事已高,当年也未碰上这样的人,否则,老夫这会儿哪能有这么开阔的心境?”

碰上这么个开了挂的家伙,全方位被他吊打,拍马拼命都赶不上人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便学学就比自己强。这得有多么强大的一颗心脏才能遭得住?

周翰林也起了爱才之心,一扫方才怒气冲冲的模样,转而笑道:“果然是难得的天才人物,罢了,你便好好看吧,是我见识浅薄,倒是闹了一场笑话。”

虞衡立即笑道:“大人不知道下官有这功夫,以为下官偷懒,为此动怒也是人之常情。”

周翰林微微点头。对着众人一挥手,“行了,都散了吧,你们手里也有不少活,赶紧忙去!”

众人终于不再围着虞衡,也不再时不时将目光往虞衡身上打量一番,让虞衡轻松了不少。

只不过,虞衡回想起刚才自己最后答的那段记载,顿时陷入沉思,皇三子,那不就是齐王吗?原来他八岁丧母,由皇后抚养长大?怪不得太子对他颇为照顾,据说这回他的禁足令被解,也是太子向景隆帝求的情。

如此看来,一切倒是都说得通了。

只不过,虞衡想了想景隆帝和太子如出一辙的笑面虎做派,再看看齐王今天乖戾不讲理的作风,也忍不住感慨,果然是龙生九子,各不相同。齐王和太子,性格真是两个极端。也不知道景隆帝到底偏爱齐王哪一点,反正虞衡是没有发现齐王身上有任何优点。

【那是宿主被偏见蒙蔽了双眼。】

虞衡不服,“胡说,分明是齐王毫无可取之处。不然你来说说,他有什么优点?”

【长得帅。】

“没我帅,在我这儿不算优点!”虞衡十分自信。

系统:………

【特有钱。宿主难道没发现,齐王那马车,拉车的四匹骏马都是千金难买的大宛良驹,寻常人得了一匹便得爱若珍宝,齐王倒好,直接拿宝驹来拉车,真是暴殄天物。】

“这不是景隆帝赏他的吗?”

【想太多,景隆帝私库再丰厚,也不可能只贴补齐王一个儿子。齐王府大部分家当,都是齐王自个儿挣来的,赚钱的一把好手。要是把他扔去你来的那个时代,准保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商人。】

听到商人二字,虞衡脑中灵光一闪,瞬间想到齐王好像和雍然人有往来,说是喜欢雍然人卖的犀角香。这么一看,齐王这是在暗中经商啊。凭借他皇子的身份,他的生意,谁敢给他使绊子?怪不得能赚得盆满钵满。

果然,投胎技术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像齐王这样,投个皇子胎,一辈子躺赢。

【宿主也不差,侯府公子,当初那小日子过得可比齐王自在多了。】

提到这个话题,虞衡就压不住自己心中的怨念,幽幽道:“是啊,然后就出现了一个辣鸡系统,死活要我考科举,就这么把我骗上了学习的不归路。”

系统:………帮你建功立业走上人生巅峰还帮错了?

翰林院的工作较为清闲,一般没人会来打扰他们。虞衡沉下心来,一看书就看了一上午。

苏熙得空便来找虞衡,他已经升了翰林院侍讲,在景隆帝面前露过几回脸,前途一片大好。这会儿来找虞衡,屋内其他人没有不认识他的,纷纷向他问好。

虞衡还在看书呢,周翰林给他的那一堆书,他已经看了一小半。别说,有些记载还挺有意思的,比如大宣太祖梦龙蛋之事,还有景隆帝灭柔然之壮举,看看史官花式夸人也挺有趣。

苏熙见众人对虞衡的态度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糟糕,暗暗松了口气,正要说话,周翰林已经对着虞衡道:“快要下值了,略微歇息会儿吧。”

虞衡这才冲着苏熙眨了眨眼,向他吐了回苦水,只说自己倒霉,碰上了齐王这个以势压人毫不讲理的货。

苏熙也皱眉,“齐王素来对岳父大人不大友善,据传当年淑妃病逝得蹊跷,这才让齐王性情大变。陛下怜他幼年丧母,多有爱护,这才养成了他这么古怪的性格。淑妃当年宠冠后宫,陛下爱屋及乌,齐王最受宠之时,便是太子也要退避一射之地。也是陛下想起自己当年的遭遇,再加上齐王自己也不欲与太子相争,主动退了一步,这才形成如今太子一家独大的局面。”